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的失明

 

如果要失去视力,你想记住什么?...

夜晚的瑜伽休息术之后,迟迟不想起来,地暖的温度透过瑜伽垫传递到背脊,就那么像灵魂脱壳般地,躺了15分钟,闭着眼睛。

看不到的这15分钟,听觉,就成了判断周围发生的唯一依据。

我妈在周围的客厅区域走动。

塑料拖鞋和瓷砖地面间夹着灰尘粒摩擦的声音,擦过瓷砖间接缝的时候,响得更钝重一点。失水的脚后跟皮肤在塑料拖鞋上辗转的声音,辗转的频率没有规律可循。指甲尖头的小刺勾毛衫的挑拨声,毛衫和涤纶领子摩擦的声音,还有塑料合叶开合的声音,手掌或者指腹敲击光滑表面的声音。

这些声音的组合,我猜不出是活动的内容,毫无头绪的猜测让人奇痒无比。
左耳边是空气净化器的风声,大约是第二档,空气徐徐穿过滤网的声音,类似瘦弱的溪流从竹子桥孔中钻过去那样。不知道房间的哪个角落顶上的水管线发出“突-突-突”的梗阻声。门外跟鞋声踢踏磕空悬在半层之下楼梯,持续一会儿又传来抖搂钥匙环的声音,我想象她把主圈套在中指上,用大拇指和食指精准地握住安全门钥匙,随即就传来了精密咬合、开启宝藏的声音,原来邻居回家这么晚。
后来睁眼,才发现无论如何也猜不到的声音组合,是妈妈在全身镜打着转搭配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还掌着一面小的MUJI镜子搭配发卡。这种日常不过、每日发生的场景,缺一双眼睛,就没辙。

我妈和外婆视力都很差。视力恶化到只能辨别色块和光线之后,我外婆开始变得十分焦虑,我们总感叹老人罹病之后的脆弱和改变,也分析过抑郁的可能性。但当我真正体验了这样一须臾的黑暗后,可能才管中窥豹,体会到她焦虑的万分之一,那种对视觉记忆的无比怀念却不可得带来的失落。

几年前,喜欢过陈绮贞的一首歌,叫《失明前我想记得的47件事》,出自音乐剧《地下铁》的原声。歌里,知道自己未来将会失明的女生努力想记得生活里闪闪发光的事,我怎么数都不够47件,但每一件都浪漫到让人恋恋不舍。




夏日午后的暴雨,雨的形状

黄昏的光,光里的灰尘在飞扬

爱人如何亲吻如何拥抱,你烦燥不耐的模样

10岁时我看到的那只象,象的死亡

卡夫卡,照片里他那么倔强

所有读过的书认得的字

时间像旋转木马消失

对半切开的奇异的奇异果

一颗苹果吃到最后剩下的苹果核

一条发光的公路,两旁都是梧桐树
地图上打过记号的城市

一颗泪般清澈的湖

睡觉以前瞥见的那只蟑螂

以及早上睁开眼睛,就看到的那张蜘蛛网

七岁时的照片,第一次迷路穿的鞋

还有到底是谁随手关掉整座星空,让我流下眼泪

蜻蜓,狂风卷起沙扬起雾,空白的画布

被地震摇晃的屋子

在一个非常美好的晴日,旅行纪念品掉下来

一颗螺丝钉如何慢慢松动

有一个人,在沙滩上大声咳嗽

柠檬霓虹果冻

光脚穿过一堆烂泥的时候

滑翔机,婴儿床,一对翅膀

一顶帽子,被一个复杂的脑袋戴过的形状

我的手握紧的一张车票

黑色雕花栏干,圈住一个黄昏的露台

有一个男人,在下面示爱
所有在饱满颜色、合适光线、真诚模样的情况下被我们看到过的人和事物,都值得庆幸,使劲记住和珍惜。

因为,也许我们会失去,并且已经有人永远失去了观看这世界的可能。这些记忆异常可贵,因为没有记忆就无法想象。

不管是在职场教诲还是人生哲理中,我们常常大声疾呼“交换立场,理解对方”的重要性。而从这失明的一刻钟中,我才忧伤地体会到,真正的相互理解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真的在对方的境地里思考,除非在科幻电影或者文学作品里,主人公们不知怎么地获得了交换身体或者灵魂的能力。
真正承认和肯定这一点,有两个益处:
1. 减少对别人的责难和埋怨,对自称受苦受难的人好一点,你的苛责很可能基于想象。这样就多了一点宽宥

2. 化解来源于他人误解的愤怒,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因为对方不理解是自然的事。这样就多了一点释然
看来,去体验一些属于少数人的边缘化的体验,即使只是浅尝辄止,也有增强同理心的功效。
图片来自:

Xuan Loc Xuan,Paco Yao,

Markus Magnusson, Min Liu
也许你还感兴趣:
一颗橘,丑到温柔
不过是孤独而已
那个等你吃饭的人,一定很爱你


    关注 艾之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