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桌到餐桌的旅行》

《从餐桌到餐桌的旅行》 《从餐桌到餐桌的旅行》

  • 书名:《从餐桌到餐桌的旅行》
  • 分类:人文
  • 作者:潇潇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出版年:2015-2
  • 售价:36.8
  • 装订:平装
  • 页码:216

《从餐桌到餐桌的旅行》 内容介绍:

探寻攻略上很难找到的口碑小馆 品尝最地道的庶民美食 呈上不一样的旅行路线 1.丰富的美食大餐 让人忘不了的300种地道美食!从新奇的香草宴,到古朴的镜糕;从重口味蹦肝,到小清新白水儿菜;从北方的肉夹馍,到南方的艾窝窝;从简单的卤水米粉,到复杂的酿肉豆腐;从大爱的芒果SHAKE,到残忍的韩国烧盲鳗……吃货又有新目标了! 2.实用的旅游指南 资深驴友手把手教如何居游、小假游、长假游、自驾游、出国游。更重要的是,本书探访了隐于闹市的精致小馆,记录了一般旅游书绝对没有的旅行路线。再也不用担心错过美味和美景了! 3.有趣的饮食文化之旅 跟随吃货闯天下,见证柳沟豆腐宴,学做阳朔啤酒鱼,走访川菜博物馆,揭秘韩国韩定食,最最难忘的是草原之夜那救命的风干牛肉……餐桌上摆不是菜,是作者的经历与感受,是当地的风情与文化! 4.潇潇寄语 探寻目的地的特色美食是我旅行的重点。回家后,将路上尝到的美食带上自家餐桌,可以延续旅途的感觉,又可装点生活。在不同的餐桌吃过姿态万千的饭之后,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心灵,也因此丰富起来。 5.媒体推荐 在我们的生命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容易,找一群口味相近的饭搭子艰难。所有的容易和艰难,又总是以一种惊喜的方式到来:翻开这本书、偶遇美艳的夕阳、吃到久违的味道……保有这份被惊喜到的能力,是生命的另一种意义。 ——《贝太厨房》全媒体主编任芸丽 跟着潇潇的笔尖到处寻觅美食,体会她对美食的感悟,翻页间,体会出潇潇细腻的一面。来来来,跟着她的足迹去寻美食,那些好吃的就在你眼前。 ——《名厨》杂志主编摆渡大厨

作者潇潇介绍:

潇潇,新浪800万人次点阅的美食博主、美食专栏撰稿人、饮食旅游作家。著有《潇潇的简约厨房》《长帝烘焙宝典》等书。曾受韩国旅游局、新西兰旅游局、广西旅游局、远方网等多家媒体机构邀请旅行。

《从餐桌到餐桌的旅行》 目录大纲:

Part 1 身边韵味 / 001
北京
新老北京的四季韵味 003
四合院中的麻辣 007
钟鼓楼下烤翅忙 010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炸酱面 012
武汉
早食户部巷 015
夜食吉庆街 019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热干面 022
方法篇:如何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里旅游 024
Part 2 当季风味 / 025
京郊
熏衣草田里的香草大宴 027
柳沟豆腐宴 029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烤羊排 031
天津
周末吃在天津卫 033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独面筋 039
成都
品不完的成都小吃 041
“甘受和”的川菜精神 044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担担面 047
方法篇:别把周末、小长假不当假期 048
Part 3 错峰寻味 / 049
西安
麻酱凉皮& 肉夹馍 051
探访7 次才尝到的美味 054
充满乡土味道的西安小吃 057
桂林
不游漓江也要吃桂林米粉 061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白果烧鸡翅 064
阳朔啤酒鱼,人间仙境的俗世烟火 065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啤酒鱼 072
桂林京郊成都西安天津
贺州
无所不酿的贺州客家菜 075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蚝汁酿豆腐 079
广州
吃在上下九的一天 081
三十年历史的陈添记 084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腊味煲仔饭 086
方法篇:避过人群才能发现真正的美食美景 088
Part 4 露天美味 / 089
大同
云冈石窟和五香兔头 091
悬空寺惊魂后的一碗小媳妇凉粉 095
克什克腾旗草原
手把羊肉和暖瓶装的内蒙奶茶 101
多亏了风干牛肉 106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酱汁烤肋排 111
威海
在最韩风的城市吃个韩式炸鸡 113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蒜蓉粉丝蒸扇贝 119
方法篇:如何开始一次自驾游 120
贺州大同威海广州克什克腾旗草原
Part 5 质朴之味 / 121
平遥 古镇街头的平民小吃 123
黄姚 好水煮出质朴味 129
扬州
早茶氤氲中的扬州 133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XO 酱炒饭 139
方法篇:玩转不同风格的古镇 140
Part 6 异国滋味 / 141
韩国
遇上一只韩国烤鸭 143
游韩屋村,品尝韩定食体验传统韩国 146
釜山海边那让人惊呼的烤盲鳗 149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韩式辣白菜 152
扬州平遥黄姚韩国
柬埔寨
巴肯山日落•柬埔寨国菜初体验 155
雨林中的神奇食物 161
塔布笼寺•小吴哥•能烤肉的柬式火锅 168
金边的虚惊一夜 174
柬埔寨皇宫•一碗最金边的米粉 178
马来西亚
凌晨吉隆坡街头的那盘咖喱烤鱼 185
从条看大马的融合文化 189
搬上餐桌的旅途味道—— 肉骨茶 196
方法篇:境外自助游 198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大师之声·第一卷

