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济宁日报】汶上“移动图书馆”进驻农村校园

 

本报通讯员 张明坤新学期开学,在汶上县不少农村中小学,一个个“移动图书馆”精彩亮相,引发广大师生争相围观。“...





本报通讯员 张明坤 新学期开学,在汶上县不少农村中小学,一个个“移动图书馆”精彩亮相,引发广大师生争相围观。“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人就没有‘精气神’,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在上午大课间的时候,汶上县郭楼镇中学九年级四班学生张淑伟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围在教学楼一楼大厅的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前,用手指轻轻触摸大屏,在海量的图书中浏览,不一会儿便被《中国一定能:用核心价值观托起未来》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禁不住轻声读了起来。

今年,作为对五星级图书室创建学校的奖励,郭楼镇中学收到了县教育体育局赠送的特殊奖品“歌德电子书借阅机”。这个“移动图书馆”自从学校一安家,即以其精美的高清图片,优雅的图文绕排,绚丽的全屏插图,超越纸书的视觉享受,一下子粘住了众多农村娃,引爆了同学们高涨的读书热情。郭楼镇中学校长姬长学介绍,“移动图书馆”预装数千种正版电子图书和畅销期刊,并每月持续更新,内容涵盖两会专题、经典名著、生活保健、经管理财、成功励志、小说传记、文学艺术等12大类别,师生只要在移动设备上安装了超星移动图书馆的APP,就可以方便地阅读借阅机上的电子书。“更给力的是,去年镇政府为我镇7所中小学全部安装了无线路由器,实现了校园WiFi全覆盖,这样我们可以随时来下载借阅机上的电子书,还可以在手机‘移动图书馆’书架里面的在线书城下载海量的数字资源!”在郭楼镇中学,“移动图书馆”也成了老师们的“新宠”,英语教师郭克祝和林凡民相约在课余时间扫了本《唐诗精品百首英译》,准备在闲暇时研究研究唐诗的译法。

图书室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汶上县充分发挥图书室的教育功能,倡导读书积累,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近三年,新增图书232788册,图书架2079节,2016年顺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2017年,汶上县将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举办教育干部、教师和学生“国学经典”背诵大比赛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中国诗词”学习诵读活动,落实完善国学经典教育“一校一导师”制度,建设一批校园孔子文化园;大力推进星级图书室创建活动,创建14处星级图书室,开展图书“双百”工程建设,在全县开展“大阅读”活动,全部中小学开设阅读课,新配电子阅读机15台。






    关注 媒体看汶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