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悠悠 ——《越郡风俗词》里的“绍兴水”

 

水韵悠悠——《越郡风俗词》里的“绍兴水”“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水韵悠悠
——《越郡风俗词》里的“绍兴水”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一首《采莲曲》,把绍兴江南水乡的别致风韵展现得淋漓尽致,透过他的文字我们仿佛能看到会稽山的氤氲云雾、镜湖的万千涟漪,听到船娘们宛转流丽的歌声。
        走过悠久的2500多年,绍兴的历史从来就离不开水,绍兴的水也有很多故事,并且作为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角色,留下了许多动人篇章。《越郡风俗词》里,笔者就发现了“鉴湖棹歌”百首、“青甸湖竞渡词”十六首、“越船词”七首和“安昌镇搲龙船快板”一曲,可见其分量之重。笔者从这些诗歌中挖掘出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在此与读者分享一二。


一、靠水而居

越人靠水而居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记载:“无馀初封大越,都秦馀望南,千有余岁而至勾践。勾践徙治山北,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就是说,无馀起初封在越地时,都城建在秦馀望山的南面。经过一千多年,到了勾践的时候,勾践就将都城迁移到山的北面,与东海相连。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被我们奉为越人励志的典型,《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记载:“勾践与吴战于浙江之上,石买为将。”俞纪东先生对此处的“浙江”有这样的解释:“浙江,水名。其上游北为新安江,南为兰溪,二水合于建德县东南,东北流至桐庐县为桐江,至富阳县为富春江,至旧钱塘县境为钱塘江。此指钱塘江。”又有清代的阮元认为,江水下游约当今太湖杭州间的浙西运河及杭州以下的钱塘江为古浙江。这是最早出现“浙江”二字的文献。而《越郡风俗词》中也有提及越王勾践的故事:“箪醪河上行军日,沈酿川前饯客行。名士英雄何处去,一泓胜水碧澌澌。”这里的“箪醪河”就是现在绍兴市稽山中学附近的投醪河,这首诗写的是勾践伐吴之前在投醪河誓师的一幕。越国将士阔别了这一泓碧水,怀揣着赤诚的爱国热情,书写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励志传奇。

水养育了越人,也吸引了外地的文人雅士隐居于越地。唐代诗人张志和祖籍浙江金华,史载他三岁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他在母亲和妻子相继去世以后弃官离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一个“渔童”一个“樵青”,张志和就带着他们隐居在当时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湖州。他的《渔歌子》中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里的西塞山在现在湖州的吴兴县境内。他也曾游历会稽,张志和来到会稽之后九年买下城东一小块靠水之地隐居,潜心学问。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即张志和在会稽东郭隐居第三年,开始撰写《大易》十五卷并作《太寥歌》。这在《越郡风俗词》中也有诗涉及:“钓徒浪迹阿兄台,东郭门边替结茅。渔夫词留烟水阔,有人唱入大红桥。”注释写道“东阳张志和买东郭地以居”,和史料符合。



二、因水封姓

在绍兴诸多大小河流里,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镜湖了,镜湖也叫鉴湖,以“水明如镜”得名。《会稽记》中有:“汉顺帝永和间,立镜湖,在会稽、山阴两县界。”鲁迅先生编的《会稽郡故书杂集》中也提到:“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创立镜湖,在会稽山阴两县界,筑塘蓄水,高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湖灌田。如水多,则开湖泄田中水入海。所以无凶年。堤塘周回五百一十里,溉田九千顷。”这段文字较为详细地解释了镜湖的来历、地理位置以及功能,它可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湖泊,还是兼具防旱排涝功能的天然调节器。

文章开头提到的贺知章,相信他的《回乡偶书》是众所周知,他“少小离家老大回”,回的其实就是我们绍兴。《旧唐书·地理志》卷四十载:“明州,开元二十六年,于越州鄮县置明州。天宝元年,改为余姚郡。乾元元年,复为明州,取四明山为名。”越州于天宝元年亦改为会稽郡。并且,作为备受皇上赏识的朝廷大员,贺知章在告老还乡的时候,皇上还把镜湖一段赐给他。史载天宝三载(744 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入道归乡里,唐玄宗亲为赋诗撰序,诗题即《送贺秘监归会稽序》。一曰“归会稽”,又言“归稽山”,且诏赐赠“鉴湖、剡川一曲”。《越郡风俗词》里也提到鉴湖棹歌:“四望青山面面横,沿堂不断棹歌声。贺家湖里春如旧,好共渔郎逐水行。”这里的“贺家湖”就是皇帝赐给贺知章的那段湖,也就是现在大禹陵前的镜湖一段。

