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合种植园】行唐庙会演出

 

**行唐县众合种植园常年供应陈年--枣木杠**136-0311-8925...



庙会演出

社祭是中国庙会产生的重要渊源,宗教活动是庙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庙会的聚众作用,故庙会又称“庙市”。经多年沿袭和丰富、发展,庙会已成为地方物资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行唐县庙会演出保留项目有:扭股车、太平车、战鼓、扇鼓、龙灯、九莲灯、竹马灯、狮子舞、划旱船、高跷、挑杆、二鬼摔跤、霸王鞭、大头舞、吹歌等。

扭股车

是流行于河合、独羊岗等一带村庄的一种民间舞蹈,源于生活,行唐地处山区半山区,旧时交通不便,人们推土运粮全靠木质独轮车,推这种车的人,臀部要左右扭动,以使车子保持平衡。“扭股车”舞蹈就是在此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出来的。动作特点:推车者以“扭”为主,即臀部不同幅度的左右扭动,加上甩头、耸肩、伸脖、抖臀呈现出一种诙谐风趣、滑稽逗笑的情态。拉车者以“后踢步”为主,辅以优美的舞蹈动作,轻快自如。一般是老汉推车,小孩拉车,或丈夫推车,妻子拉车。车上装有玉米、红薯、瓜类等模型。“扭股车”的音乐为打击乐,乐器有鼓、镲,音乐的轻重缓急与舞蹈配合默契。此舞蹈参加省、地汇演多次获奖,1988年编入河北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挑杆

是建国初期产生于县城北关村的一种独特的娱乐活动。用一根长杆固定在木支架上,利用杠杆原理,将化了妆的小丑绑在杆头,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吸引观众。这项活动失传30多年,近年来,又得以恢复并有所改进,即将木杆换成铁杆,固定在有两个车轮的铁架上,并装有轴承控制铁杆升降,车轮可以沿街走动,挑杆上安有座椅,可以坐各种各样的角色,如“七品芝麻官”、“散花天女”、“孙悟空”等,挑杆长度可达十几米,表演起来很惊险,深受观众欢迎。

战鼓

是境内流传较广的一种民间艺术。以大鼓为主,钹、镲伴奏。大鼓的大小不一,一般为4尺面,也有6尺面的。旧时多马拉战鼓上街表演,近年来改用拖拉机或汽车拉大鼓。击鼓者站在车上,或二人击,或四人击。持钹、镲者分站两边,一面进行,一面擂鼓舞钹。上碑、上滋阳、北龙岗、南桥、贾庄、下阎庄、笔尾及县城五街三关等村的战鼓表演颇佳。上碑镇战鼓队有十余面大鼓,表演起来气势磅礴,鼓声震天。北河村组建了40多人的挎鼓队,每人挎一面鼓,面2尺余。此种鼓队行进表演中可变换队形,做各种舞姿,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



竹马灯

是每年元宵节参加灯会表演的一项民间艺术。竹马灯的骨架用竹篾等扎成,外面用彩色纸糊裱,里边点上蜡烛。其造型原来有马、牛、羊、驴、蚌等动物,近两年又增添了瓜、果、粮食等农作物造型。表演时,每人手举一个竹马灯,灯火通明,一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景,形态各异,南埌北村的竹马灯表演,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好评。



狮子舞

县城的北关、西关、北街、上碑镇、南桥镇、差取、北龙岗、下阎庄、留营、安香等村都有狮子队。狮子舞是一种道具舞,以特制的狮子皮为道具,大狮子两人装扮,一人站着扮狮头,另一人弯腰搂着第一个人之腰扮狮身,二人或翻滚,或跳跃,或上桌子,或跳板凳,动作协调,配合默契。小狮子由一人装扮。引狮郎为武士装束,手持绣球翩翩起舞,引导狮子做各种动作。每年元宵节,狮子队伍都进行表演,很受观众喜爱。



霸王鞭

是县内流传广泛而又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霸王鞭的道具为一根一米长的细竹竿,两头挖空系上铜线或铁环,扎上彩绸布条,舞起来哗哗作响,犹如彩蝶飞舞。此舞是一种集体舞蹈,少则十几人,多则不限,男女各半,表演时配有锣鼓乐器。。抗日战争时最为盛行,全县60%以上的村都有霸王鞭舞队,经常上街表演,边舞蹈边唱抗日歌曲,起到了宣传抗日的积极作用。



划旱船

是清朝末年传入境内的一种道具性舞蹈。旱船用竹竿和彩绸扎成,长2米,宽1米。“坐船者”一般为女相,站在船中央,手抓船沿,“撑船者”一般为男相,手持船桨站在船一侧。表演时两人相互配合,或开快船,或开慢船,如遇大浪,动作协调逼真,舞姿诙谐逗人。近年来,有的村利用这一传统舞蹈表演戏文,如“回荆州”、“白蛇传”等,很受观众欢迎。南翟营、北龙岗、独羊岗、贾庄、上碑、下阎庄等村都有旱船舞。南翟营,有整齐划一的二十只船,表演时,摆成长蛇阵,气势宏大,华丽壮观。







**行唐县众合种植园常年供应陈年--枣木杠**136-0311-8925


    关注 行唐县众合种植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