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春风十里,也许,我们就能在一起

 

春风十里,阿信失恋了......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前几天,阿信在看新闻的时候,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女神。女神...



风十里,阿信失恋了......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前几天,阿信在看新闻的时候,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女神。

女神身高1.6米、体重不过100斤,浓密微卷的长发、大眼睛、双眼皮、高挺鼻梁、自带柔光效果的“皮肤”......有人走近拍照,她就撒娇似的嗔怪“你拍照不要离太近,会显得脸大的!”
这,不就是我梦想当中的Miss·Right吗!虽然只在屏幕上看了她一眼,可是阿信的脑内,已经开始上演了无数小剧场的画面。接近女神、追到女神、和女神共赴美好生活.....
正当阿信眼泪汪汪的凝(tian)视(ping)的时候,旁边的小伙伴传来无情的声音:“她是机器人!你们之间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个消息,阿信的内心是崩溃的!那么漂亮的姑娘,你居然告诉我是机器人!
阿信含着眼泪,开始仔细看新闻,原来阿信的女神名叫“佳佳”,是我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女神不仅具有美丽端庄的超高颜值,而且初步具备了人机对话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与身体动作匹配,以及大范围动态环境自主定位导航和云服务等功能。
▲佳佳是我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


中国科大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陈小平教授介绍,“佳佳”是中国科大“可佳”机器人家族中的一名新成员,其研究重点在于人机交互中的“特有体验”,即只有机器“人”而非其他电子产品才能带来的体验。“在传统的功能性体验之外,我们首次提出并探索了机器人品格定义,以及机器人形象与其品格和功能的协调一致问题。”

其实这已经不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这种机器人美女了,澳大利亚Atomic212公司就曾开发过约会机器人,可以让不同地点的人随时随地的约会。


▲《真实的人类》剧照
科技预言大师雷•库兹韦尔曾预言,未来的世界,人类和机器将难分彼此,人类将不再是万物之灵。电脑将比人脑有高一万倍的智能。量子计算将引爆技术未来。机器不仅拥有智能,而且拥有心灵,将具有人类的意识、情绪和欲望。

也许,在这个智能时代,阿信的春天,终究会来!

当机器超越人类并拥有了心灵
文丨雷•库兹韦尔


现如今,计算机在很多方面的智能都超越了人类智能,但这种优势仅限于个别领域,比如下棋、诊断某些身体状况、购买并销售股票、为巡航导弹导向等。整体来看,人类智能更为灵活。计算机仍然无法描述厨房餐桌上的各种物件,不能撰写电影总结,不会系鞋带,无法辨别猫和狗的差异(不过我相信,有了当代神经网络——计算机模仿人类神经元建立的模型,电脑将很快具备这一技能),无法领会幽默,也无法完成人类擅长的精工细活。


▲医疗服务机器人
存在这种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最先进的计算机也比人类大脑简单——就复杂性而言,目前后者是前者的约100万倍(若采用的假设不同,可以增减一两个数量级)。但到21世纪初,这种能力差异将越来越小。20世纪伊始,计算机的速度每三年就增加一倍,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每两年就增加一倍,现在每一年就增加一倍。这种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20年,届时,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和计算速度便可与人脑一较高低。

但是,即便计算机的复杂性和容量与人脑相当,也仍然无法与人类智能的灵活性相媲美。这些资源的组织和内含——智能的软件同样重要。模仿大脑软件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逆向工程法——扫描人类的大脑(这项技术在21世纪将成为现实)并在一种内存充足的神经计算机(这种经过特殊设计的计算机可以模拟数量庞大的人类神经元)当中复制大脑的神经电路。

机器极有潜力达到人类的智能水平,我们可以结合大量并行神经网络和其他计算模式对系统进行训练和演化,使其能理解语言和模型,包括阅读理解文字文件的能力。虽然如今的计算机从自然语言文件中汲取并学习知识的能力十分有限,但它们在这一领域的能力正迅速提升。到21世纪20年代时,计算机将能够自主阅读,能理解并模仿听见的话语。届时我们便可让电脑博览世界文学作品,包括书籍、杂志、科技期刊及其他各种可阅读的材料。最后,机器将大胆挺进物质世界,从各类媒体及资讯服务业中获取信息,并同其他计算机共享这些信息(机器要比制造它们的人类更容易做到这一点),从而自主收集获取知识。


▲智能机器人
一旦计算机的智能与人类相当,它就势必会有超过人类智慧的一天。从诞生之日起,计算机在存储和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就超越了人类大脑的敏捷度。计算机可以精确地存储数十亿甚至数万亿条信息,但人类却连准确地记住电话号码都难做到。计算机可以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从数十亿条记录当中检索一个数据库并随时共享知识库。如果把一台智能水平与人类智能相当的机器与电脑在速度、精确性以及存储共享能力方面的优越性能结合起来,那么这台机器一定所向披靡。

哺乳动物拥有令人惊叹的神经元,但人类的神经元构造与它们并不完全一样。哺乳动物神经元的复杂性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支持主体生命过程方面,其对处理信息的能力则作用甚微。此外,神经元速度极慢,电子电路的速度至少比它快100万倍。如果计算机在理解抽象概念、识别图形与其他属性方面与人类智力水平相当,那它就可以把这种能力运用到所有人类习得的以及机器习得的知识库当中。

然而人们对于计算机将同人类智能一决高下这一假设置若罔闻,因为人们对它们目前的能力持怀疑态度。毕竟,我自己用电脑时也发现,如果它真有什么智能的话,那这种智能似乎也是非常有限且不可靠的。很难想象某人的电脑有幽默感、有主见或者表现出其他人类思想具有的那种讨人喜欢的品质。


