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脉:发烧辨证、治法最详细的剖析(含小儿发热)

 

发热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病证,但是很多学中医的朋友,还没完全掌握发热的辨证和治法,那我们一步一步的,不用脉法去...





发热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病证,但是很多学中医的朋友,还没完全掌握发热的辨证和治法,那我们一步一步的,不用脉法去辨证、去剖析它吧……

(先纠正一下啊,并不是说临床完全不需要用脉法哦,只是对于自学中医和很多中医初学者来说,脉法不容易掌握,暂且用其他辨证方法,迂回出击)

临床实践时,遇到发热一证,第一步要干什么?――――辨清阴阳!



辨阴阳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运用三象定位):

1.   舌头

舌头的最主要看润燥和滑涩,润燥是整个舌头象,包括舌质和舌苔,滑涩看舌苔,如果发热时,舌头润而滑,此是阴证,燥而涩为阳证

2.   精神

发烧时,若少气懒言为阴证,若精神不倦甚至烦燥,为阳证

3.   饮水

发热时思冷饮,也就是想喝冷水,以病人自我感觉为准,思冷饮为阳证,不思饮,不想喝水为阴证

4.   昼夜、四肢

发热在夜间为阴证,白天为阳证,四肢厥冷,特别是脚冷,为阴证,四肢热为阳证

这里说的四条,在辨证时,最关健的就是“三象定位”,也就是说,你要在这四条中,综合分析,如果其中有三点以上为阴证,那么阴阳就基本是辨准了,但不是绝对的,还需要一些临床经验,遇多几个发热的病人,就很容易掌握了……

这阴阳辨,只是第一步,我们第一步首先要知道,病人发热时,身体的整个状态,是阳邪重还是阴邪重,这是后面用药的大方向



然后,接着辨什么呢?辨表里

在第一步辨清阴阳后,我们要知道,这个热,在表?在里?也就是说,要知道邪气在何处:

表里:这里一般分三种情况,1.里热表寒,2.表热里寒,3.表里均热,那么这三种情况,怎么辨呢?最主要就是辨:皮肤和手脚

前面已辨清了阴阳了,其实如果是阴证,绝不会表里均热的,所以只要是阴证已排除了其中一种,辨表里,主要用:

1.       触诊,一是摸病人皮肤和手脚,二是靠近病人看看整体发热,靠近时是否容易感觉到,

皮肤和手脚若是冷,必是里热,其实最主要的就是阴证的表里,若是阳邪重而发热的,基本上是全面性的,可以说几乎看不到手脚厥冷

2.       小便,对发热来说,小便是个重要指征,比如表热里寒,小便多是清白,若是表寒里热,

小便多是黄,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小便很容易让人错辨,一些平素有局部内热的病患,长期小便是黄色的,所以还是需要用“三象定位”多方便综合分析



当你把阴阳,表里都辨清楚了,就已经基本掌握整个的方向了,接下来,就是用药了,其实用药各人有各人的思路,所以关于用药呢,相对比较最乱,100个中医,会有100个方子,在这里,只简单论一下经方治发热吧……

经方治发热,分四大类型:

1.   阳邪发热,表里均热------------以白虎汤为代表

2.   阴邪发热,表热里寒------------以白通汤为代表

3.   阴邪发热,表寒里热------------以麻杏石甘汤为代表

4.   阴邪发热,表热里平------------以麻黄汤、桂枝汤为代表

这四大类型是方向,在这四大类型的基础上,配合六经提纲中的其它症状,综合分析最终选用四大方向中的方证相符的经方(关于六经提纲,一定要详细看上期的内容,上期有详细的六经提纲症状汇总)

最后呢,论一下小儿发热,小儿发热,若对于新手来说,尽量先不要用经方,因为小儿的体质尚弱,经方威力太强,若辨证失误,就容易赞成比较严重的副作用了,那么小儿发热怎么用辨证,怎么治法呢?

小儿发热的辨证呢,是一样的,先辨阴阳后辨表里,也得弄清楚总的阴阳表里方向,只是用药上可以参考以下之方:

阳邪,温邪,可用三豆汤或是以麦冬为方向的时方

阴邪发热,表热里寒,可用理中丸中成药,虽然理中丸亦属经方,但成药的药量比较小,对初学者来说,不容易造成大的一副作用

阴邪发热,表寒里热,可考虑葱鼓汤,葱可解表寒,淡豆鼓宣散内热

小儿发热,可以多参看《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面儿病篇非常实用

发热病,主要的方向就是以下的这些内容,虽然还会有其他的各类内伤发热,但如果你仔细玩味以上所说的方向,再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整个大方向,是不会弄错的,多去玩味此文吧

(以上用药之法,仅供参考,临床实践务必辨证清楚方可用药,切勿胡乱试药)




请支持“舍得”精神:





    关注 医道一一身心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