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美食】 直流口水的台湾大排档小吃

 

台湾是一个有许多小吃的地方,小吃店成行成市,各种包装小食也遍布大街小巷。台湾流行所谓夜市,并作为观光点,像台...



台湾是一个有许多小吃的地方,小吃店成行成市,各种包装小食也遍布大街小巷。台湾流行所谓夜市,并作为观光点,像台北的华西街、士林街,基隆的庙口小吃、淡水小镇,以至任何一个观光点的门前,都是小吃店聚集的地方。
1
蚵仔煎



蚵仔煎(读做ô-á-jián,普通话译作“海蛎煎”),发源于福建泉州,是闽南,台湾,潮汕等地经典的汉族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区人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蚵仔煎据传就是这样的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创意料理。蚵仔为闽南语,指牡蛎(或称海蛎)。闽南有句俗谚叫“肥蚵仔肥韭菜”,意思是农历二月,韭菜的生长最为旺盛的时候,也是蚵仔最为肥硕的季节。蚵仔煎则是两者奇妙的黄金组合。将韭菜切成一指节长短,和洗净的蚵仔搁在一起,加入稀释番薯粉作为粘合剂,入油锅煎至金黄。
2
大肠包小肠



大肠包小肠 ,是台湾1990年代兴起的一种特殊小吃,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将体积较大的糯米肠切开后,再夹住体积较小的台式香肠,即成为“大肠包小肠”。台湾美食大肠包小肠的糯米肠、香肠,通常都先经过炭烤,而糯米肠切开后,也会再涂抹酱油膏等酱料。
3
凤梨酥



凤梨酥相传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台湾婚礼习俗中,订婚礼饼共六种口味代表六礼,其凤梨闽南话发音又称“旺来”,象征子孙旺旺来的意思,而凤梨亦是台湾人拜拜常用的贡品,取其“旺旺”“旺来”之意,所以在当代台湾婚礼习俗中,也是广为应用,深受民众喜爱。凤梨酥内馅,并不是单纯的菠萝。为了口感需要,通常会添加冬瓜,这样的口味已经是大多数人的习惯。台北市面上可以买到加了五谷杂粮、松子、蛋黄、栗子等不同口味的凤梨酥;饼皮也加入燕麦等食材,口感更为多元。也有业者改用其它水果做馅料,发明了例如香瓜酥、蜜李酥、酸梅酥等。
4
棺材板



棺材板是台南市有名的小吃之一。一开始不称棺材板,而为鸡肝板。由名唤许六一的先生发明的。有些店家为求吉利,将其改称为官财板。棺材板,前身是用西式酥盒加上鸡肝等中式配料做成的。做法是将面包切成薄薄的面包块,下锅油炸,炸到金黄色后捞起,掀起炸酥的一面,把中间挖空,再装入由鸡肝、鸡肾、鸡肉、豌豆、马铃薯、胡萝卜、地瓜粉、墨鱼和虾仁等精心调制的作料以高汤煮成再用些牛奶芶欠,再于面包面上蘸上酱料,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棺材板了。酥脆的外皮配上香滑可口的肉馅,香味浓郁,营养丰富。
5
牛轧糖



牛轧糖泛指由烤果仁和蜜糖制成的糖果,分软硬两种。软的是以蛋白制成的白色牛轧糖,硬的为咖啡色,以焦糖制成,口感坚硬带脆。牛轧糖外面包着一层可吃的透明糖纸,俗称糯米纸(Waffe rPaper),它可以防止糖果黏手,不过它既不是用糯米做,也没有纸的成份,而是用蕃薯、玉米或小麦粉等做成的。它的英语名为Nougag,因此音译成“牛轧”。正宗的牛轧糖有浓香的奶味和丰富的果仁,好吃不粘牙,而且越嚼越香,而且是不含香料和色素。牛轧的特性较软,所以常发生变型,这样不影响食用,而那些在25度以上还是保持很硬状态的,一般都有添加剂。
6
台湾卤肉饭



卤肉饭,是台湾地区常见的,也是经典的小吃。卤肉饭的特色在于肉酱和肉汁,它们是制作的关键部分。卤肉饭在台南、台中、台北的制作方法和特点均有差异。台湾的饭食小吃花样繁多,不过要说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推卤肉饭。如同许多的台湾小吃一样,在全台各地都有店家贩卖卤肉饭。而卤肉饭在台湾南北地区有不同的意义。在台湾北部,卤肉饭为一种淋上含有煮熟碎猪肉(猪绞肉)及酱油卤汁的白饭的料理,有时酱汁里亦会有香菇丁等的成份在内,与焢肉饭不同,而此种作法在台湾南部称作“肉燥饭”;而所谓的“卤肉饭”在台湾南部是指有着卤猪三层肉的焢肉饭。
7
彰化肉圆



彰化肉圆是台湾彰化县的特色小吃,据传是由位于彰化市的一名肉圆摊业者吴许水桃所创。肉圆外皮多以甘薯粉制作,内馅视各家口味不同而有差异,但多数店家用猪后腿肉制成的绞肉,佐以香菇为主。 调理方法先将肉圆连同容器放入蒸笼蒸熟,固定外型,待食用时,再油炸而成。
8
阿宗面线



“阿宗面线”是台湾地道小吃,创立于1975年,算算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主要原料为福建米面,其特点是色黑条细,筋韧爽滑,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将精致的福建米面用温水和成面团,取适量的面团放入面线床内压入开水锅中,煮熟后捞入温水盆中,食用时在上面淋上海鲜、猪肉、菇类等浇头拌食即可。冬可热吃,夏可凉吃。阿宗面线有200余个品种。阿宗面线集中地体现了台菜丰盛的原料,精湛的技术和特殊的吃法。



来源:香哈、百度


    关注 天天看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