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定位、夯实基础、着力提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全市初中校长会主题报告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郑建海今天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在这里召开温州市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暨20...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郑建海
今天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在这里召开温州市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暨2016年教育质量分析反馈会,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提升温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我想围绕进一步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谈三点个人想法。

一、明晰定位,牢牢把握初中教育阶段的使命与责任

办好基础教育,首先要把握好定位。初中是从小学教育到高中教育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但也是学生的分化期、迷茫期、青春期。初中教育的任务是要尽可能拓宽教育资源,丰富供给,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在此,我强调“三个关注”。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仅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更是教育质量的本质诉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在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不合格的都不能有。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办好初中教育的一条基本底线。1.在目标指向上,助力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一是识别每位学生身上隐藏的潜质。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发现每位学生成长的可能,找到他们闪光的地方,循着他们的个性放飞理想。二是启动每位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强化学生的自主、自发学习,强化志向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学习是为了什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三是建立每位学生动力激励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积极创设条件、平台,让每位学生找到成功。2.在教学改革上,抓好课程、教学、评价等环节。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开设拓展性课程,丰富校内外文体活动,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找到兴趣点、潜力点,在选择中增强学习动力。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因材施教。在评价制度上,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找到成长的自信。3.在育人模式上,把握三个关键词。一是尊重。尊重是所有教育的开始,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而不能按自己的理想、设想框定学生。二是适合。承认差异,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三是等待。要允许暂时落后的学生,像“麦田守望者”一样学会守望。

(二)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不少地方、不少人还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学业成绩是重要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教育要突出“三个教育”:1.基础教育。一是学科基础。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学科知识。二是思想基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以基本形成。三是能力基础。基本形成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公民教育。要规范品行、落实品行、内化品行。强化学生的自律,让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未来教育。通过丰富的课程活动,激发学生潜能,看到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近年来,温州市在构建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四维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水平,也关注学生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幸福感,主要就是要扭转片面教育质量观,建立全面发展的科学质量观。

(三)关注每一所学校,推动均衡协调发展。初中实行 “零择校”,办好每一所学校,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市初中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还比较突出。从学业合格率来看,区域差距很大。2014年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项目,温州初中学业达标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大部分县(市、区)排在全省落后位置。从近两年全市中考来看,区域大总分均值县(市、区)之间极差达到100分左右,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整体质量相对较差。这些都提醒我们,我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仍存在较多短板。推动初中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仍然是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也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温州人民的殷切期盼。

二、夯实基础,着力培育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我们要为初中学生打下什么样的底子?事关培养目标的问题,如果目标指向不明、不准,整个教育就可能事倍功半、徒劳无益。初中要确定为学生发展终身奠基的理念,着力培育使每一个人终身受益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意志品质的培育。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我们要针对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半幼稚、 半成熟时期,抓住特点、抓住关键期,加强毅力品质的培育。主要包括:一是自觉,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二是果断,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三是自制,碰到挫折和失败,能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四是坚韧,能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既定目标。

(二)兴趣潜能的培育。由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的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久而有力。兴趣是最好的减负,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想学、爱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大部分“潜能”潜藏在“冰山”之下,处于沉睡状态,必须借助教育的力量去唤醒。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怎样去“唤醒”呢?一是创设机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二是提供选择。让学生在不断的选择中认清所爱。三是创造成功。在尝试成功中找到自信,激发愿望。四是形成合作。引导学生形成志趣相投的合作体,找到定位,激发潜能。

(三)学习持续力的培育。学习持续力即学习“后劲”,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持续力来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是学习方法。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被列为中国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二是学习习惯。看一个学生能否走得更远、更高,关键看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人的一生。三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初中阶段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思维方式,比如系统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灵感思维。四是想像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初中生的好奇心、想象力都有待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五是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标准答案”的教育方式实际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潜能。

