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园地】我们如何正确地把自家孩子和别家孩子比较?

 

怎么比孩子?...





不比较孩子,才是毁孩子



现代家庭教育和过去真是大不同了,看着来来往往各种文章的惊悚标题,似乎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要说到里面最热门的,当属比较孩子的话题,特别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曾经在某个教育节目上看到一个高中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控诉”他的母亲从小到大看不起他。还有人调侃说:“别人家的孩子那才是亲生的。”有的教育专家苦口婆心地握着家长的手:“朋友啊,请别再比较了!你伤了孩子的心呐!”

小姚老师在这里想请各位家长朋友们设想这样一组场景。

第一个场景,家长对孩子说:“你看看隔壁王阿姨的儿子,读书比你用功多了……”注意,我打了一个省略号,为什么?因为绝大部分妈妈或者爸爸会在之后加上这样一句话:“你也要好好用功读书啊!”我们只看到了前半段的“毁娃生”(毁了孩子一生)却总是忽略后面的鼓励。

那么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场景,工作的上司对你的孩子说:“你看看隔壁办公室的小王!工作比你认真多了!”这里没有省略号,因为这之后基本不太会出现什么美好的事情,这是一个典型的职场训斥。

这是两个何其相似,但性质却完全不同的场景,这组场景最简单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你不去比孩子,总有人会比孩子,在小时候不比较孩子,不给孩子培养竞争意识,那才是真的毁孩子。



怎么比才好呢?



比较孩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根本没必要上纲上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韧性其实远超我们的想象,基本不会因为父母的几句唠叨就自暴自弃的。所以,问题不是出在“比”这件事上,而是在怎么比的方法上,我的要怎么把没啥用的唠叨,变成激励孩子的话呢?

首先得立个目标。在大部分情况下,家长朋友们比较的“别家娃”,是自己孩子不认识的人,比如同事、同学的孩子。这些人长什么样、个儿多高、什么学校、人缘好不好,自己的孩子毫无概念,因为比较对象不是具体的,因此他们所留下的印象当然就不是激励,甚至怀疑是父母捏造的。



所谓激励孩子,简单来说是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赶超是要有目标的,得有一个目标立在这里,孩子看得到,他才会往前跑,否则他听到的只是“往前跑”的口令,结果啥都没有,肯定以为家长在忽悠自己。

而比较的目标很简单,一方面是孩子熟悉的人,另一方面当然就是孩子自己了,这是最基本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比如说班级上有个好学生,特别傲慢,很多人看不惯,这就是个好目标,很容易激励孩子,这种“翻盘乐趣”,很符合青少年发展的心理。

当然,最关键的是比较方式,我们在比较时,常用“谁谁谁比你好”的句式,这不是比较,这是判断,没有商量余地,我们应该提出问题来比较:“你和谁谁谁比,如何呢?”比如说曹操知道关羽打不过吕布,但是他说:“云长兄和奉先比,如何?”结果关羽全力去战吕布,有了三英战吕布这场戏。



关键是我们要比什么?



家长朋友们最爱比的事情主要是两件:成绩和习惯。这两件事拿出来比也没太大的问题,但是结合前面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在对比内容上,有时候会牛头不对马嘴,别人的孩子爱读书,多半是来自于有的家长说“我家的孩子每天功课做到几点几点”,传个话,就变成别家的孩子了,有的孩子学习看上去勤奋,但是学习效率很低,谁知道他低着头是在做作业还是在玩手机。

那我们比什么?成绩还是要比的,因为毕竟有中高考压力在,但是我们不比个人,我们可以比平均分,学校里总有个好班,你和好班的平均分比怎么样,现在信息技术很发达,要弄到一条学校里好班的平均分并不难。

我们还可以比比品行。班级作为团体,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总有一些孩子的品行有缺陷,比如说骄傲、傲慢、自私、嫉妒心强,这些都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却是拿来对比的好材料,很具有教育意义。

社会竞争是一个事实,人与人之间相互比较不一定是为了分个优劣,其主要还是为了激励孩子。


    关注 家辉培优升学指导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