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又何妨?搞清楚你是谁,是准备留学最棒的收获!

 

一如往常,这篇文章不是想要告诉彷徨的人该怎么做,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不同,别人的经验只能当参考,自己的路终究还...

一如往常,这篇文章不是想要告诉彷徨的人该怎么做,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不同,别人的经验只能当参考,自己的路终究还是自己说了算。所以像这种经验分享的文章,还是看看就好。能够借由这些文字引发一些思考,才是把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的动力。
申请学校就像是把自己过往的人生审视一番



出国念书对于有心人来说,申请学校是一个重现审视自己的兴趣,能力的好工具。还记得当初念完大学,虽然拿了商学与政治学的学位,我却决定未来绝不会再进商学院念MBA,也不想再念政治;前者不是我的志向,后者则是让我有读的很多,能做的很少的无力感。毕业后因好奇而自修了社会学,虽然再度燃起我熊熊读书心,但又回到同样的纠结点[读的很多,能做的很少]。

在一连串事件的千回百转之后,我决定要念一个能帮助我成为一个厉害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人的科目,但又能包含我对于政治,社会,管理的兴趣。仔细研究了一阵子,终于决定选读一个不存在与国内的科系,叫做[Development]。从商学,政治学转念发展,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这种尴尬在我开始写申请学校必备的Personal Statement时,就让我经历了好几次自信心全然崩盘的认同危机。

写Personal Statement,不外乎就是要告诉审查委员[我为什么要读贵科系],以及说服他们[我为什么是你最好的选择],因此不可避免地需要自吹自擂。第一次让我严重的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念发展,是在花了几个星期,写出一份草稿,寄出请朋友给点意见,然后收到朋友回信的那一刻:

[我看不出你过去的经历跟这个学科有什么关系。]

[我看完还是不了解你到底为什么要读这个科系。]

[你的逻辑有点儿乱,看不太懂。]

别误会,这位朋友此时的直接是最有利的协助,但看到这些意见的当下,还是让我陷入绝望的深渊。我还记得当时我坐在咖啡店,在反复读过几次她的回信之后,整整半个小时无法动弹。脑中不断地想着:“或许我应该选择其他科系,或许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知道半个小时后,脑袋才像电脑一样,看到她在信中的最后一句话:“没关系,每个人的第一版都是这样,多修改几次就好了。”

把多达1500字的第一版个人目标全部删除之后,我花了两天时间把[为什么想度]以及[为什么适合我]这两个问题,用商业顾问常用的5 why方法,甚至用了超过15个为什么把一切想透彻,才终于开始提笔写了一份全新的个人目标。当然经过多次修改后开始申请,最后几乎被申请的学校都录取。

不应该让分数决定自己的未来,你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中国的教育制度,让像我这样有点儿小聪明,能抓住考点的学生可以一路顺利地念到国内的一本院校,甚至都是第一志愿就被被录取。但很多人就像我一样,循着指考的路,最后选择的科系不是因为兴趣,而且因为分数。在分数的魔咒下,除非有强大的信念,否则很难舍弃金光闪闪的热门科系,去选择一个自己想念的科系。这就是为什么我虽然高中就想念政治,但却因为意料之外的高分选择了国企。不只大学如此,甚至是读研,在国内也是“考”上的居多。到补习班苦读两年,比什么强烈的动机或远大的理想都能帮你“考”上。

在这个不断考试的过程中,我们很难有机会对自己掏心掏肺地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多念这几年书?念了这些书想完成些什么?

姑且不论欧美的学生是否因为升学制度不同,而更了解自己为什么而读书。对于生长在中国的我们来说,在这个从评估学校,选择专业到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中,等于是把自己过去花20多年写成的生命之书,一页一页地重新研读过一次。

通过审视过去的自己,进而了解现在的自己,还要进一步描绘一个未来的自己。这个痛苦到会让你想要逃避,放弃,甚至是像我一样在咖啡店瘫痪了半个小时的过程之后,等着你的永远会是甜美的成果。不管是否上了名校,你都因此更加确定自己是谁,以及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时代的二十多岁的人对未来感到彷徨,算是获得认证的时代样貌,但我们成为三十几岁人时要变成什么样子,决定权仍在自己手上。为了申请国外的学校,而不得不经历这段残酷的自我剖析,或许会成为种下你在十年后,真正能够变成理想中自己的第一颗种子。
文章素材来自互联网,英诺教育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司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二段22号

嘉谊大厦511室

电话:028-85521972

专业成就未来!

英诺教育——您的私人专属国际教育专家!

更多教育资讯,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英诺教育

微信号inno-education


    关注 英诺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