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9滴眼泪》

《9999滴眼泪》 《9999滴眼泪》

  • 书名:《9999滴眼泪》:那些跟青春记忆有关的美
  • 分类:台湾
  • 作者:陈升
  •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 出版年:2009-11
  • 售价:25.0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179

《9999滴眼泪》 内容介绍:

《9999滴眼泪》是陈升的散文小品集,收录了《那些跟青春记忆有关的美》、《心安灯》、《子夜二时,你做什么?》、《蓝月亮》等多篇作品。陈升的文字充满了和亲友之间的细腻情感,饱含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留恋与怀念,也展现了现代都市男人内心的矛盾与自嘲,让读者看到陈升洒脱背后的另一面。这本书特别收录了陈升给20岁、30岁、40岁、50岁的自己写的信,是一份为所有升迷量身打造的特别礼物。升妈、升嫂、刘若英、陈绮贞四人倾情撰文推荐,从不同角度解读她们眼中的陈升。这部陈升作品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既是全新加料的精彩图文增订版,也精心策划之后的终极纪念版。 他的人生,以及我们的青春梦,都被“升式创作”存档在这里。一如那些跟着青春记忆有关的美,好像虹彩那般的稍纵即逝……但却又似乎冻结在记忆某一个深处。 她们眼中的陈升: 亲爱的偶像,我当然“永远永远”支持你!身为你的歌迷,我愿意为你更改永远的定义,这永远不会是自我欺骗成分居多的时间的长度,我想会是自由心证的感情深度。也请你永远地当我的偶像吧!只要我有一天还崇拜着爱,崇拜着自由冒险和善良关怀,我就会继续对你,表达着我的崇拜。 —— 陈绮贞 很久不见了,我不会自讨没趣地问你最近好不好,因为你的答案总是“活着吧!”,在这个不齿于“冷笑话”的年代,还能坚持这么幽默的冷言冷语,你应该也算奇葩。我想即使到了九十岁,你应该还是跟现在一样,像个长不大的小老头,有点愤世嫉俗,满头银发,却还穿着短裤拖鞋自以为游走在不知名的星球吧。 —— 刘若英 记得二十六岁那年,我生平第一次去中南部乡下的朋友家作客并留宿在那儿,着实地体验了所谓的台湾味(刨括人情、食物、风景、空气中的气昧……),是与陈升。天蝎座的他,在面对事业与家庭的同时,常会有两难不知如何面对的态度。有时候会感到到很黏你、很迫切需要你,有时候却又想逃离你…… —— 升嫂 大约六岁左右带他回高雄娘家,在逛街时他一直哭也不跟我走在一起,离得远远的。问他要什么东西就是不肯讲,还在街角躲起来,做妈妈的很担心他走失,回头找他还故意转头走,所以回家后被痛打一顿,到现在几十年了,我还是搞不清他到底要什么。 —— 升妈 带了一点点的兴奋,带了一点点的恐慌,不管怎样,即使你说前面的路是坎坷的,是美丽的,我还是要慢慢地走向五十岁的你…… ——陈升

作者陈升介绍:

陈升 英文名为Bobby Chen,出生于台北彰化,是天生就很迷人的天蝎座。 资深音乐人,血液里潜藏着流浪因子,时常一个人背着相机出走。写歌,也写小说;出唱片,也办摄影展。《北京一夜》、《爱你一万年》、《把悲伤留给自己》等经典作品传唱多年。 对于音乐、文字、创作、表演,都有属于他的独特想法。喜欢人家称他为“写作的人”胜于“歌星”,也期许自己能永远的写下去……

《9999滴眼泪》 目录大纲:

推荐序 她们眼中的陈昇  我还是搞不清他到底要什麽?/昇妈  期待五十岁的陈昇/昇嫂  给九十岁的你/刘若英  偶像真不是人当的──给偶像的一封信/陈绮贞  1989年版自序:关於诱惑  开场白-写给20岁的你第一部:纯情青春梦-20~30岁的陈昇在想什麽 ◎PART 1 美丽与哀愁  紫鸳鸯田里的小孩  心安灯  金黄色的发  乡  传说中的云梦大泽  自我完结性  竹叶仔心孩子!  泥鳅  温柔的迪化街 ◎PART2 9999滴眼泪  9999滴眼泪  爱欲之潮来袭时……  那一年的冬天  夜之牢  冬天是「梦」的季节  心灵的吉普赛  子夜二时,你做什麽  我没有你想像中的坚强  日安、忧郁  二十岁那年的夏天  三十岁那年  我跟自己有约  那有什麽关系?!  我来自新疆  荒唐少年时  中场休息之1-写给30岁的你 ◎PART 3 拥挤的乐园  少年的心  朋友  门  偶像  直线  孤军  诗  思想  房子  迷路  拥挤的乐园  一个人  你听见了吗? ◎PART 4 与陌生人共舞  浮萍1  浮萍2  要不要带点鱼回去煮勇气  宿命  年轻人,你有问题吗?  与陌生人共舞  本能最忠实的信徒  中场休息之2-写给40岁的你第二部:魔鬼的春天-40岁以後的陈昇在做什麽 ◎PART 1 存档的心事  存档的心事  小南门  MP3  猫  狗  蝈蝈  馄饨  告诉妈妈  老林  茶花  地球上最快的小孩  航班116  61号省道 ◎PART 2 一直在旅行  地图  小阿姨  那些跟青春记忆有关的美  白旗鱼潮来潮去  香格里最後的肉燥面  拉市海的彩虹  蓝月亮未完待续 写给50岁的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蝴蝶

《蝴蝶》

陳雪.印刻.2005-01-01

“本書收錄〈蝴蝶的記號〉、〈色情天使〉、〈夢遊1994〉等三部陳雪寫於九○年代的短篇小說。其中〈蝴蝶的記號〉由香港導演麥婉...”

