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愿所有的真爱都能被温柔以待”

 

该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天性初醒却被丈夫生活占据了十年之久的中年贵妇,遇到了位梦想成为独立摄影师的百货公司小职员,俩人产生情愫的故事。...


卡罗尔:“愿所有的真爱都能被温柔以待”

吳紅峯
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你像是从宇宙中飞来,我的天使。)

——Carol(卡罗尔)

该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天性初醒却被丈夫生活占据了十年之久的中年贵妇,遇到了位梦想成为独立摄影师的百货公司小职员,俩人产生情愫的故事。

先谈下这部影片的背景。

可能处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的她们的生活状况。随着女权思想的觉醒和LGBT群体对他们自己权益的争取,同性恋对于现在来说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疾病,不再是禁忌的话题。

而这部影片是由在1925年发表的中篇女同小说《盐的代价》改编而来。在那时我们可能无法想象,一个作家居然需要匿名把这部小说发给出版社,而且当时的出版社起初还拒绝发行,原因是题材太过于敏感。

直至四十年后,作者Patricia Highsmith才承认创作。



这部影片的节奏非常缓慢,也许并不能用“缓慢”来侮辱它,而是它确切让你觉得非常慢,却又恰到好处,而实际上它的片长不过一个时辰。准确来说,它是一杯茶,起初烫嘴,让你不得不等它凉下来再品味,便使你的急躁再慢一些,却让你太不耐烦。

影片中的小细节太让人惊喜,两位主演将恋爱中产生的狂热与含蓄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影片对时代的描绘一下子就击中了我,它生动、细腻、接地气却宛如仙境。



最钟爱的场景是:第一次卡罗尔邀请特芮丝去她家里,她载着特芮丝,开着开着在路上停下来,在路边帮女儿买圣诞树,特芮丝把处在纷飞大雪中的她偷偷拍下来。

那天,特芮丝与男友告别后,关了车门。镜头的速度忽然慢了下来,转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耳边轻声响起了音乐。

卡罗尔说道:“我似乎看到了雪,它很美。”



夏目漱石曾经在翻译课上把“I love you.”译成“今晚的月光很美。”

曾以为这是东方人独有的含蓄羞赧,可是后来忽然明白,其实只是,我爱你,所以一切美的事物我都想和你共享。

于是卡罗尔打开了她最喜欢的音乐电台。

在车内,特芮丝注视了一会儿卡罗尔的貂皮大衣,眼神复杂。这似乎表明了她俩之间的阶级上的差距。

然后镜头转到了特芮丝的侧脸,她似乎在想些什么。这个镜头仿佛照应了开头,特芮丝坐上了开往派对的车,在车上想着到底要不要赴卡罗尔的约。



后来,镜头转到了特芮丝摆弄廉价的胶片,熟练地把它装进相机中。

车窗外是大雪纷飞的路边,卡罗尔正在与小贩商量些什么。一头利落的金黄色短发,身穿驼色的貂皮大衣,雪花没有掩盖她的精致,却映照得她的特别。



路边是喧闹的,却又因她而宁静。

特芮丝走出车外,抬起相机,小心转动着焦环,细细对焦卡罗尔的身影,她是不忍心把这份宁静打破。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是,思念挠墙,特芮丝忍不住心中的痕痒,反复犹豫,还是拨通了卡罗尔的电话。

”喂?卡罗尔?“

对面没有回应,镜头转到卡罗尔的侧脸,她把手指放在话筒上反复摩擦,似乎想努力触碰到至爱之人的声音,可现实却不允许她与她继续通话下去。

但这里有个细节,就是:卡罗尔挂断电话的方式并没有选择直接把话筒挂在机器上,而是把手指放在挂断的按钮上不停打转,不舍得切断她们为数不多的联系纽带。



这些细腻又温柔的细节,让每个人都感触到萦绕在她们周围的丝丝情絮。

而最让我产生共鸣的一幕是:

有一天,卡罗尔坐车经过特芮丝上班的十字路口,恰好看到她站在路边等红灯。于是她的视线便离不开了,似乎被图钉按住了。



随着车慢慢开走,她的身影愈来愈远,终于消失在卡罗尔的视线中。

她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是看着她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呼吸,似乎是从上帝那儿偷多了几分钟快乐,怀揣着随时消失的不安,吸食毒品般贪婪地享受到最后一秒钟。



谁都无法介入这段感情中。

她们的世界似乎只有她们俩人,生生印证了爱情具有排他性这个观点。

在影片中不止一次感受到她们之间的爱意,不是炽火般的,也不是如胶似漆的,而是像是王菲唱的“细水长流”,更像是村上君说过的“像喜欢春天的熊的那种喜欢”

它只是一部爱情电影。

我希望摘掉它所谓的一切标签:“同性”、“文艺”、“女权”……

像世界上所有宣扬爱的美丽的电影一样,纯粹是两个人遇见,相知,然后童话般的长厢厮守。

接着幕布缓缓地拉下。

吳紅峯
微信ID:hot_foot
长按二维码关注吳紅峯


    关注 吳紅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