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医馆论坛】云南省名中医王敏论《双柏彝文医书》学术价值

 

《双柏彝文医书》又称《明代彝文医书》,是1979年楚雄彝族自治州药检所在双柏县发掘的一本古彝文医书。原件为...





《双柏彝文医书》又称《明代彝文医书》,是1979年楚雄彝族自治州药检所在双柏县发掘的一本古彝文医书。原件为彝文手抄本,无书名,因其发现于双柏县故称为《双柏彝文医书》,又因其成书于明代,所以也称《明代彝文医书》。

该书成书于明嘉靖45年,比李时珍的《草本纲目》还早12年。《双柏彝文医书》是对16世纪以前彝族人民用药经验的总结。此书是一本典型的彝族医药方书,它把彝族的医药经验,加以简略的归纳汇集,比较客观和准确的反映了彝族在当时治疗各种疾病行之有效的用药经验。

此书共有古彝文约5000字,记录了56个病种,87个处方,324味药物。全书内容丰富,叙述较祥,以病为纲进行编号。所列病、症状或体征有60种左右,有的直接以病名出现,如疟疾、蛔虫、奶疮等;有的则以病名命名,如蛇咬伤、菌子中毒、皮肤湿疹等;但多数还是对症状描述,以症状为病名的如老母猪风、恶心呕吐等。书中内容涉及到临床各科,其中属内科者20多种,属外科(包括皮肤疮疡)者16种,属五官科者有6种,属妇科者有5种。此外,还有少数属于骨科、神经科和儿科的。在一病一症下,少则一方,多则十余方,也有一方通治数病的。全书列方药243个,复方多于单方。

《双柏彝文医书》的出现,说明了16世纪中叶彝族医药已取得很大的成就。证明当时主要以行医为业的彝族医生已经出现。他们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已经有意识的收集民族的医药知识、并将其归纳,整理为专门的方药专书。该书所记载的病种以彝族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它收录的方药和治法是彝族人民迫切需要的。正因为如此,它才在很困难的环境下,辗转传抄,流传了400多年而没有遗失。

这本书除了有指导彝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实用价值外,它还具有彝族历史、哲学、语言等各方面的研究价值。从哲学角度讲,全书完全脱离了巫的影响,而代以实实在在的科学知识,这说明随着彝族社会向封建制过渡,彝族奴隶社会所特有的鬼巫信念正在逐渐被信医不信巫的彝族人民所抛弃。书中所载的各种病名也为研究明代彝族社会的疾病流行情况提供了最好的依据。所以,国内有的研究彝族医药的学者把《双柏彝文医书》的发现称为“彝族医药史研究中的第一重要发现”。


    关注 老拨云堂彝医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