粉红色噪音

《粉红色噪音》

夏宇.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0822

“《粉紅色噪音》問詩--語言謀殺的第一現場 問:請說說你以上的「詩」如何誕生呢? 答:你這問句裡兩處令我微笑。加上引號的詩...”

人间随喜

《人间随喜》

薛仁明.同心出版社.2012-7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在两岸报刊发表的专栏文章,分为六辑:“躁郁时代”、“台湾现场”、“志士修行”、“礼乐文明”、“文化兴邦...”

心的视界

《心的视界》

柯锡杰.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0-1

“本书是被誉为“华人摄影第一人”的摄影大师柯锡杰先生的“摄影+文字”作品。作者看似随意写来的随笔文字向我们展示了这位摄影大...”

美的覺醒

《美的覺醒》

蔣勳.遠流.2006

“「美的覺醒」演講活動 主 講 人:蔣勳老師 講  題:美的覺醒─蔣勳和你談眼、耳、鼻、舌、身 活動日期:2007年1月1...”

洄澜

《洄澜》

齐邦媛 编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1

“本书为《巨流河》回响的纪念文集,由齐邦媛本人编著。 分为评论、访谈、来函三个部分,从千篇文字中精选近百篇。收录的文章包括...”

一朝醒来是歌星

《一朝醒来是歌星》

陈升.现代出版社.2005-01

“本书被陈升形容为“打翻一桶强力胶水”的书,是他首次将荧光幕后的自己呈现在编者面前的作品,在书中,你可以阅读古巴他对音乐,...”

东西建筑十讲

《东西建筑十讲》

汉宝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1-1

“《东西建筑十讲》是作者汉宝德2012年讲授的十堂“中西建筑文化”课的文本呈现,主要内容架构在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起点的西...”

惡女書

《惡女書》

陳雪.印刻.2005年06月28日

“《惡女書》為十年前陳雪的第一本小說創作,不但變成了陳雪的「代名詞」,也是許多研究她的學生、學者、評論者必然會提到的重點書...”

鬼狐仙怪――板桥十三娘子.花姑子

《鬼狐仙怪――板桥十三娘子.花姑子》

蔡志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08

“”

不分

《不分》

天蓝若空.台湾女书文化.2006

““那天剩下的时候我继续坐在自己的位置默默喝酒,听着小莫放的老掉牙的英文歌,他知道我喜欢什么风格的音乐。和我隔着一个座位之...”

隐居·在旅馆

《隐居·在旅馆》

叶怡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

“走进全球27处个性旅馆,在世界的角落完美隐居 《隐居·在旅馆》延续叶怡兰对极致旅馆的追寻,全面报道了27间别具魅力的个性...”

下課後的台灣小旅行

《下課後的台灣小旅行》

貓。果然如是..2009年11月5日

“生活雜貨作家 米力 圖文作家 李瑾倫 暖暖推薦 「貓。果然如是」,一個充滿手感的部落格,閒適溫柔的文字與雅致溫暖的手繪,...”

如果可以,我只想告訴你快樂的事。

《如果可以,我只想告訴你快樂的事。》

葛大為.台灣.2009.03

“關於 時間 愛 流浪 寵物 遠離… 葛大為 第4本獨立發行 圖文作品 從寂寞到想念 從擁有到失去的體悟過程 沒辦法全然的...”

余光中集(全九卷)

《余光中集(全九卷)》

余光中.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1

“《余光中集(1-9)》内容简介:余光中先生从事文学事业已逾半个世纪。其历年发表的诗文,除近期新作之外,都曾由他亲手编定,...”

往事恍如昨

《往事恍如昨》

琦君.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这是一本回忆录,时间回溯到是琦君从台湾到美国已走过四年半的时光,客中的岁月,倍让琦君思念故友、亲人。有人说,缅怀往事是老...”

歌物件

《歌物件》

馬世芳.新經典圖文傳播.2014-5

“林夕、詹宏志、詹偉雄一致推薦 聶永真設計 × 限量特殊車縫裝幀 × 10.5X15cm迷你收藏開本 17樣物件、30幀照...”

灣生回家

《灣生回家》

田中實加(陳宣儒),田中實加.遠流.2014-10

“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副所長 鍾淑敏 --審訂.專文導讀 作家 楊照、陳柔縉 --感動推薦 「灣生」,是指西元一八九五年到一九...”

精品咖啡學 上

《精品咖啡學 上》

韓懷宗.推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2012-3-2

“◎最新第三波咖啡名店介紹 ◎全球精品莊園豆大公開 ◎台灣精品咖啡出頭天 ◎直闖咖啡產地獵奇 ◎古今咖啡品種大百科 你知道...”

面對大海的時候

《面對大海的時候》

龙应台.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12

“向来有台湾文化界重炮之称的龙应台,辞去台北市文化局长官职后,在人间副刊和《中国时报》上陆续发表其对台湾的文化忧心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