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语言是把极具“破坏力”的刀!--原创

 

“语言”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极具威力的武器。x0a把孩子当成”客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x0a x0a爱孩子,让我们共同学习”同情“和”关爱“的沟通方式去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x0a同情,关爱两个词,发人深省.........



快到中秋节啦~~这周果果小朋友只上3天课,想想有那么多的工作,还有千头万绪的文章思路。压力山大中~~

这正是我们上周在“时间管理”文章中提到的“杂波“

杂乱的思绪容易使人分心,效率低下。。。。

所以,摒除杂波,保持”心静如水“是非常重要哒。你呢?周一的状态如何?

工作带娃两不误,细说高效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1 ---原创

HI
我是关注早教,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果果妈:)

坚持原创,记录孩子成长点滴,我发现我一聊起孩子,就滔滔不绝。温柔又智慧的高EQ型妈妈,一定会这样教育0-6岁的孩子--原创

用心爱孩子,智商,情商、自主性,社交能力和运动能力都要兼顾到--这是我的育儿信条

你呢?关注我吧,让我们一起学习做更好的妈妈:)


今天特别想跟大家聊一聊“语言”这个杀伤性武器    和“把孩子当客人”的重要性。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孩子大了,很容易让妈妈”抓狂“

每天我们都在心里跟自己说,今天一定不冲孩子发火,今天一定会是平静的一天。

但是常常会事与愿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鲁道夫•德雷克斯有一本著名作品《孩子:挑战》, 这本书被称为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

确实,养育孩子是一个”挑战“

亲子相处的每一分钟对于父母,都是一个挑战。应对挑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父母和孩子之间经常会充满各种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 “

如何应对,是压制孩子的情绪,忽略孩子的情感,还是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即使是深爱孩子的父母,也会不自觉地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 ,会给孩子贴标签,对孩子唠叨说教。

是的,也许看到这些字眼,你会觉得不舒服。但我们确实会不自觉地这样对待孩子。

大家可以试着回想一下,有没有对孩子说过类似下面的话?
你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吗?

妈妈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把玩具到处扔!--责备

那么慢,那么拖拉!我看你是记不住了!真没见过你这样的孩子!-羞辱

你看你吃个饭到处跑,坐下!立马坐下!全家人的心情都被你弄的糟糕透顶!--谴责愚蠢的孩子才不吃饭,不知道肚子饿,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蠢孩子---嘲笑

你如果再不睡午觉,再不听话,妈妈就走了,不带你出去玩了!--威胁

宝贝,你好好吃饭,妈妈给你买变形金刚----收买

你真是太过分了,罚你不许看电视,把你玩具没收,不许出去玩!--惩罚

你慢的像个蜗牛,你怎么就是坐不住,你怎么那么胆小,那么害羞,不懂礼貌!---标签
唠叨说教的例子我就不举了。我相信每一个家庭都会有唠叨和说教存在。


经常大人越说越急,越说越焦虑,火气不断上升。继而对孩子做出惩罚。

孩子压根听不见,或者心里十分抗拒,不断地忍耐。或者表现出各种“不当行为”

还可能 “战火”升级成为一场冲突。大人孩子都受伤害.



之前参加亲子沟通导师的课程。课上有互动环节,模拟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大家可以试试和家人来做个”模拟“

方法:一人蹲下扮演孩子,一人站着扮演大人,大人用食指指着孩子,并与蹲着的孩子保持对视。

成年人几乎没人能承受”对视“和”指责“通常都会选择回避。或者感觉很不舒服 .

想一想,我们是不是经常用食指对着孩子,言语中常常有批评和指责,以及不信任?

 

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语言的破坏力,我们遵循父母养育我们的方式去继续养育我们的孩子 .