(四)学科素养的培育。学科素养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方面。当前主要问题:一是定位太低。在教学过程安排中,过于迎合学生现状,改良教学的愿望不强,往往以生源不好为由,不去研究如何拓展学生的潜能。二是急功近利。缺乏长期规划和理性思考,而且目标指向太短浅,没有顾及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存在片面性。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科素养的整体培育。学科知识是基础,但是“死”的,只有形成学科素养才能使知识“活”起来。中考不是用来应对的,只是初中学业情况的一个检验。初中教育必须要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宽度,不能把时间花在大量的重复练习上。要科学把握知识的深度,特别是让不同层面的孩子都能“吃饱”。要切实加强初、高中课程衔接,缩短磨合期,为高中教育打好基础。

(五)综合素质的培育。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点关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特长。一要深化开展“四品八德”教育,真正把有关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内化到学生品行之中。二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感恩、尊重、宽容、合作。三要加强美育和人文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四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准。五是加强体育工作,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

三、加强管理,切实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实现全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强化优质均衡导向。一是坚持薄弱改造与优质培育相同步。要着力提升城乡结合部、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水平,全面抬高“底部”。要找准学校的“最近发展区”,形成自我发展机制,着力培育一批“新优质学校”。要通过联盟校、集团校、共同体、城乡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二是坚持硬件改善与内涵提升相同步。要加大经费投入,全面改善校舍条件,优化设施装备配置,夯实硬件,重点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注重学校管理、教研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办学内涵。三是关注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问题。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和基本现状,积极稳妥推动校网调整。研究提升小规模学校的质量问题,加强合作、帮扶等措施,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大力度推进初中“两改”。同步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打好“组合拳”。1.深化课程改革。一是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相关课程,围绕核心知识学习,对学科课程进行重整与优化,努力做到定位准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二是认真研究和开发拓展性课程。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再提升的机会,为高中做好铺垫。2.推进课堂变革。向课堂要质量、要实效。一是课堂教学必须要注重实用,形式要服从内容,要有教学效率意识。二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必须精准、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要有效,不仅是学科意义上的有效,更要关注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有效。三是要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宽度,注重培育学生的学科精神、学科视野以及思维能力。四是课内外作业要有设计与选择,体现少而精,全批全改。五是以生为本,突出一个“活”字,关注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和可持续学习力的培养。

(三)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专注度。校长们要始终牢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在学校,学校必须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好平台和条件。一是精心设计每个教师的成长规划,使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也获得自身的进步和成长。二是加强团队互助。学校要通过集体备课、磨课、学习共同体、教师沙龙、名师工作站等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三是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科学评价,以评价促提升,以反思促发展。四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强化教师的职业精神,敬畏职业,热爱事业,对每个学生负责。

(四)加强常规管理和研、训、评一体化合作。各地各校要以落实初中教学新常规为契机,进一步端正认识,规范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评价等环节,以抓常规提质量。要分析共性问题,有效开展研、训、评一体化合作,提高教科研实效。特别要进一步加强基于大数据的质量评价研究,积极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增值性评价系统,从入口看出口。加强初中教研(师训、评价)队伍建设,在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五)切实加强综合建设力度。一是抓好校长队伍。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核心,校长必须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专业水平。要建立和完善校长考核制度、激励竞争制度、选拔任用制度,着力培养一批有思想、懂业务、善管理、敢创新的初中校长群体。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全面加强质量监测,以四维评价为主要依据,加大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师评价中的比重,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管理机制。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彰显环境育人的力量,让校园成为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四是强化规范管理。引导学校公平竞争,有序发展,任何学校都不准违规收费,不准以考试形式选拔新生,不准举办重点班、实验班,不准集体补课。

《温州教育》2016年第10期


投稿信箱: wzjy2015@163.com

联系电话: 0577-88613095 88613129

通讯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新浪博客:《温州教育》会客厅:

http://blog.sina.com.cn/wzjybjb


    关注 温州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