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海边绝美雾凇

 

2017年的第一天,锦州出现过一次美丽的雾凇,新一年第一天就遇到美丽的雾凇,预示着2017...



2017年的第一天,锦州出现过一次美丽的雾凇,新一年第一天就遇到美丽的雾凇,预示着2017年万事顺利,是个极好的兆头。果真如此,在春节刚过上班的第一天,也就是2月3日(初六)立春这天,锦州再次出现美丽的雾凇,这一次我没在城市中拍摄,而是来到海边拍摄到了绝美的雾凇。海边雾凇的美,甚至已经无法用语言和词汇来形容,在家门口就能拍摄到如此美丽的雾凇,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奇观。大美锦州,我是如此热爱你。

























雾凇(wù sōng)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形成雾凇的苛刻条件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

中国是世界上记载雾凇最早的国家,千百年来,中国古代人很早就对雾凇有了许多称呼和赞美。早在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成书的《春秋》上就有关于“树稼”的记载,也有的叫“树介”,就是现在所称的“雾凇”。

宋代曾巩《冬夜即事》诗即有所载:“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门雾凇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木上,旦起视之如雪,日出飘满阶庭,尤为可爱,齐人谓之雾凇。谚曰:‘雾凇重雾凇,穷汉置饭甕。’以为丰年之兆。”宋人称“雾凇”,而 以为丰年之兆”。其观念很可能源于雾凇的古名“树稼”。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著名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亦有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关注 千帆渡原创摄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