我们对孩子说的话和语气,如果换一个陌生人说在我们身上,我们会怎么样?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指出,这恰恰是亲子沟通中出了问题。

 

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对孩子的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

 

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

父母在使用语言时也要有技巧,因为语言就像刀,它能够带来痛苦,即使不是身体上的痛苦,在感情上也会留下很多痛苦的伤痕。

 

比如,婆婆有时候的唠叨和各种细碎的提醒,”水带了吗?水果带了吗? 不要太晚回来,给孩子喝水没?水果又没吃多少!孩子该饿了!这都几点了?提醒他尿尿了没?到家洗手了没?”等等

虽然明白这是老人的好心和关爱,听的多了,我的潜意识里会感觉是对我的各种“不放心”

其实我自己知道我完全有能力照顾好孩子。

打心眼里特别希望,她能够信任我,相信我就好了~~~



你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父母对我们的评价多了,不知不觉,我们就会把评价给自己定性。认定自己就是那样的人。

父母评价说,你是一个帮助大人做事情,体贴的孩子,你就会在这方面更加努力。

父母总是评价说,你太粗心,邋遢了。总是需要跟在后面提醒,帮你收拾屋子。你恐怕很难细心,整洁起来

不管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不由自主的批评指责性的话语,还是善意的提醒.

在孩子那里,往往可能事与愿违 ,起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唠叨了千万遍,让孩子改掉不收拾玩具的问题。有用吗?没用~~



亲子沟通这个话题很大,原本想写一写我和果果在日常相处中一些非常好用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真正的“共情” ,幻想孩子的愿意,解读孩子语言和行为背后的“密码”

请孩子参与解决问题,以及有益的赞扬和鼓励。真的不能简单说”真棒“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方法和技巧,给我帮了很大的忙。

解决了不少头疼的问题,相应地,亲子间的冲突也减少了很多。

欣喜地看着我和孩子一点点的改变。

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越来越会处理生活中突发的各种亲子”困扰“

面对孩子的要求和意愿,情绪和一些”不良的行为“我都能从容应对。

婆婆不再说”果果是个气包包“

果果开始念叨”妈妈,你们都不理解我。我需要冷静一下。妈妈你的情绪好一些了吗?“

 

真的很开心,4岁的孩子开始寻求大人的理解,知道在情绪来了的时候,适时的冷静会有帮助。

 

而且,他开始去跟妈妈”共情”,开始去学习“神奇的沟通语言和方法”与人交流,这是多么可贵啊。

关于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看来只能留到下篇文章写了。写着写着就不小心跑题了。呵~~~



确实,我们要明白两个最重要的观点:

 

1.语言像刀,如何跟孩子沟通,需要学习!

 

2.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我们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

语言的威力,我想大家应该体会到了。

也许你要说,嗯 ,看样子,我下次跟孩子说话之前,一定要先在脑海里过一遍。

看看如果有人对我这么说,我会怎么样?

是的,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如果想要改善和孩子的沟通,可以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反应开始。

相同的一句话,如果是说在你身上,你会怎么样?你自己的反应是什么?

除了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把孩子把客人对待。

 

纪伯伦的诗我想大家都不陌生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我们的孩子其实是一位“客人”,跟孩子交谈时,请尽量把孩子想成“客人”

用对待客人的语言跟孩子沟通。

“客人的语言”照顾人的感受 ,而不会对任何行为进行批评。



我之前跟果果说这段话,果果笑个不停。连说“太好笑了,太好笑了”其实这个“笑话”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



 我们不会对一个忘了带走雨伞的客人说这些”你怎么回事?每次来我家都要落下什么东西,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你都四十四岁了,就不能长点记性吗?我不可能老是跟在你后面提醒.

我估计你下次都能把你整个人给丢了。“

 

我们绝不可能对客人这样说话,我们会说,”这是你的伞,差点忘记拿了“也不会加上一句”你总是不注意“

 



好啦,今天的文就简短一些吧。

把孩子当成”客人“,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

 

爱孩子,让我们共同学习”同情“和”关爱“的沟通方式去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同情,关爱两个词,发人深省......


    关注 果果妈妈绘本童书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