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的包办不是爱,而是扼杀他的思考和创造力

 

那天傍晚,住在寄宿学校的孩子打电话,说暖瓶的瓶塞丢了,让妈妈给他送一个。妈妈考虑了一下,给他设计了几种解决方...





那天傍晚,住在寄宿学校的孩子打电话,说暖瓶的瓶塞丢了,让妈妈给他送一个。妈妈考虑了一下,给他设计了几种解决方案:第一,用毛巾临时代替瓶塞,将就几天;第二,和其他同学合伙,晚上洗脚用他这瓶水,第二天早上洗脸,用同学带瓶塞的那瓶;第三,买别的同学的热水用。

周末,孩子回来,妈妈专等着他抱怨没去送瓶塞呢,可他根本不提。星期天下午,他要返校了,倒是妈妈忍不住提醒他,“需要买一个瓶塞吗?”还把想好的那些方案向他求证,看看他上周是不是按照其中一种解决问题的。

孩子的回答让妈妈大惭其愧!

“妈妈,”他说,“我不得不无情地告诉你,你的三种方案全都得枪毙:第一,用毛巾塞暖瓶,基本不保温,第二天早上里面照样不是热水;即使能保温,用毛巾也不如用袜子,毛巾太大;第二,我这个暖瓶,本来就是和一个离家远的同学合用的,别说临时找不到合伙的,就是能找到,我能把他丢下吗?第三,您的儿子还没有奢侈和愚蠢到用十块钱去买一次洗脚水的程度。”

那你是怎么解决的呢?妈妈问。

“哈哈,那天晚上,我在茶房等着,听见“砰”的一声,我赶快走上前去,一弯腰就捡了一个瓶塞。您没想到吧,每一个爆炸的暖瓶,都会留下一个完好无损的瓶塞。只要守在茶水间,就能捡到瓶塞……”
这个可爱又聪明的孩子,完美地解决了瓶塞的问题。由此可见,孩子的路,是他们自己走出来的,不是大人们设计出来的。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指挥孩子做事。
作为成年人,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里,那种遇到事情能够积极思考,能“拿主意”解决问题的人多半比那些只知道埋头做事的人更成功,更能创造社会价值。因此“独立思考的能力”已然成为了一个人有没有竞争力的标志之一。

有的父母常常以孩子小为由,替孩子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很少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就被抑制了。所以家长常常抱怨孩子“不爱动脑筋”“不会独立思考”,是不是也要从自身找找原因呢?
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人生负责。或许你觉得你此刻的爱是对孩子呵护,但当这种爱变异为一种安乐的馈赠,一种包办一切的庇护,它就不再是爱,而成了一把能置人于死地的刀子。

做父母的,一旦完成了抚养教育子女的任务,就不要对子女的生活进行干预了,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了。至于帮助教育下一代,也要视能力和对方的需要而定。
动物世界中的一些做法很值得人类借鉴,成年者对幼子的呵护仅限于其没有生存能力时,一旦初步具备了生存能力,就强迫其独立生存,因为成年的生命应该有他们自己的天地。

编辑:格格
看鲜花国际家长教练机构,让你认识到教育孩子的误区!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 智慧家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