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了责任感才不会有拖延症

 

爸妈在给孩子布置任务比如家务工作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先进行选择,这样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得到了优待,而青春期的孩子则会觉得大人是尊重他们。...



              
孩子有了责任感,才会有时间观念



急脾气的妈妈遇到“拖延症”孩子,是个什么滋味?相信很多妈妈都有体会。

朋友每天都会被她儿子小J憋的不行,小宇宙时不时就爆炸。

我劝她:“孩子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时间概念,带孩子出门要像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她立马打断我:“停!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小J的磨叽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些,他就是“拖延症”!”

“上学出门,已经三番四次告诉他快来不及了。他依然慢吞吞地穿鞋子,揉来揉去半天,脚还是半只在鞋里、半只在鞋外。”

“收拾玩具,那个磨洋工啊,活像是给地主打工。收一个玩具,休息3分钟,5分钟之后就跑的没影了。”

“我就纳闷了,向来雷厉风行、时间观念极强的我,怎么会有一个这么拖泥带水、腻腻歪歪的儿子?!”

后来,我告诉她,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书中的一句话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人”

她一下子就释然了,“我就是那个“事无巨细、整理收拾”的人啊!”

“小J上学穿鞋磨磨叽叽的时候,我经常帮他穿鞋;他收拾玩具半个小时没弄完,我经常把他打发走,自己收了。”

就是如此,如果在孩子眼里,这些根本不是他的事情,他为什么要做?反正他不做,总会有人(他老妈)来做,自然就能拖就拖喽。

所以,改正孩子真正的“拖延症”,要从培养他的责任感开始。只有他先认识到这是他应该或必须做的事情,是他的责任,时间观念的培养才有基础。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试试这5招
但孩子的责任感不是生来就有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就发现,儿童的责任判断需要经历一个从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

也就是说,当孩子年纪较小时,还不能准确地理解“责任”的意义,需要借助外界比如父母或老师的“要求”才能履行责任。当他长大了,可以独立判断不负责任的后果,就不再是因为惧怕成人的权威而是自觉地选择承担责任。

那在孩子完全自律之前,我们如何培养他的责任感?搜集大量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可能是职业习惯,我更喜欢钻研专家学者的文章和著作),结合我的一些小经验,我整理一些方法和技巧,分享给大家~

1. 别太勤快,把孩子的责任还给他们

“懒妈养出勤快孩子”,这句话真的有些道理。

经常听到有些“勤快”爸妈对孩子说:“别的事情你都不用做,好好学习就行。”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把书本翻好、铅笔摆好,等着孩子来做作业。孩子做完作业、起身就走,留给爸妈收拾书包。

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会表现出“拖延症”的现象,因为他认为那些事不是他的责任。

2. 鼓励+表扬,百试不爽的良方

国外某项研究发现,对于3-4岁的孩子,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并在他完成后及时表扬,可以促进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之前,小川把橡皮泥放进模具里制作蛋糕,怎么也拿不出来。我没有在第一时间帮助他,要求他自己想办法。最后,他还真的想出办法了,用另一块橡皮泥把模具里的橡皮泥粘出来了。当时我立马狠狠地表扬了他。后来他在学校教其他小朋友这样做,也得到了老师的大力表扬。

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小小的“鼓励+表扬”中,孩子渐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3.布置任务+复盘,试错中的成长

国外那项研究同时还发现,对于5-6岁的孩子,给他们布置任务、从错误的行为中总结经验更能培养其责任感。比如,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我很能体会很多妈妈的心情,不是舍不得孩子干活,而是让他们动手,后果可能很严重、我们可能更累。

但是,孩子的成长从来都是试错的过程,给他犯错的机会,告诉他正确的方式,慢慢地他就能够独挡一面。

4. 适当的惩罚,也是必须的手段

爱的教育也必须有适当的惩罚,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小川不收拾玩具的时候,我就会罚他少看一集的动画片。并且清清楚楚地告诉他,这是他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5. 民主的氛围,给孩子发言权

即使现阶段是我们“他律”孩子的责任感,也不能完全剥夺孩子的发言权。

某项研究就发现,民主的父母有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而专治的父母不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爸妈在给孩子布置任务比如家务工作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先进行选择,这样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得到了优待,而青春期的孩子则会觉得大人是尊重他们。


    关注 SmallStar英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