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甘肃省高台县跟岗研修教师体会

 

石笋街小学东区特别关注三级课程的开设,特别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石笋街小学东区特别关注三级课程的开设,特别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读听想悟,语文教学之真谛

记得浙江嵊州中学相卫平老师的一篇文章《语文老师请你沉默半小时》,他在文中提出:语文教学中有不少课堂教学依然是“热热闹闹的课堂仍然由教师那双无形的手在操控着,学生冷冷清清的自读自感和自悟时间很少”。

我观摩了石笋街小学的一堂语文课教学,对相卫平老师的提法很有感触。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语文《西门豹治邺》,她的课堂设计了“我学习,我快乐”,“火眼金睛”,“读听想悟”,“积累”,“表演”几个教学环节。

在“读听想悟”环节中,老师提出了自主学习的问题和要求,在几分钟的自学之后,老师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所得,并能紧紧抓住重点句子进行理解,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起到了抓点突线的作用,还借助历史背景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受到教育。读中悟,听中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用的淋漓尽致,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融进故事,既学到了知识,又悟出了道理。这看起来冷清的课堂,其实蕴藏着丰富的智慧。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读中去自我感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直到学生产生新的领悟,获得新的发现。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再不能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了,而且应该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去自读、自感和自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诵读国学经典,感悟文化深邃

领略了台湾教师的国学教学,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学习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无数有识之士的见解与共识。从根救起我们的下一代,经典教育非常必要。知识掌握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把品德教育化为学生心灵内在的需要,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13岁之前是一个人吸收知识最快的阶段,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海绵式吸收。经典虽然深奥难懂,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记到脑子里,长大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帮助他们积累。在小学阶段,让学生背诵经典,如果能坚持下来,相信一定会硕果累累。也许在短时期内不能立刻见效,但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将会有深远的意义。
老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讲解,让孩子们不但初步了解到了国学的精髓,掌握了文学常识,还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品德、修养。
思想转变,行动才能改变。如果我们对经典诵读非常重视,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学习、交流,他们一定会在我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三、智慧课堂,交融智慧

在石笋街小学东区聆听了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我觉得课堂是学生发展的舞台,教学是师生智慧碰撞的艺术。

邵玲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包装》,整节课平静中泛着涟漪。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充分暴露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后组织学生集中交流解决,既突出了解题的多样化,又能适时的找准知识的焦点和矛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还能带动学困生抓住重点来听课。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维得到了拓展。

胥艳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分数除法》,整节课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教师纯粹是一个旁观者,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展示、争论,达到发现规律,掌握知识的目的。课堂中充满了质疑声、争论声,似乎有点乱,但是是为知识而“乱”,展现出了小学生应有的天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无限的扩散,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极好的发展。活而不乱的课堂真正激发出了学生无限的潜能,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何乐而不为呢?

秦汉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语文《语文天地》中的古诗积累,整节课意味悠长、底蕴十足。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读诗,自悟古诗意境,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汇报交流,特别强调要把自己的感悟和诗中字词对应起来(有根有据),当然学生对词意的理解不尽相同,理解感悟的也不一样,朗读古诗的语气也不一样,但教师总是让学生相互补充,各抒己见。让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当中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情景意结合,悟读说相伴,真实的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智慧的展现,艺术的整合,思维的碰撞。


    关注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