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觉得,自己正在经历人生中最幸福的岁月第413期

 

(如果您想借阅此书,請阅读到最后哦~) 導語

有时觉得,自己正在经历人生中最幸福的岁月,但只把这种感觉...

 (如果您想借阅此书,請阅读到最后哦~) 

導語


有时觉得,自己正在经历人生中最幸福的岁月,但只把这种感觉存放在脑海的一个角落里,因为担心,如果总想着自己幸福,就可能失去它。

內容推薦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是一个讲述钵扎小贩麦夫鲁特的人生、 冒险、幻想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同时也是一幅通过众人视角描绘的 1969—2012年间伊斯坦布尔生活的画卷。

在麦夫鲁特还是一个生活在安纳托利亚中部穷山村少年的时候,他就不住地幻想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

十二岁时他辗转来到“世界的中心”——伊斯坦布尔打拼,立刻被那些老城消逝、新城待建的景象所吸引。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在土耳其的街道上贩卖钵扎。他与那些在城市繁华外荒凉处的居民一样,渴望致富。但是运气似乎永远都不追随他,他看着亲戚们在伊斯坦布尔暴富并定居;而自己却花了三年时间给一位仅在婚礼上有过一面之缘的女孩儿写情书,最后却阴差阳错地和那女孩儿的姐姐私奔。麦夫鲁特人到中年,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巷里做过许多营生,酸奶小贩、鹰嘴豆鸡肉饭小贩、停车场管理员……

他珍惜自己的家人和妻子,可工作失意、生活窘迫仍不断挤压着他。无论如何,他仍然夜复一夜,漫步在伊斯坦布尔街头,一边卖钵扎,思念自己的真爱,一边琢磨着脑袋里冒出的一个又一个怪怪的东西,这些念头让他自感与众不同。他,一个没钱没地位的钵扎贩子,既属于这个大都市,又在头脑中不停地寻找着另一种生活。


作者簡


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
土耳其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
1952年6月7日,帕穆克生于伊斯坦布尔
        西方文学评论家将他与马塞尔·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艾柯等相提并论,称他为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该作品获得2003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6年,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帕慕克的文学思想:通过忧伤、呼愁探讨,揭示土耳其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
        帕慕克的作品一直围绕着阐释和揭示土耳其人尴尬的文化身份这一主题而展开,作品不仅描绘了伊斯坦布的忧伤与呼愁,而且反映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形成了一种严肃的智性思考,处处洋溢着伊斯兰文化的底蕴。他的创作描述了土耳其这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国家和历史文化,同时以小说的形式尖锐地指出了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本民族个体特征日益消融的当下,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着文化的边缘化以及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迷失与追寻,面临着每个国家和民族所谓的“本土性”和“世界性”问题。奥尔罕·帕慕克通过他的笔捍卫自己民族的文化身份,他希望成为一座桥梁,不属于任何一块大陆,任何一种文明。在两种文明之外,却有机会洞悉两种文明的意义。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东方和西方,因为文化是互补互融的,人性是共通的。

精彩文摘




1、身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可能感到孤独,但是让城市成为城市的东西,也恰恰是这种能够在人群中隐藏自己头脑里的怪念头的可能。

2、“让一千万人聚集在伊斯坦布尔的东西是生计、利益、帐单,但支撑这茫茫人海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爱!”
(编辑内容部分源自百度百科、句子迷)
指定取书地点:1、GREENJOYCOFFEE(南山欢乐颂)2、南山书城(每周一)
3、科兴科学园  4、深大北门
如果您想借阅此书,請按照借阅以下流程操作:
【选中书籍】-【联系客服】-【预约取书】-【支付金额】-【线下取书】
更多書籍请点击:【千金买赋】-【书籍借阅】
如果覺得本書值得分享就動動你的小手指【转发】或者在文章底部进行评论吧讓更多人感受到你传递的溫暖
我們不僅僅希望有更多夥伴的關注更希望我們堅持不要消失因為看到明天才有希望
租書|二手書|港台書籍代購|自考|語言|职称|积分入戶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我们相关信息:
官方微信ID:kongdao22hao
官方微博ID:空岛二十二号书屋
官方豆瓣ID:空岛二十二号
官方邮箱:kongdao22hao@163.com


    关注 空岛二十二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