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芋

 

海芋(拉丁学名:Alocasia macrorrhiza ),天南星科海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



海芋(拉丁学名:Alocasia macrorrhiza ),天南星科海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26。茎粗壮,高可达3m,叶聚生茎顶,叶片卵状戟形,肉穗花序稍短于佛焰苞,雌花在下部,雄花在上部。

产中国华南、西南及台湾,东南亚也有分布。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环境。生长适温20~25℃,越冬温度10~15℃。夏季盆栽需遮半阴。用一般园土加泥炭土、砂或草皮土和腐叶土栽培。用分株、扦插和播种法繁殖。

海芋是大型观叶植物,宜用大盆或木桶栽培,适于布置大型厅堂或室内花园,也可栽于热带植物温室,十分壮观。很多人把海芋当成马蹄莲,其实不然。根茎富含淀粉,可作工业上代用品,但不能食用。

海芋有毒。必须用大米共炒至焦黄,久煎(2小时以上)去毒,方可内服。生用或煎煮时间过短,会引起舌肿麻木,甚者有中枢神经中毒症状。轻症可饮米醋或生姜解毒。

【产地】产云南省中南、西部至东南部,海拔200—1100米热带雨林及野芭蕉林中。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及沿海岛屿、福建、台湾也有。

国外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喀西山),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至菲律宾。

野生或栽培。

【用途】根茎为健胃药,对腹痛、霍乱、疝气等有良效。又可治肺结核、风湿关节炎、感冒、流感、肠伤寒、疗癌肿毒、蛇虫咬伤、烫火伤;调煤油外用可治神经性皮炎。兽医用茎治牛伤风,猪丹毒。

本品有毒,须久煎并换水2—3次后方能服用。有毒成分为草酸钙和皂毒甙(Sapotoxin);皮肤接触汁液后瘙痒;眼与之接触引致失明。误食茎叶则喉舌发痒、肿胀、流涎、肠胃烧痛、恶心、腹泻、出汗、惊厥、严重者窒息、心脏麻痹而死。民间用醋加生姜汁少许共煮,内服或含漱以解毒。根茎富含淀粉,可作工业上代用品,但不能食用。

【药用史】海芋一药,见载于《本草纲目》卷十七草部之毒草类:"气味辛,有大毒。主治疟瘴毒肿风癞。伏硇砂。"李时珍认为本品有大毒,故与钩吻为邻列入毒草类。这样的分类今天看来仍是非常科学的。海芋虽属《纲目》新增药,但并非李时珍新发现的药物,其入药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唐末。如陈藏器《本草拾遗》云:"天荷与野芋相似而大也。"不过,当时称之为天荷,还不叫海芋而已。可惜宋代的几部本草著作均未载录,因而无从了解本品在宋 代的应用情况。至于金元时期,更是不得而知了。

【注意】全株有剧毒,地下茎尤甚,不可生食。


    关注 私家花园I景观工程资料I预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