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没有让她更开朗,却让她遇见了自己的另一半灵魂

 

“波士顿也是一座拥有独特节奏感的城市,热闹的时候不得了,有时也让我看到它静谧安宁的美。”...





泽宇:“我们都知道——选择大于努力,而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来源于我们的价值观和格局。那我们该怎样塑造更加正确的价值观、更大的格局呢?答案很简单:混牛逼的圈子。牛逼圈子里的人拥有的资源、人脉、思想,经常可以让你醍醐灌顶,改变自己的认知。那么问题来了,‘我也想认识优秀的人啊,但是上哪找这样的机会?’其实认识牛人的方法很多也很简单,今天就是机遇——我邀请了非常要好的朋友Windy 来与你分享她的故事和宝贵经验,如果你想认识她,可以在文末获得她的私人联系方式。”

留学三年,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在多数人的记忆中,出国读书对人性格的影响总是单方面地,像是打开被封印已久的大门,从身心到视野、思维都因外国文化和环境的冲击而变得敞亮开朗。在BU读大三的Windy却似乎并不是这样,朋友送她“风一样的女子”称号,想法独立爱好众多,大概本身便与波士顿这个优美又活泼的城市有契合的部分,以至于我问起出国三年的变化,她并不认为自己“变更外向了”,她给出了一个与我设想完全不同的答案:



“这三年我变化最大的,是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感,和调节生活动与静平衡的能力。”



或许这更接近在国外读书时真实的状态,在全新的环境里不仅要用力摄取营养,还需要留出用以消化的时间,总要有节奏起伏,生活这首曲子才会悠扬动人。Windy近年来愈加深谙此道,自己也慢慢做到动静皆宜、收放自如,比起刚来美国时那个“去跳完舞之后,坐下来兴奋得什么都做不了”的年轻气盛的女孩,她如今“只有十五分钟间隔,也可以快速静下心来做之后的事”,朋友都说她静下来的时候完全是另一个人。把握内心气候调节的按钮,有时比一味地拥抱热闹更能快速成长。



于是她这三年,攻读国际关系和国际管理两门专业,每年暑假必定找实习,已经先后拿下Hubert H. Humphrey Fellowship Program、MassChallenge的实习,曾作为国际学生代表到被学校First Year Experience Program邀请去奥兰多的论坛,分享中国人留学的经历和心得,也与小伙伴有做二手教科书的创业经历。私下Windy爱跳舞,高中时跟校方一起作为中国代表到德国参加舞蹈大赛。当然,要让她独处她也不会感到不安,一个人时便安静读书,做一些国际贸易的资料搜集……这样的她早就把生活过得像鸳鸯火锅一样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红汤清汤各有一番风味。



“(静不下心的话)我会尝试写总结,把令人兴奋不已的事以安静书写的方式总结出来,感觉会很不一样。”在MassChallenge实习时最颠覆她的感受,前一个小时还是跟人联络,或许下一个小时就要自己做事情,分析数据,做商业计划等,再下一个小时可能立马要去开会,无一不需要来回切换模式,那个暑假Windy提升特别快,现在更像是发掘了另一面的自己,灵魂渐渐更加饱满有力。

Windy之所以认为找到自己的“节奏感”和“平衡点”是留学最大收获之一,是因为她还记得初到美国的那份感叹“机会实在太多,每周都可以安排得满满当当”,而只有好好制定计划,与自己约法三章,才能避免想做的事情太多,样样皆通,样样稀松。
一周至少参加一次社交活动
Windy甚至早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对大学四年有了相对清晰的规划,当然这也有赖于她与导师的密切沟通。她选择读国际关系,主要研究亚洲的政治体系,选的课都跟中国有关,中美国际关系,未来外交政策,目前的外交情况等等,而导师建议她可以多修一门国际管理,因为未来她非常希望可以在中美贸易的领域有所发展。一直到现在她依然心无旁骛地钻研着这个方向,比起许多人三分钟热度的松散态度,Windy显得专注而坚定。



