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丨涂少辉•星空记事

 

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通往未来x0a去探索开拓更多的可能性...



第十届“工·在当代”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回顾了中国工笔画几十年来的线索铺陈,但更重要的是,参加这次展览的青年一代艺术家展示了他们在中国工笔画上越来越多的跨媒材尝试和突破。

徐累
XU LEI


“今天的年轻艺术家参与到艺术的国际潮流中,视野变得不一样了。对传统的认识以及对生活的认识会让他们产生新的看法,这些看法就体现在作品的创作当中。”

涂少辉 析木之津3(左正面)  绢本影像(月球、土星、火星影像)80×160×15cm  2016年
在“工·在当代”大展中,艺术家涂少辉的转型作品非常吸引眼球。虽然涂少辉每阶段作品的变化已经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了,但此次在媒材上的创新尝试也让人耳目一新。
涂少辉  遗忘的星河--双鱼座 30x45x5cm 综合材料 2016年
在展览现场,涂少辉的作品俨然一个天文景观的装置现场。无论是绢本绘画上密密麻麻的图钉,还是透过画面射出的一道道诡异的绿光红光,又或者是画面中的突然凹进去的一个个“黑洞”,一个个月球外太空的视频装置,都无一例外的“破坏”了他的那些工整的绢本工笔画,取而代之凸显的是一幕幕神秘而富有魅力的天文气场。

这次展出的是这两年对建立在天文学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作。我对天文学的爱好也是多年的兴趣,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有把它作为我的一个创作嵌入。我觉得它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现在我觉得时机成熟了,我有这个技术能力和思想能够去表现对天文学的观察和了解。于是就产生了这些新的作品。

——涂少辉

涂少辉  遗忘的星河--双鱼座 30x45x5cm 综合材料 2016年
杭春晓
HANG CHUNXIAO
“人们对工笔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应该再被局限于某一种媒介或类别之中,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全球艺术共同面对的问题。重要的不是艺术家采用了什么样的技术、手段,而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请横屏欣赏)
涂少辉  似是而非3 绢本设色 158cm×39cm 2014年
每个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对宇宙都有着自己的深刻体会,至于用什么样的形式和媒介其实是次要的。在当下,艺术应该建立在更加宽泛和本质的艺术核心理念上重新去理解。

——涂少辉
涂少辉  云蒸霞蔚2 绢本设色 57.5x87.2cm 2015年


涂少辉选择这样去“画”星空,是他个人创作的一个结点,“从之前的‘似是而非’,‘蛛丝游记’,创作其实是一种自然过渡的过程,不断地去进行一些尝试,我更希望看到的创作都只是一个结点,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通往未来,去探索开拓更多的可能性,这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www.bridge8art.com
关注我们还有更多惊喜!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关注 八号桥文化官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