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太仓港史话》 筑堤功臣伏剑武陵桥

 

元代的太仓港,誉为“天下第一码头”。据传,自太仓城南关至刘家港,沿河两岸三十里全是码头、仓廒,以及楼宇街市。...



元代的太仓港,誉为“天下第一码头”。据传,自太仓城南关至刘家港,沿河两岸三十里全是码头、仓廒,以及楼宇街市。但鲜有人知,筑娄江两岸三十里江堤的功臣,是谁?《弘治太仓州志》卷十七“人物一”有记载。记曰:

顾观,字孟颙,元市舶司正。捐家赀之半,招徕侠士王子才赞成海运。自刘家河至南薰关,筑长堤三十余里。名楼列市,番商如归,武陵桥由此得名。

记文虽短,但功绩卓著。若娄江两岸没有江堤,码头、仓廒安得兴建;没有江堤,沿岸楼宇、店肆怎能筑成;没有江堤,莅临番商、海贾又如何泊船装卸?作为一名地方官员,能慷慨捐出家赀之半,为民为国修筑江堤者,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凤毛麟角。但在顾氏家族的历史上,却屡有此举。《顾氏宗谱》记叙:“其曾祖讳球,字拊音,富甲江南,乐善好施。绍兴中,赋役繁重,当时有量田加税之议。拊音有田三百余顷,乃诣节度使处求上疏:愿以黄金五百两,白金一万两,并田没入,以助兵饷,免一郡之加征。”又有睦静公,见南宋宝祐年间,“民不聊生,流窜日闻,殍囚相接,乃于所居之西北,建祠堂广厦”。“养姻族之孀与孤者,及其他里中老弱,给之于家。而已,又设义学数处,训一乡无力延师者。”顾氏大族,代有豪富,也屡出慷慨捐赀,为民为国的义士。顾观,是藏有赵孟頫碑刻“墨妙亭”主人顾信的长孙。

武陵桥堍,是太仓城中心,此处曾是朱清、张瑄两大家族的府邸所在,也是众多海运千户宅居之处,也是南北货物的交易场所和集散中心,这里还有“沧江风月楼”酒馆。元市舶司就设在这武陵桥北,执掌着内外商贸,坐收税课。至正二年(1342年),原设在庆元府的市舶司也迁至此处,与太仓州市舶提举司合而为一,由脱脱任提举,顾观任司正。重建廨舍,扩展衙门,“执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

然而,天降大难。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盘踞于浙东的海寇方国珍艳羡太仓州的富庶,刘家港之繁华,突袭而来。贼寇所到之处,烧杀嫖掠,劫夺一空。据《太仓州志》载录:“遭兵罹烽火者十万余户。”那真是太仓州史无前例的一次浩劫。在这场灾难中,唯有周泾漕户杭和卿募集义勇,与贼寇激战一十三日。内中一位少林武僧名“谬忏”者,奋勇斗敌,连杀贼众千人,只因孤身难敌,又失足跌倒在武陵桥上,乃惨死于乱刀之下。杭和卿一家也随之被贼寇杀戮殆尽。但是,由于他们的奋力抵御,众多乡民得以脱逃。可是,时正督运漕粮海运的江浙行省参政樊执敬,一睹贼寇杀来,却不率众迎敌,反而驾船逃逸。这才致使贼寇突入刘家港,一路袭杀至太仓州城。虽然,樊执敬会同另一参政保格,率平江翼十字军返回御敌,但这些官兵一遇贼寇,溃败而逃。由是,贼寇愈加猖獗,一直掠杀到“武陵桥,重获而去”。于是,沧江风月楼遭毁,武陵桥惨损。可叹啊,筑堤功臣顾观也惨死于这次劫难。《太仓州志》载道:“至正十二年,遭方国珍乱难,不屈,伏剑死。”可敬啊!面对贼寇蜂拥突至,顾观挺立武陵桥头,拔剑自刎。呜呼,武陵桥!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地方文化类的书籍,欢迎您到图书馆四楼地方文献室阅览(限馆内阅览)


    关注 太仓市图书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