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味识吉首①

 

这是第一期。...



关于吉首最想提到的味道是,麻辣烫。这家麻辣烫之前是在学校南门附近,听说房东觉得生意太好就想自己做麻辣烫,结果老板们就搬迁到了西门附近,依然有循着往日口碑来南门这家吃麻辣烫的人,但久而久之又都循着味道去了北门。

在这家吃的时候,老板说,最近很多出去学习的人回来吃麻辣烫,说就是这个味道。

顾客说,对对,有些人就是喜欢这个味道,有的店子就是辣子做的好吃,奔着这个味道也要来吃。

老板说,有的店子舍不得做好辣子,那么味道自然就差了,就没有人来。

以前每次晚上回去,都会打包一份麻辣烫,我喜欢吃干一些的,不要汤,少辣多醋。和在北方的麻辣烫完全不一样,那边吃的很多都是各种丸子。而这里有很多别样的东西。

——


黄雀肉,面粉裹着肉,和酥肉差不多吧,但是肉要小些,味道很棒,吃光炸过的也很好吃。



最喜欢的是春卷,金黄色,烫一下要马上捞出来,“这样过一遍水”最好吃,又有汤汁味,又不失原来的酥脆。



最喜欢吃是那个绿色的粑粑,叫蒿子粑粑,粑粑都是糯米做的。刚炸出锅的粑粑马上煮,又脆又软。还有酸辣粑,红色圆饼状,味道微酸。还有猪皮,煮过之后简直Q弹;猪血,鸭血;血粑,豆腐皮,干魔芋,湿魔芋......

好的麻辣烫除了要有上述这些好吃的外,重要的一环就是汤料,这也是区别各家麻辣烫的味道的点;另一处就是辣椒了,辣椒算得上是各个小吃摊的“终极武器”,辣椒并不仅仅是辣,还有辣和油的比例,还有醋等等配料的量。

之后会提到的校门口的“西施饺子”就凭借颇有口碑的辣椒从五块一点点涨到七块,顾客还是源源不断。
——
“你是不是喊了加辣?”

“不,我只是喊老板,来份铁板烧。”

上次吃简直被辣到失去湖南人的尊严,一边说辣到不行,一边扒拉两口饭继续吃,最后喝水喝饱了。我跟小伙伴说铁板烧大概和麻辣香锅一个类,因为都没有汤都配饭,但马上被否定。





铁板烧可以自己选肉菜和小菜,各种肉类都有,鸭肠,猪肠,排骨,鱿鱼等等;还要魔芋,豆腐,酸萝卜丝等等。先炒好肉菜,然后自己加入小餐翻炒。
——


这是一家手工饺子/小笼包店,店主是个老板娘,江湖人称,西施饺子。这家店开了特别久,我也是看着它从五块钱涨价到七八块,相当于粉的价格了,却还是有很多人买。

除了因为有店面饺子看起来干净,还有就是他家的辣椒。每次看到老板娘打开盛辣椒的盆,往装好的饺子淋上一勺,味蕾止不住跳动,然后自行加上香菜,醋。
——




传说这家鸡柳店老板以前是位日本留学回来英语特别厉害的小哥哥,为了体验生活,现在的老板是他爸。
——
说到这边的食物就不得不提民中的早饭了。之前预告几乎都是早上热气腾腾的温暖。

我怀念的是高三时候躲着班主任吃的一口口芳华粉,一碗碗糯米饭。

每次放假回家都会和朋友约民中门口的早饭。金灿灿的煎饺在铁板上吱吱作响,芳华老板打包速度还是那么快,排骨粉加煎蛋油条春卷的豪华标配能吃撑一个上午,还有粗粉,小笼包,大早上我们也有吃凉面的。





预告中的芳华粉吃了一次又一次。七八年了还是民中人都知道的味道。

还有土家酱饼,虽然各地都看见过,但是我们土家族本地的,还是最好吃。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气灶火。

食物承载着我们最深厚的依赖情感。
未完待续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编辑/防警&压路机
作者/防警&压路机
摄影/谷谷谷
星辰 大海 高山 峡谷 平原 海岸 
千万里


    关注 千万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