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什么如此能忍?出身、信条还是榜样的力量?

 

胯下之辱的故事,同寄食亭长、漂母饭食的故事一样,是司马迁到淮阴踏访时收集到的民间传说,生动地传达了淮阴的乡土风貌和韩信的性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主播 | 宸冰
电台:宸冰读书(喜马拉雅听)
公众号:宸冰读书(chenbingdushu)
- 点这里,听故事  -
《宸冰导读》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继续收听“宸冰读书”,今天我们继续为您讲述李开元教授的《楚亡》一书。这本书是复活往事的历史再叙事,是联通古今的纪实文学,也是作者“打通文史哲,师法司马迁”,回归历史学的人文精神之作。

第二章

胯下之辱有兵法
...(请听语音)

胯下之辱的故事,同寄食亭长、漂母饭食的故事一样,是司马迁到淮阴踏访时收集到的民间传说,生动地传达了淮阴的乡土风貌和韩信的性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胯下之辱有兵法


苏东坡著《留侯论》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东坡著《留侯论》


《孙子 ·火攻篇》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意思是说,国君不可因一时的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怨恨而贸然作战。合于国家利益就行动,不合于国家利益就停止。



《孙子 ·火攻篇》


《火攻篇》接着道:“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意思是说:发怒后可以重新喜悦,怨恨后可以重新高兴,国亡了就不能再存,人死了就不能再活;所以说,明君一定要对此慎重,将帅一定要对此警惕。安定国家保全军队的道理,就在这里。

抱负远大的韩信,理智地选择了胯下之辱,种种考量之外,他从小得到《孙子兵法》的指引,视《孙子兵法》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不可不说是重大的原因。胯下之辱,磨炼了韩信的意志,使他能在忍耐的极点冷静行事。


孙子兵法▲
韩信保卫项羽


一直在观望等待的韩信,终于盼到了自己出山的机会,他将《孙子兵法》小心翼翼地收藏在身上,仗剑投军,成为项梁军的一名战士。

从军以后,韩信几乎参加了项梁军的每一次战斗,攻占彭城击败秦嘉,援救东阿大败章邯,再战濮阳截断秦军,他都是亲历者。韩信乘着项梁军的顺风船,一路争战杀敌,在实战中成长起来。



韩信加入项梁军


项羽作战,往往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第一线。身材高大,自幼佩剑习武的警卫战士韩信,不离左右地随同项羽行动,自始至终处在大战的风口浪尖上,无愧于巨鹿城外一日九战九捷的楚军中的一员。


项羽作战▲
感谢您的收听,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宸冰读书”,也欢迎您在节目下方评论留言,我们将认真阅读听取意见。也欢迎您扫描以上二维码加入宸冰读书会,我们明天再见。


(本期编辑:justin )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关注 宸冰读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