不过规划与计划在时间维度和内容上都有着极大的差别,Windy会做三年规划、五年规划,但更重要的是每天、每周的具体计划。“因为过一天的方式真的特别多。”宅着看剧也是一天,出去参加社交活动也是一天,但每种过法的价值不同,带来的成长和提高的差距也一目了然。

“计划两个字真的特别重要,但不要心急。好计划总是切合实际,不能放太远,也不能太近。”



Windy给自己设立一些计划,每周都有小目标:每周至少外出参加一次社交活动,并且至少做一次Information Interview(信息采访)——在往期采访Lilly时曾经写过的迅速建立社交圈的好方法,Windy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做,事前的资料搜索、发联系邮件、与校友的沟通……近一年时间里信息采访带给她的好处除了沟通能力提高,眼界开阔,她发觉自己性格有“敢做敢当”的一面,想尝试的事情就去争取,不足的地方敢于承担,并且积极地努力提升。因为这鲜明的性格,她也收获了太多宝贵的经验,很希望能将这份正能量分享给大家。



“最近我总想多去了解亚洲市场,就在领英网找有做过相关实习的校友,问他们一些关于市场发展趋势的问题。前几天去了哈佛有一个商业论坛,也学到很多东西。对我来说‘计划’就是一个大目标,加上相匹配的行动。这样事成之后很有成就感,也感受到大家都非常有心。当你真心想学习,大家都会愿意帮你。”
别害怕,做自己
在许多人面对陌生人还是会感到尴尬、不知所措的时候,Windy向陌生人请教问题的笔记已经写满了一个本子,可算大半个的社交达人。在聊到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感受时,她反复强调一句话,“不要害怕,做自己就好”



“我大一刚来美国,报了波士顿市区的志愿者活动,当时英语也不怎样,也不知道社会是什么感觉。那个活动有五六百人参与,一开始要一个个找名字进行登记,眼看离论坛开始只有不到一小时,看着长长的队伍,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我跑去跟项目经理说我觉得有更好的方式,那个经理一愣,但也还是尊重了我的建议,还鼓励我去落实想法,没想到最后效率真的提上来了。回去以后我想不通自己是打了什么鸡血,不过我给师弟师妹的建议是真的不能怯,主动点,机会才是你的。”

Windy性格中刚柔并济且像小太阳一样散发着正能量的部分特别迷人。她处事思维、节奏都不缺风火,却也不忘提醒大家需要耐心,了解自己需要时间,不必完全模仿别人成功之道,而是应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和节奏。比起赞赏的话,她更希望能听到衷心的建议。我似乎看见她内在的巨大驱动力,她想要的生活也已经开始在眼前铺展开来。



她说,未来希望自己可以再主动一些,更积极一点。我想,正能量之所以能被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大概就是因为像Windy一样的年轻人们对热和光不曾停歇的追逐,最值得被祝福的便是这样的努力家。他们知道,只要再踮踮脚,就又够得着另一片云上的大好景色。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学家通过观察分析也得出结论:一个人的收入约等于关系最好的5个朋友的平均数。这说明,朋友间的想法和价值观会潜移默化、相互影响。所以,如果我们每天只活在自己狭小舒适的社交圈内,而不去主动交友、交流,就很难有新的突破和本质性的进步。

人脉就是命脉——如果你可以每天花1-2个小时去跟比自己优秀的人打交道,互相交流工作和生活的想法和心得,长期坚持下来,你将发现自己会效仿那些优秀的人的思维习惯和行动模式,并且在他们走过的成功路上加速成长。

从今天开始建立自己高质量的社交圈,在公众号主页回复“Windy”,立即获取她的私人微信,或许她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大贵人。

我们下周见!

泽宇

或许你还想看

他放弃两门辅修、三份offer也要去做的这件事,将让他成为最酷的那个人

这位大学四年疯狂实习的小伙子告诉你,“让考官无法拒绝”的面试秘笈

脑洞里想装下全宇宙的古怪知识,这个北京姑娘直呼“还想再活五百年”




    关注 社交思维VENUSTU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