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没有被父母善待的人们

 

脆弱惶恐的我们,回到儿时被伤害的小孩状态,会不惜一切地要去找温暖与安慰,但太急切地寻找与逃离,往往是盲目与具备伤害的可能的。...

我发现每次我提起有悖中华的两大道德行为准则:孝和忠的观点时,受到的抨击与谩骂是最多的,甚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节目,因为反对婆婆在新家庭与儿媳抢女主人地位而被投诉:价值观西化,西方心理学,不符合....... 核心价值观,不应该在中央...... 传播这样的价值观。

传统孝道的定义如是:

1、养亲与敬亲;2、顺亲与谏亲;3、传宗接代;4、丧亲与祭亲;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其中最让我注目的,是第2、3与第5点。

2. 顺亲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
谏亲是在父母犯错的时候要委婉的提出建议,让父母能改正错误,这也是孝的一种内容。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说实话,看得很迷惑,首先是需要唯命是从,也就是让父母随心所欲地对待自己,其次是要提出建议让其改正,盲从也是不孝。

这对被抚养的孩子,智慧、理性的层次要求太高。

未成年之前,孩子们很难有需要的高度看到父母的不是,于是只好事事顺从。但突然到了成年以后,已经养成了 “唯命是从”的固定思维与行为模式,又突然要有看到 “父母不是” 的智慧与能力,并且有提出讨论的胆量,这也太违反成长规律与人的自然属性了。

我猜基于中庸和稀泥的原则,个中的中心思想,大概就是:“你自己看着办吧”。但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只是学到了前部顺从的内容,特别是父母,于是各种控制、打、骂都是理所当然。

第3与第5点,因为是父母给我们生命,因此为了他们的愿望去结婚生孩子,以及获取荣耀(成功),让他们觉得有脸面,当然也是必须的。

只是,整个的生命过程中,我看不到任何孩子的生命存在,唯一存在的,是父母。直白地说,就是自己不是一个有思想和意志的人,只是一个为了父母来到世上完成满足他们的使命的行尸走肉。

本着这样的原则,于是父母可以理所当然地对孩子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包括明显意义上的伤害:

  • 身体虐待:身体、肉体伤害儿童。用欧打、性侵等方式实施。
世界上25%的成人,自述儿时受过身体虐待。而这些成人,如果后期没有得到适当的帮助与自我成长,自己也会发展成为施暴的人,在有低价值感的同时,并有抑郁、肥胖、性泛滥、酗酒和滥用药物、自杀等倾向。

还有隐性,经常被忽略的伤害:

  • 照顾方面的虐待:没有给儿童足够的食物和衣物等。
  • 精神与心理虐待:比如经常性地说一些负面的事情给儿童听,对孩子呵斥指责,歇斯底里,情绪失控,以及对儿童情绪需要的忽略等。
自杀了的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就是在儿童时期被严重忽略的孩子,父母很忙,陪伴他的只有保姆,很大一座房子,以及200个玩具和一条狗。这样的孩子,会有严重的空洞感与被抛弃的恐惧,于是罗宾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学会讲笑话与模仿笨拙的表演,引得母亲哈哈大笑,获得必要的关注。

但成年后的他,虽然很成功,仍然逃脱不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因为害怕会被抛弃,结婚三次,仍然还是抑郁,最终放弃生命。

很多选择自杀的人,人们或许会看到他们的事由:离婚、小三、失恋、工作压力、前景暗淡等等,但这些,都只是激发事由,而不是根本原因。如果可能追溯,我们可以在这些人的成长过程中,观察到儿时与父母的关系,大多不是太健康的。

那位带着两个孩子跳楼自杀的母亲、那位因未婚夫要分手跳楼的女记者、著名演员梦露........