《大师之声·第一卷》

(法) 米歇尔·福柯,(法) 埃米尔·涂尔干,(法) 赛尔日·莫斯科维奇.译林出版社.2015-7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高端社科书】 【收录福柯、涂尔干与莫斯科维奇珍贵讲稿】 【傅雷翻译奖得主张竝翻译】 1.《美丽的危险...”

最好金龟换酒

《最好金龟换酒》

傅真.中信出版社.2013-11

“《藏地白皮书》作者 、“最好金龟换酒”博主 傅真,兼具爱恨情仇与人生思考的文字,讲述平凡生活中的不灭梦想 。 刘瑜、和菜...”

生活中的道德怪圈

《生活中的道德怪圈》

[德]莱纳·艾尔林格.中信出版社.2015-5

“”

双子星座

《双子星座》

陈子善.中华书局.2015-6-1

“”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

维舟.新星出版社.2014-9

“《大地上所有的河流》是对逝去年华的一次怀念,真实再现了于九十年代度过青春期的那一代人的迷惘。所记人物,细节丰沛、性格各异...”

安持人物琐忆

《安持人物琐忆》

陈巨来.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1

“本书为现代著名篆刻家陈巨来先生的回忆录,书中回忆了其师友以及与其有交往的民国文艺界、政界风云人物的轶事,文字幽默,感情真...”

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学生历史现场

《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学生历史现场》

李书纬.广东人民出版社,南方出版传媒.2016-9-1

“晚清中国,孔祥熙营救传教士为何到美国却被羁押?被包办婚姻的顾维钧如何大谈新婚姻观?为什么在美国见了贬值的詹天佑等留学幼童...”

权力精英

《权力精英》

C.赖特.米尔斯.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07

“本丛书所选书目大抵有两个中心:其一,选目集中在国外学术界新近的发展,尽力揭橥域外学术90年代以来的最新趋向和热点问题;其...”

证据

《证据》

[美]科林·埃文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8

“本书介绍了都灵的耶稣裹尸布、拿破仑·波拿巴的死亡、肯尼亚总统遇刺等一系列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著名疑案,对这些案件一直未能作出...”

世说新语精读

《世说新语精读》

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世说新语》作为生动体现魏晋思想文化特征的经典著述,历来深受读书人的珍爱。本书作者多年执教《世说》课程,声誉卓著,而本书...”

食具

《食具》

[日] 山内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0

“说起食具,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东方的筷子,西方的刀叉匙,以及中东、印尼等区域的手抓式的用餐方式。那么,你可曾感到好奇并产生疑...”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美] 玛里琳·约翰逊.新星出版社.2007-12

“作为一名为戴安娜王妃和马龙·白兰度撰写过讣告的记者,玛里琳·约翰逊沉迷于讣告,沉迷于离开这个世界的人们的故事,醉心研究讣...”

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初心》

铃木俊隆.海南出版社.2010.06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西方佛子人手一册的禅宗入门书。禅修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初学者的心)。初心是空空如也的,不受各种习...”

胡适留学日记

《胡适留学日记》

胡适.岳麓书社.2000年1月1日

“胡适先生写日记之勤,令人钦佩。早期的留学日记,多是流水账,很短,只有两三句,但由于其无与伦比的连续性,读者读之,并不觉得...”

知日·日本禅

《知日·日本禅》

苏静.中信出版社.2013-4-25

“本期日本禅特集,“知日”将带你探寻日本禅的渊源和传承,了解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三大禅宗,拜读大师们的禅学经典。我们探访...”

文明的追随

《文明的追随》

艾哈迈德·萨米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1

“”

清华园里的人生咏叹调

《清华园里的人生咏叹调》

李昕.上海三联书店.2015-11-20

“”

我的第一次品酒

《我的第一次品酒》

(法)皮埃尔·卡萨梅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6

“喝红酒成为现代社交活动中品位的象征、必备的技能,不会品酒怎么办? 在家用葡萄酒招待亲朋好友,却不懂如何醒酒、侍酒?…… ...”

每一声快门都忧伤

《每一声快门都忧伤》

晋永权.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8-1

“这些文字大都写于那些漫长的旅程中。从起点到终点从白日到黑夜的绿皮火车上,从江河上游到入海口的轮船上,甚至长距离独自行走的...”

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

《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

[法]罗兰·巴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08

“本书收录巴特的两种著作,前者约14万字,后者2万余字。1952年巴特进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词汇学和社会学研究,在其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