诗仙李白的《送贺宾客归越》一诗也提及过这事——“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挽白鹅。”而贺知章荣归故里后,也作《回乡偶书·其二》说:“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逝世后,家人就将他葬在现在的绍兴南郊九里山巅。《越中杂识·陵墓》记载道:“唐秘书监贺知章墓在府城南九里,因名九里山,葬在山巅,乡人呼为贺墓。”

“贺”这个姓氏的来源也十分有趣,和现在绍兴的青甸湖有关。东吴末谢承《会稽先贤传·贺氏》记载:“贺本庆氏后裔。太伯始居吴。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祸。王子庆忌,挺身奔卫。妻子迸度浙水,隐居会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泽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田曰庆湖。今为镜湖,传讹也。安帝时,避帝本生讳,改贺氏,水亦号贺家湖。”这段文字后来《会稽郡故书杂集》中也有提及。中唐时期的林宝也在《元和姓纂》一书中记载:“庆封以罪奔吴,汉末徙会稽山阴,后汉庆仪为汝阴令,庆普之后也,曾孙纯避汉安帝父讳,始改贺氏。”这就是说,“贺”这个姓本来是“庆”姓,贺氏是春秋时代吴王僚的公子庆忌的后裔。庆忌经历国乱来到越地之后,越人给了他一片湖泽之田,让他在此隐居。到了后汉安帝时,因避父刘庆讳,下诏改“庆”为“贺”。因此,会稽庆氏变为贺氏。这里出现的湖,那时叫做“庆田湖”,但它并不是现在的绍兴镜湖,而是青甸湖,是绍兴城西边一个面积约0.84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与镜湖相邻连接。
三、以水传情

《越郡风俗词》有诗云:“花丛来往各西东,女伴同舟笑语浓。刚是与郎迎面过,转弯桥畔又相逢。”河面上船只来来往往,美丽的船娘坐在一起,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这位郎君刚刚见过,船身转个头就又见到了。看到这诗,笔者不禁想起南朝梁元帝萧绎写的《采莲赋》:“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都是讲船上的儿女情,俊男美女摇起船儿,心中荡漾着柔情,小船迂回慢进,美丽的姑娘们回眸轻笑,多么美好的画面呀。

越地儿女之间,除了见之钟情的浪漫炽热,也不乏细水长流的平淡相守。《越郡风俗词》又写道:“长湖曲曲水沉沉,磐石蒲菰结意深。同到轩辕磨镜处,妾心照过照郎心。”磨镜石至今尚存,衬着澄明如镜的绍兴水,这块古朴的石头以一种坚守的姿态,诉说着千百年来越女对爱情的忠贞——蒲草韧如丝,磐石是不是无转移?诗中的磨镜石,笔者曾经在别的文本中看到过——任昉《述异记》中记载:“镜湖,世传轩辕氏铸镜,湖因得名,今轩辕磨镜石尚存,石畔常洁,不生蔓草。”这是在说“镜湖”就是因这块磨镜石而得名了。笔者曾想要找到这块石头,询问镜湖附近村落的几位老人未果,就坐车沿现在的镜湖一圈寻找,然并未发现其踪迹。

说到越地浣纱女,不少读者都会想到西施,其实越地美丽的浣纱女孩可多了去了,《越郡风俗词》里就有这样一个:“浣纱石上浣轻纱,罗袖飘飘半面遮。休被才郎作佳话,道侬如雪又如花。”这位浣纱女子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要是被谁家的少年郎经过看去了,少不得要夸赞一下雪肤花貌。没有过多描写,她的美貌却已跃然纸上。即使诗歌没有进一步讲述路过的儿郎和浣纱女子之间可能发展的爱情,读者也会想象出一幕幕缠绵悱恻的画面。

以水传情,这情感就也像水,羞怯却缱绻的情意丝丝绕绕,点点滴滴,渗透进人们心里。

作为著名的水乡,水好像成了一个标签一样的存在,绍兴有无数的大小河流,这些河流又孕育出数不尽的船歌、采莲曲以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乎厚重的历史,关乎美丽的人情,也关乎一个独特的绍兴。

陈微

本文在史料选择上面得到俞志慧老师和张钧德老师的指导,在此致谢。
编辑 | 网络媒体团 张子璇


    关注 风采人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