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66小时的艰难任务

 

3月10日,动力设备车间绵阳综合工区轨道车班接到接触网作业车回送工作指令书,让拿到命令的工区指导司机不由得倒...

3月10日,动力设备车间绵阳综合工区轨道车班接到接触网作业车回送工作指令书,让拿到命令的工区指导司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从他凝重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趟艰难的任务。

原来这次任务是要将两辆分别在绵阳、成都的主车送到广汉大修厂里大修,两辆分别在绵阳、竹园坝的主车以及一辆平板车分别送到马角坝、绵阳、成都等地,来来回回需要运行600公里左右,而值乘此次任务的1403号轨道吊车才刚换完散热水箱,还未完成相关测试,更重要的是其中成都基地的1033号接触网作业车是一辆待修车,这一切让这次任务变得困难重重,几位值乘司机深感自己肩膀上担子的沉重。

没有过多的命令,大家都主动的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来了,自从接到任务时,司机们就针对这次运输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在工区轨道车班“作战室”内的局线路示意图前,大家认真的来了一场“兵棋推演”模拟走行路径,工长再三强调运行途中的安全卡控措施,并提前一天派出内燃工对停留在成都工区的事故车辆再次进行基础数据的检查测量确认,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3月16日刚上班,工区轨道车班精锐尽出,加上设备科、车间专工一行8人早早来到专用线做准备工作。9时30分,就在已编好车组、准备出发做最后一次制动机试验时,老旧的1400号车突然出现自动缓解的现象,让在场的司机心头“咯噔”一下,准备了好几天了,不会走不成了吧?一阵忙碌后在随车内燃技师的紧急处理下,恢复了制动机的正常性能,大家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下来。10时,在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库内整备后,车列在一声高亢的长鸣声中缓缓的驶出了工区专用线大门。

绵阳至成都一路上很通畅,由于之前有了局线路示意图前的模拟走行,在经过成都枢纽时十分的顺利,按时到达了成都基地。为了不影响其他列车运行,尽快的完成送车任务,车组未做停留,抓紧时间进行了调车、连挂和编组,挂好事故车辆又马不停蹄的向着广汉大修厂出发。1033号接触网作业车属于无火回送性质,由于遭受过猛烈的碰撞,部分构件有些变形,把该车编在本务机后第四位,后面再加挂上一辆主车,这是经过大家事先研究决定的,并且还在车上留下一名内燃工配备一台对讲机,随时密切观察该车的运行情况,每10分钟报告一次,发现异常立即发出停车信号,这样不但保证了全列车的安全,万一有意外发生也不会造成无动力车失控溜逸而引起更大的损失。一路上执乘司机们始终高度警惕,一直瞪大双眼紧紧盯着仪表观察数值的变化,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列车发出的各种声响,生怕漏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隐患。23时许,车列安全到达广汉大修厂门口,至此送车任务安全完成,虽然悬在心头上的第一块石头落地,但后面还有更长的路等着他们。

23时32分,在广汉站摘下两辆需要大修的主车后,剩下的三辆车未做休整趁着月色再次上路,奔向下一个目的地——沙溪坝。由于此时段已经进入宝成线施工的天窗点,车组在行驶了半小时后被迫在德阳牵出线上停车等待,车灯熄灭的那一瞬间,感觉顿时像陷入了无边的黑暗,四周寂静得掉一根针都听得见。就这样,车组一路上不是在某个车站停车等候几个小时,就是追踪某某次列车向前运行,到达沙溪坝车站时已是第二天的19时38分了,车组成员已经在作业车上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完成了马角坝送车、竹园坝接车、轨道车司机标准化作业考评等工作。

在沙溪坝站稍作停留后,车组拉上配属给绵阳基地的车辆又踏上了回家的行程。当回到久违的工区专用线,设置好最后一个铁鞋时已经是第三天的凌晨1时30分。一路走来,往返近600公里,历时66个小时,克服了饥饿、寒冷、孤独、长时间的等会车等困难的煎熬,最终圆满完成了艰难的任务!(文/摄:动力设备车间绵阳综合工区 王彬)


    关注 成供之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