▲与人类互动的机器人
但计算机技术目前的发展水平并非停滞不前。一二十年前,很难想象计算机会有今天的能力。比如,今天的计算机可以精确地转录语音内容,能够理解并回应自然语言,能够识别医疗进程中的模式信息(如心电图及血液检查,其精确性可以同人类医生相匹敌),当然,还可以同世界冠军级别的选手对弈。在下一个10年中,我们将看到翻译电话,实现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实时翻译,计算机化的智能个人助手可以迅速搜索并理解全球知识库中的内容,我们还会见识许多其他具备更多智能的机器。

到21世纪20年代,判断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究竟谁更胜一筹会越来越难。一方面,计算机智能在速度、精确性及容量大小等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另一方面,人类智能的优势到底体现在何处也变得越来越难说清了。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优势已经远远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我常常有这种体会,向人们展示计算机在语音和文字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时,大家纷纷对其当前发展的水平讶异不已。举例来说,一位典型的计算机用户最近一次使用语音识别技术时的体验可能是这样的:这种语音识别技术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捆绑软件,可免费使用但极其低端,能够识别的词汇有限,还需要在字与字之间有所停顿,而且常常出错。那么,这些用户体验了现代最新语音识别系统之后一定会大吃一惊,该系统可以完整识别出60 000字不间断的语音讲话,其精确性可以同人类打字员相媲美。
还要记住一点,计算机智能正悄悄赶超人类智能。举个简单的例子,1990年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信心满满地宣称计算机永远不会击败他,连想都别想。毕竟,他曾与最先进的计算机对弈,而那些计算机下象棋的能力根本无法与他相提并论。但计算机下棋的技术正在稳步提升,每年可以收获45个小数分。1997年,计算机击败了卡斯帕罗夫,至少在下棋这一方面战胜了他。一直以来,很多评论认为除了下棋之外,人类活动还有许多值得计算机模仿学习。确实如此,在很多领域——比如利用计算机创作一本书,计算机的能力仍然很逊色。但是计算机的这种能力正持续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我们将在其他领域体验到卡斯帕罗夫当年的感受。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机器的能力将匹敌并终将赶超任何一种人类技能,包括人类最了不起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思考的能力。

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把进化视为一出有着10亿年历史的戏剧,剧情发展的最后结局和最高形式就是人类智能。21世纪初地球上出现的新型智能将会与人类智能相抗衡,最终会大大超过人类智能,并将成为塑造人类历史的所有事件中意义重大的一件,其重要性绝不亚于人类智能的产生,也会对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工作性质、人类学习、政府、战争、艺术以及人类的自我认知等方面。


▲日本仿真机器人
目前这样的功能还没有实现。但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其复杂性的确可以与人脑媲美,甚至胜出一筹,机器一定会具备相应的能力来理解那些抽象和微妙的含义并对此做出回应。人类看上去很复杂,部分原因是因为相互竞争的内在目标。价值观和情感代表了经常相互冲突的目标,也是我们作为人类处理抽象层面的事物时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因为计算机的复杂性可以与人类智能相媲美甚至超越人类,而且它们是从人类智能的模型当中衍生出来的,所以,它们必然也可以运用价值观和情感等手段实现各种目标,只是其价值观和情感未必和人类的相同罢了。

与此同时,很多哲学问题也随之出现。计算机究竟是在思考还是只是在做计算而已?反过来看,人类到底是在思考还是在做计算?人脑遵循的大概是各项物理法则,因此肯定也是台机器,不过是比较复杂的机器而已。人类思考和机器思考之间是否有本质上的差异?或者可以换个问法,一旦计算机和人脑一样复杂,可以像人脑一样捕捉到微妙复杂的想法,是否可以认为它们有意识?这样的问题能提出来已难能可贵,有些哲学家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哲学当中唯一有意义的问题。事实上,该问题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期,但由于机器的出现(它们似乎确实具有意志和情感),这个问题似乎变得更引人注目了。
比如说,如果一个21世纪的人采用无创扫描技术(例如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做了一次大脑扫描,然后把思维下载到他的个人电脑里,那么出现在他电脑里的“人”是否和接受扫描的人具有相同的意识?电脑里的“人”也许会颇具说服力地向你讲述“他”在布鲁克林长大,在马萨诸塞州上大学,在这里走进了扫描仪,然后在这台电脑里苏醒过来。那么刚才接受扫描的那个人就会承认电脑里的这个“人”确实同他一样,他们有着同样的过去、知识、记忆和性格,但这个“人”只是个冒充他的“赝品”,并不是他本人。

即使我们限定讨论范围,只探讨并非从某个特定人脑中衍生出来的计算机(的表现),它们也会日益拥有自己的性格,证明它们也有我们称之为情感的反应,它们还会表达自己的目标和意图。这些计算机似乎还会拥有自由的意志,它们会提出心灵体验的要求,而那些仍然使用碳基神经元或其他神经元的人将对它们信任有加。
我们经常读到有关未来几十年预言的书籍,这些预言探讨了各种人口趋势、经济走向和政治潮流,却忽略了那些有自我观点和议事日程的机器将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我们还是需要仔细思考能够全方位同人类思想相匹敌的力量出现,它们的出现是缓慢的,却势不可当,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理解未来世界。
本文选自《机器之心:当计算机超越人类,机器拥有了心灵》
【美】雷•库兹韦尔 著丨2016.04
购买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End-
编辑:杨梦迪   2016.04.21


    关注 蒋二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