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又到了周末,你们又能看见小编我啦!(好吧,是我想你们了=o=)上个星期因为两个小编开会所以没有给大家推送真是...





又到了周末,你们又能看见小编我啦!(好吧,是我想你们了=o=)上个星期因为两个小编开会所以没有给大家推送真是不好意思啦`(*^﹏^*)′   `(*^﹏^*)′所以这一周我们给大家准备了更多的内容来弥补。

那就赶快进入今天的主题吧……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当然我们在衡量人的心理状态时要综合多方面考虑。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情绪、智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等。总结以上的论述,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标准包含七个方面,那到底是哪七个方面呢,就跟随小编来看看吧。。。



1、智力正常智力以思维为核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认识力等。它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心理健康的人,智力水准虽然有所不同,但智力应是正常的。正常的智力是人们从事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乐观并能自控
心理健康的人心胸开朗,情绪稳定和乐观,常向光明看,不往“黑暗处”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遇到麻烦能自行解脱。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控能力很强。心理健康的人在通常情况下,其内部心理结构总是趋于平衡和协调的。既有适度的情绪表现,又不为情绪所左右而言行失调。

3、意志健全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自己克服困难去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主要标志是行为的自觉性、果断性和意志的顽强性。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明确的目的,能坚定地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4、反应适度

人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迅速,有的人反应模糊迟缓,但这种差异是有一定限度的。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反应适度,而不是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淡漠。

5、自我意识明确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它反映了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个人是在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来认识自我、确立自我形象的。心理健康的人,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有自知之明。

6、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理健康的人,在社会和集体中总是善于和他人交往,并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心理健康者与外界正常交往的结果,是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的结果。

7、适应社会生活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常以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作为判断个体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总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正确地认识环境,处理好个人和环境的关系,能了解各种社会规范,自觉地用这些规范来约束自己,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看完了这些标准以后大家对于自己心理的认识是不是更加深刻了呢,其实心里健康就在我们的周围,我们要注意他,理解自己的心理。。。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下周再见吧。。。ps封面和正文没有关系,没有别的意思哈=o=


    关注 幼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