我想,就连崔永元的儿童时期,也有他的故事吧,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罢了。而我们脑袋里早已形成的坚不可摧的传统:孝从,是绝对不允许我们质疑自己的抑郁,也有大过天的父母的原因。于是我们治标着,并希望有用。

我的父亲,对外人是老好人,口碑绝佳,而对内暴躁,在我小的时候打到我睡觉不能仰睡,只能够面朝枕头睡上几天,等背部、屁股上的棍棒伤好之后,才能够正常睡觉。而我焦虑的母亲,在我六岁以前,因为疾病,经常失去知觉被抬回家,我站在众人的身后,一直恐惧她马上就会死去。

母亲除了一直告诉我耽误了她的事业以外,也一直警告说,养我到法定年龄18岁,就扫地出门。整个的成长过程,除了与书的亲近与温暖,是没有太多的安全感的。

我与前男友分手之时,因为那人很会孝顺,原本开始时觉得他一无学历二无外貌三无前途的父母,在几年后也认定他做自己的儿子,并在得知我提出分手之后,几个月不与我讲一句话,母亲每次看到我都是很愤恨的样子,而我也不想告诉他们,他借的钱一直未还,并在分手后,又再找我借了当时算蛮多的几千块钱。

之后不知是为了伤害我还是想要表明立场,父母还请他的家人来我们家做客。无处可逃又感觉是孤儿的我,只好出去住,并到处去找安全感,想要远远地离开父母,离开伤害。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认识了前夫,于是在感觉到终于被爱的时候,主观性地选择忽略了很多事实,并已在闺蜜好心的提醒状态下,还是很快结了婚,并远远地搬离父母。
脆弱惶恐的我们,回到儿时被伤害的小孩状态,会不惜一切地要去找温暖与安慰,但太急切地寻找与逃离,往往是盲目与具备伤害的可能的。

于是我在众人看起来很好的婚姻中逃离,在”成功的事业“中抑郁。但婚姻和事业,都并不是我的问题来源,问题的根源是,我没有安全感,我恐惧被会离弃,我拿着好几个学位和很高的薪水,仍然没有足够的价值感。

面对事实,不是为了谴责和追债,甚至是逃脱自己成长的责任,但面对于接纳,是我们可以开始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如果我们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又如何去解决问题呢?

如果我们坚信:父母没有错, 那我们就会更加相信:都是我的错。这个对父母的未能表达的愤怒,就更加合理地转化为向内的攻击,也就是抑郁,积攒到一定程度,便会以自我伤害的方式进行处理。

小则自残,和故意毁坏自己可能的成功和幸福,因为潜意识里并不相信自己会成功和幸福,大则终结自己的生命。

但如果我们选择相信:父母不管以任何方式虐待我们,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只是无辜的孩子,而我们的父母,是因为无知,因为他们也曾被不善地对待,因为那就是他们知道的唯一亲子方式,他们毫无质疑地从父母处接过这样的互动,并因此也用同样的不公平的方式对待我们。这跟我们是否有价值,是否是好小孩,是否值得被爱,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他们的问题,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是错误的。

能够质疑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盲从,是人格独立的一个特性。

然而,童年已经是过去,我们没有可能undo,于是只能拾起创伤,面对并接纳,但同时,做自己的父母,给自己一直没有得到的温暖、安全、爱和接纳。

并一定一定要让自己,不再做自己父母一样虐待孩子的父母,不要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复辙,再经历自己的痛苦,并将痛苦一直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

虐待与伤害,就在我们这里终止。 但我需要告诉你,整个自我修复的过程,是漫长和痛苦的,而且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真的修复。

无论结果如何,我认为,有理性与智慧的成长,比所谓的传统盲目愚孝,逆来顺受,要对整个家族的健康延续,有用得多。这也是对自己作为个体生命的负责。

人不是牲畜,不是数量越多越长久越好,品质,来源于思考与成长,由内核的层次决定。

不幸与幸运是硬币的两面,如果不是因为童年时的经历,我可能也不会坐在遥远的丹麦,在写这篇你读的文,也不一定会对人性,有现在这个层面的思考与感悟。

无论我们成功修通创痛与否,至少我们试过带着创伤前行,并努力爱自己,这是我们欠自己的。
喜欢就长按加我哦


作者:Lina Wang Nielsen

丹麦华人,丹麦跨国管理理学硕士;英国市场营销学士,中国二级心理咨询师。丹麦 Linki Asia Services 跨国商业服务创办人。职业经理人/心理咨询师/写作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心理节目嘉宾。 曾就职于可口可乐与诺基亚网络等跨国公司。 现专注于跨国商业咨询,华人心理咨询及各类主题写作。


    关注 北欧日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