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絮语 2017年第3期

 

无论何种系统,在理想主义与施虐主义之间,都存在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



这些年,读了几本中外学者的历史著作,发现无数风云际会、人事纷纭、国际角力,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仿佛只是泛起了几个泡沫;以整个人类文明史为观照尺度,它们皆仅是一个组成部分,概莫能外。仔细想来,人类不同阶段都有美丽的憧憬和热切的期待,这是理想主义的表征,然而也有很多时候事与愿违,背道而驰。

于是,后来者质疑当初理想主义的光芒,它虽然照亮了历史的进程,但有时却不能透彻人们的心灵:在善恶之间,在光明与阴影之间,在机缘与目的之间,人类都容易犯下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

湿婆
对此,不妨放眼古老的智慧。印度教三相神中,梵天主管创造,毗湿奴主管维持,湿婆主管毁灭。湿婆杀死欲神(Kama)与死神阎摩(Yama),于是欲望被抽离,从此消除了世界运行的一切动力;轮回被消除,因而一切业报力量都化为虚无;没有了欲、业和轮回,三界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方式。世界陷入虚无,消灭精神存在,物质世界便接连消亡。

无独有偶,学人刘仲敬在其著作《经与史:华夏世界的历史建构》一书中发论,以为秦政对文明与历史最大的戕害在于其一手建立起来的吏治国家以及由之而来的所谓“历史的终结”:“最可怕的暴政不是屠杀和征敛,而是巨细靡遗的格式化。自由的本质在于盲目和希望,勇气和德性无不起源于此。历史终结的本质在于麻木和绝望,消解了秩序本身的意义。”

湿婆毁灭世界的方法无比简单,只需一个动作:闭眼。在印度人的神学世界里,世界的存在意义在于被湿婆凝视。而一旦湿婆闭上了眼睛,三界与众生则逐渐消解了自身,宇宙化为一片混沌,万物与湿婆融为一体,成为了他自身的一部分。湿婆是毁灭之神;然而少有人知道,作为印度民众最为敬畏的神祇之一,他同时也负担起相当一部分创造的职能。湿婆的创始与灭世同样简单,也只需一个动作:睁眼。世界重新被注视,然后一切的意义得以归位。

这圆融自洽的神话中包含的哲思,在某种意义上确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的宽慰。《华严经》中云:“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无论理想与愿望如何美好、崇高,唯有从封闭的自我中释放自己的关注,带着善意去观察这世界——我们一切渴望与恐惧之所在——才能于层层现实的泥沼中,开出理想那摄人心魄的花。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关注 书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