消失的朋友圈 其实,你很在意别人的看法

 

除夕发的春晚吐槽/点赞游戏/红包截屏x0a你删了吗?:)...

朋友圈里有没有这样一种朋友
刚刚发的动态
还没来得及仔细看
就不翼而飞了
 
或者你也是这样的人
常常担心自己一时情绪化的表达
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有时又称印象整饰(Self-presentation),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参与社会互动的人要站在他人的角色立场去了解如何看待自己,这可使人们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社会行为从而使别人感到满意。
每个人都在朋友圈努力“经营”自己,时常会希望将自己积极有趣的一面展示给他人看,从而获得“点赞”和“好评”。在这个“经营”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就运用到了“印象管理”。



“All participa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s are engaged in practices to avoid being embarrassedor embarrassing others.”
印象管理”最初是由Erving Goffman于1959年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社会交往就像戏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某个角色,在社会互动中每个人都竭力维持一种与当前社会情境相吻合的形象以确保他人对其做出愉快的评价。


如何进行印象管理



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当一个人对上司点头哈腰,却对下属嗤之以鼻,那么他这种印象管理的技巧就会产生负面影响。这种现象也被称为“Slime Effect”。由此可见,保持形象的一致性是印象管理的重要策略。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上还有两个有趣的小实验。


登门槛效应(Skips threshold effect/Foot In The Door Effect):是指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性,他会可能接受一项更大、更不合意的要求。又称为“得存进尺效应”。

Freedman 和 Frase(1966年)让两位大学生拜访社区的家庭主妇,其中一位请求家庭主妇在一个关于美化加州或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要求。两周后,另一位再次拜访家庭主妇,要求他们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招牌并不美观,这是一个大要求。实验结果表明,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高达55%的人接受了第二个要求。



与上面登门槛效应正好相反的便是门面效应(Door In The Face Effect):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且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Robert Cialdini(1975年)要求大学生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管所的义务辅导工作,这是一件大工程,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拒绝了。Robert接着又提出一个小要求,让大学生带领青少年去动物园玩一次,结果50%的人都接受了,而当实验者直接向大学生提出这一个要求时,只有16.9%人同意。

自我美化(Self-enhancement)

个体选择合适的言行举止、服饰打扮而进行的印象管理,即通过自我美化,来增加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吸引力。所以朋友圈里晒照片之前,一定要精心挑选。当然这也给各种像snapseed/snow/faceu之类的美图app带来了很高的欢迎度。
讨好(other-enhancement)

个体采取投他人所好的言行举止而进行的印象管理,即投人所好,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使别人感觉良好,这就是“讨好”现象。
关于这一现象,卡内基(1973年)在《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人们》中提出6条让别人喜欢的方法。


1. 对别人表示出兴趣。

2. [微笑]微笑:)

3. “要记住名字是一个人所有语言中最美、最重要的声音。”

-说人话。

-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请称呼他的姓名。

4. 做一个好的聆听者,鼓励别人谈论自己。

5.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

6. 让他人感觉到他在你心里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像朋友圈这样的自我经营的社交媒体,印象管理也被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在企业面试中,面试者会运用印象管理,这是自己短期内形成一个能够迎合面试官喜好的形象,从而得到录取。所以大家在进行面试前,不妨先对着镜子练习一下,试着运用印象管理,预测一下面试官想要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申请者,有了这样适当的准备,更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哦。



印象管理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


印象管理的积极方面

印象管理与控制可以调节人际关系,使人际关系顺畅的进行下去。例如:本来你对某个人印象不好,但偶然听到对方对你真诚的肯定,你对于对方的态度会不知不觉的积极起来。这样便会让你对那个人的看法发生改观,还有可能发现ta并不是你先前想象的那样。


印象管理的消极方面

首先过分的印象管理可能会使自己失去个性;其次由于把自己包装得过于严实,过分的印象管理可能无法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最后如果是出于不良动机而进行印象管理,会恶化社会的风气。
上面这幅画作名为《What to wear today》,我个人非常喜欢。

其实不论是社交网络还是现实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会精心挑选今天的皮囊与表情,努力地管理着自己的形象。适当的印象管理固然是好的,但我们同时也不需要过分刻意的维持某一种形象。也许现实中的自己没有朋友圈那样光鲜夺目,但是假如在现实中遇到了什么烦恼,还是记得寻求朋友父母的帮助。
Just Be True to Yourself!


Refere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mpression_management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TxGGJtLxMcRBjeiL_Qpj78DCK0td-C8sL7plMtDr2dRJgcnsyq3L8dQPqbfkhonX4x0Qzdy9qahq-9ubJTFfU6uPnRYSr3u9GmFdT7_1wnjULOOjVsdav6ujiXkO0Sd

http://wiki.mbalib.com/zh-tw/%E5%8D%B0%E8%B1%A1%E7%AE%A1%E7%90%8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92857

http://www.baike.com/wiki/%E5%8D%B0%E8%B1%A1%E7%AE%A1%E7%90%86

http://www.elearnportal.com/courses/psychology/social-and-community-psychology/social-and-community-psychology-self-presentation-and-impression-management

文/叶辰昱Cindy

编辑/周月泠

排版/许菁


    关注 Psychobabbl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