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在用人工智能玩炫酷时,滴滴能用它做点什么?

 

交通问题不炫酷,却是我们都有切肤之痛的现实问题。未来的智能交通怎么被带到现实世界?...



最近的大热是什么?人工智能。

前有AlphaGo打败了李世石,后有阿里小Ai预测歌王用人工智能感知人类情感。一夜之间,仿佛那个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日子已经来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琴棋书画不用练了,谈恋爱都不用自己麻烦,有顺我心意的男盆友……

没错,我就是因为堵的无聊至极,才做这些白日梦的。



我赶脚,我们不能总是畅想人工智能的未来,还是应该来解决点现实问题。尤其是交通,在各种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介绍中,几乎都提到,它可以用于解决交通问题。可偏偏,各种炫酷的机器人都出来了,北京还是堵得不要命。

当别人都在用人工智能搞炫酷概念的时候,滴滴研究院打算用它解决世界级的难题——交通拥堵。

去年滴滴成立了滴滴研究院,尝试用人工智能处理交通问题。这样的责任,在出行市场上已经占据优势地位的公司肯定要来承担一些。因为到了一定规模之后,能真的方便用户的公司才会被人尊敬。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这也是一个更高的门槛。

不过,估计几年之内这个研究院也干不出文章开头提到那种刺激眼球的事情。用人工智能解决拥堵注定不炫酷,但很现实。



在人工智能领域内,出行是个相当困难的问题。

首先,它不同于传统互联网问题。比如用户搜索信息,反馈结果出来了,差别其实不太大。用户也不是非要求第一条结果就得是自己要的,基本上第一屏能知道答案就OK。

但对出行来说,结果就只有0或1,要么打到车,要么打不到车。对于用户体验来说,这是好和坏根本的区别。

其次,交通状况是动态的,出行对时间的敏感度特别大。不像其它领域,比如电商,就算波动最大的3C产品,也有个大致的价格范围。但出行数据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变化,5分钟之前路段畅通,突然一个小事故,就堵车了。

但是,这件事又特别重要,因为我们每天消耗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就我自己在北京的感受,如果需要外出两次,一天的清醒时间一半都仍在路上了,从中关村到国贸相当于一次出差。而且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因为中国的人多,人均道路面积少。不要说北京,现在杭州单位面积车辆就是纽约的2倍了。



我特意找了这张小盆友画的图,希望一个智能出行系统快点来到现实世界。

目前看来,运力已经不是一个智能出行系统最难解决的问题。2015年滴滴完成的订单数已经有14.3亿,而且业务线已经很齐全,出租车、私家车、公司用车都有,甚至还有巴士这些已经可以提供出多种解决方案。

难度在于“体系”本身,如何智慧的洞察用户需求,调配运力并解决掉他们。滴滴研究院院长何晓飞说:

“完美预测是开启未来智能交通的第一步。”

何晓飞曾是雅虎研究院的科学家,回国后在浙江大学任教,2015年加入滴滴出行。过去15年,他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研究领域都有成绩。

他还记得1980年,第一次人工智能浪潮,大多数科学家还不相信人工智能真的能实现,包括他自己。所以那时候,大家说的都是“机器学习”。但最近,第二波人工智能浪潮又来了,大家都开始相信人工智能的未来。



要做好人工智能,必须满足三个要素。同样,滴滴也要满足这三个要素。

首先是大数据。十几年前何晓飞自己读PHD时,跑一个算法数据量是非常小,当时几万数据就感觉挺大。但是今天,机器学习的数据规模如果上不去的话,算法再强大也没有用。AlphaGo也一样,和人类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自己和自己下棋,获取无线的数据规模。目前就滴滴的规模来说,已经可以持续获取海量的出行数据。

其次,是挖掘工具。单纯的数据不够,还要有工具能挖掘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机器学习在过去十几年能有飞快的发展。这几年,大家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深度学习,学习像人一样去理解数据。而且,和人类大脑深层次的信息处理机制一样,深度学习也是一层一层的。

第三是计算能力。这个很好理解,这么多数据,没有计算能力,跑个数据要好几年,也就解决不了什么拥堵问题了。

过去一年,基于上面三个要素,滴滴研究院主要解决的是定价和需求预测。未来,对于一个移动的智能出行网络来说,最核心的始终是如何预测未来。

在滴滴研究院的体系中,无论定价、还是用户出行,所有问题都会变成一个“监测和预测”的问题。比如现在,一个乘客发出一个订单,在订单发送之前系统就有一个算法,用来预测订单会不会成交。这些订单被集合起来,就有了一个更宏观的视角,能知道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同时订单也会被发送给那些能接单的司机,更好的处理订单提高效率。

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础之上。未来成功那天,也许他也没有AlphaGo打败李世石那么炫酷小Ai那样,表现的那么炫酷。而且,改变也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但一点点进步都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如果每个人可以节约十分钟,那就多了十分钟去创造或休息。

对于交通这么复杂的事情来说,这个系统几乎是可以被无限放大和无限细化的。如果滴滴真能做到,变成一家像Google、Facebook这样受人尊敬的高科技驱动的公司也就不远了。

******黑豆戒不了互联网的的分割线******

黑豆同学叫袁茵,是个知名媒体人,曾在互联网跑腿快10年,最近两个记号是《中国企业家》高级记者和36氪主编。

因为看到好多盆友过得太苦逼,决定开创一番有趣的事业,让身边的人都过得轻松起来,所以弄了个唯痞(微信公号VP1VP1)

结果就是弄得自己说都不会话了,老年痴呆前奏中

但黑豆童鞋坚定要把大家喜爱的小鲜肉和那些有趣的东东奉上

此号依旧不定期更新黑豆的心得,保证想法更不着调,文本更语无伦次

想围观黑豆家小鲜肉的可以加微信公号VP1VP1,

或者干脆加微信weipiweipi,记得发暗号“芝麻开门”,用别的词调戏也行



如果你都看到这里了,说明你如此爱我,那留在这里看我各种不定期发作吧!


我也爱你们


    关注 黑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