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大战不如强强联手,这些超强装备让残疾人超越蝙蝠侠

 

前段时间,阿法狗给了傲娇人类当头一棒,很多人开始对人工智能感到恐慌。事实上,在“人工智能”和高科技的历史发展...





点击标题下蓝字“微时区”进行关注,希望每分享能够给你带来帮助,这是我们分享的最大价值!

前段时间,阿法狗给了傲娇人类当头一棒,很多人开始对人工智能感到恐慌。事实上,在“人工智能”和高科技的历史发展中,机器和与人类智慧只有“强强联手”,才完成了众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今天尖叫君为大家收集了一系列让人叹为观止的装备,它们将解放残疾人追逐梦想的脚步……

Luke机器手臂    

可打铁、可绣花

高科技指数★★★★★


还记得1999年风靡全球的赛格威二轮机动车吗?他的发明者,美国新罕布什尔州DEKA研发团队的创始人Dean Kamen在赛格威的成功之后,并没有停滞不前,而他最新耗资一亿美金研发的Luke手臂,颠覆了他之前所有成功的发明。此项目专为那些在战争中失去手臂的退伍老兵研发义肢。





虽然Luke手臂佩戴起来如机械战警般酷炫,发明者团队还是希望它可以完全模拟真实手臂的运作方式。“设计的过程中,我希望Luke手臂更接近自然的上臂控制系统,从大小、重量、形状和握力等完全仿照成人的手臂制作,”程序经理Justin Sanchez说。



这条重量为8磅的轻量级仿真手臂,可以按照佩戴者的需求,加入错综复杂的肘关节、手指、甚至肩胛骨,并和真人手臂一样活动自如,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适应(通常5-10小时),安装上Luke手臂的退伍老兵便可以做任何人的手臂一样的琐碎的事情了,大到木工电工、小到切菜缝扣子,超强的功能性远远超出现阶段义肢的水平。一起来看看如机械战警般强悍的Luke手臂如何运作……

Kapton Plus定位指路系统    

有了它,盲人从此不会再迷路

高科技指数★★★☆


美国有一家叫Leader Dogs for the Blind的慈善组织试图改变盲人出行的不便的现象。从1939年起,他们长期为盲人和有视力障碍的人提供导盲犬和免费的培训服务,帮助了超过14,000的盲人和视力障碍群体。
近期,他们与法国公司Kapsys合作,耗时18个月研发出了Kapten Plus指路仪,这个和手机差不多大的装备可以用来帮助盲人和视力障碍的人实现便利出行。“我们的目标就是让盲人随时感知到周围的事物,让出行不再成为他们的问题。”LDB的总裁Greg Grabowski说。



整个系统由声音控制,敏锐的GPS每30秒就可以向使用者提供方向、路标、附近的马路,以及使用者身处马路的左右道。



Kapton Plus是如何为盲人指路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用户体验:

盲人驾驶汽车    

开车不再是明眼人的特权

高科技指数★★★★☆


如果说盲人可以实现自由出行,那自驾应该是终极梦想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副教授Dennis Hong和他的团队把该梦想变为了现实,他为盲人设计了一款汽车,不但可以自主驾驶、控制车速、车道,还能感知周围环境,并绕开障碍物。早在2007年,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的城市计划比赛中,Dennis教授和他的团队设计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获得了第三名,受美国盲人联盟之邀,团队重新研发了一款专为视力障碍的人设计的汽车。



不同于前一个项目,按照美国盲人联盟的要求,这款汽车并不是“全自动”的无人驾驶的被动机制,而是通过复杂的智能系统让盲人主动驾驶。它的电脑系统和“非视觉用户界面”帮助盲人驾驶者感知到周围的事物、收集信息,并反馈给驾驶者,帮助其自主地控制汽车的速度和方向。



在一个晴朗的周末,劳力士迪通拿国际赛车道上,34岁的Mark Riccobono走到了一台黑色福特全油电混合动力车的旁边,开始了汽车试驾。Mark 5岁时失明,他说“我早就彻底放弃了自己可以驾驶汽车的可能性。”运用“非视觉用户界面”,他熟练地躲开了多重障碍物,最终到达了终点。



Mark在试驾现场的表现如何,一起点开视频观看吧:

Cochlear Implant植入型人工耳蜗    

上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高科技指数★★★☆


还记得这张曾经网络大热的图片吗?为了鼓励失聪的四岁女儿,纽西兰的一名父亲,剃掉自己头发,在耳朵的一边纹上了和女儿一样的“人工电子耳”。在这张饱含浓浓父爱的图中出现的,便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技之一——植入型人工电子耳。



“人工耳蜗”采用了微型智能技术,直接植入佩戴者的耳中,并连接到耳后的一个小小的电脑装置。“电子耳”模拟人耳蜗的功能,通过电脑装置收集数据和信息,反馈到耳蜗,并仿照听觉神经和系统,让佩戴者听到声音。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帮助了无数失聪的人重回正常的生活状态。然而植入型“电子耳蜗”的发展极为缓慢,直到七十年代才真正问世,而1984年才通过了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认证。



过去十年中,“电子耳”的科技出现了惊人的飞跃,不同于过去“助听器”单一性的声音信息收集,全新的技术模拟“音调感知神经”,并配合药物恢复设备电极和大脑神经元的交流,甚至让听觉神经重新生长。

智能仿生腿    

现实版“刀锋战士”的舞蹈

高科技指数★★★★☆


2014年,TED的演讲舞台上,美丽的舞蹈老师Adrianne Haslet Davis随着音乐和她的舞伴偏偏起舞,优美的舞姿打动了现场所有的嘉宾。与普通舞者不同的是,Adrianne在一年前的波士顿恐怖袭击中不幸失去了左腿,而然安装了“智能仿生肢体”之后的她舞姿优雅、笑容自信,并未表现出任何行动不便。





“智能仿生肢体”的发明人、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 Hugh Herr自己也是一名残障人士,在30多年前的一次登山事故中他失去了双腿,从此他便开始了对该领域的研究。他发现,市面上为奥运会短跑运动员设计的假肢因为没有后跟,并不适合普通人的日常使用。于是,他反复观察肌肉运动、运用机器模拟和研发,最终设计出了适合普通人生活需要的“防生假肢”。





智能仿生肢体为肢体残疾的人们获得了全新的行动自由,佩戴者不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还能自如地跑步、登山、舞蹈等。这其中的缘由是,仿生假肢拥有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只要挪动一小步,传感器就开始运作,记录步伐力度、行走速度和路面状况等信息,并反馈到微处理器,及时调整假肢的状态,以及时适应不同的路面和场景。



- END -


    关注 微时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