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赋史》

《魏晋南北朝赋史》 《魏晋南北朝赋史》

  • 书名:《魏晋南北朝赋史》
  • 分类:古典文学
  • 作者:程章灿
  •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2001-6
  • 售价:22.00元
  • 装订:简裝本
  • 页码:447

《魏晋南北朝赋史》 内容介绍:

程章灿同志的博士学位论文《魏晋南北朝赋史》,完成于1989年夏,那时他将近二十六岁。在写成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这部论文又为江苏古籍出版社接受出版,这是我所知道的,在现在中国古典文学界中,出版几十万字专著的最为年轻的研究人员。   这似乎是一个标志,表明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正步人一个新的阶段,一批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加到这个研究行列中来,他们带来了一种特有的学术朝气,带来了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环境而培育起来的开阔而敏锐的理论思维,而他们又大多在前辈学者的指导下,受过严谨学风的熏陶,因此又有着令人不得不首肯的扎实的基本功。这一切,我觉得,预示着我们古典文学研究正在较早地在整体上走向成熟。   章灿同志是南京大学程千帆教授和周勋初教授的研究生。1989年夏,我应程、周两位先生之邀,为章灿同志博士论文写评阅意见及任答辩委员。我在评阅意见中对论文的总评价是:“材料详备,学风笃实, 能充分吸取传统治学的优点, 又能兼采新时期文艺理论的长处,因此其整体论述,实而不固,华而不泛,史论结合,时出新意。”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曹道衡、沈玉成、徐公持先生,山东大学龚克昌先生,他们四位所写的同行专家评议,与我的看法一致。当然,评阅意见限于体例,不能写得很多,更不能充分展开对一些学术问题的评论。   这次我又承邀为本书写序,用几天的时间将原来的论文重读了一遍,感到一种前此未曾有过的特殊的享受,深深地觉得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在为自己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确实还大有可为。 近年来报刊上不断有文章提出,长时期来辞赋受到不应有的冷落,赋体文学研究受到不应有的忽视。而所以致此的原因,则是由于人们在观念上对赋的评价过低,认为赋特别是作为赋体文学代表的两汉大赋,不过是润色鸿业的宫廷文学,是追求铺张扬厉、华艳靡丽的形式主义作品。这些文章的意见当然是对的,但造成辞赋研究为人忽视的原因是否仅仅如此呢?这里我想提一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我觉得,研究同创作一样,繁荣的局面是要靠作品来支撑的。没有一定数量的有水平的作品产生,谈不上创作的繁荣;没有一定数量的有水平的论著问世,则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势必形成冷落的局面。在古典文学界,近十年来,像《文心雕龙》研究,唐宋诗研究,《红楼梦》研究,等等,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注意,甚至成为热门,究其原因,也还在于在那些学科中不断地产生有较大突破和创新的论著。就科学的意义上说,研究客体是无所谓重要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研究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突破与创新的程度。我对辞赋没有专门的研究,但由于工作的缘故,也陆陆续续读过一些文章与专著。   我觉得,辞赋研究冷落的局面是否还可从研究本身找一找原因呢?以我个人的浏览所及,除了少数几家论著之外,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免有些陈陈相因,缺乏新鲜感,比起别的领域来,就显得停滞和冷落。   本书的研究,还有两点使人感到兴趣。一种是充分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把作者大量搜寻到的材料,用统计、数字、表格列出,这样作不仅仅是读者醒目,作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加强我们作文学研究时的科学观念。书中另一个使人感兴趣的是,作者对某一时期某一作家赋的观念的研究,不局限于过去通常所作的仅着眼于一些理念著作,而是尝试着从作品本身加以探索。

作者程章灿介绍:

程章灿教授,1963年生,福建闽侯人,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毕业(1983),南京大学文学博士(1989)。曾任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5-1996)、美国宾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8)、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1)。被评为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入选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33工程)、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现任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石刻学、国际汉学、中外文化交流与文化比较。

《魏晋南北朝赋史》 目录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文学中的石楠花
(一)“不歌而诵”与“古诗之流”
(二)辞、赋、颂及辞赋、赋颂
(三)从赋体产生的大背景看赋之渊源
(四)小结:什么是赋
第二节 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
(一)赋之文人化与宫廷化
(二)汉赋二体与大赋的畸型发展
(三)楚辞影响与赋体写志抒情传统的淡化
第三节 欲讽反劝: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
(一)问题的提出
(二)欲讽反劝: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
(三)几点补充说明
第四节 结束语
第二章 建安赋
第一节 转机:建安赋创作繁荣之因缘
(一)社会思潮的转机
(二)文学思潮的转机
(三)从张、蔡到建安
第二节 新姿:建安赋创作繁荣之现象
(一)同题共作:集体的自觉努力
(二)观念更新与批评自觉
(三)自觉的艺术追求
第三节 斑斓的情感世界
(一)向楚骚传统的复归
(二)自然
(三)社会
(四)人
第四节 形式与体裁
(一)体式的意义
(二)建安的诗与赋
第三章 魏晋之际赋
第一节 建安余波及其流转
(一)政治气候与文化环境
(二)建安余波逶迤流转
(三)京殿大赋隐然崛起
第二节 理性智慧的声音
(一)哲理玄思和实现批判
(二)美学和艺术的思考
第三节 倾斜天平的这一端:吴蜀赋
(一)倾斜的天平
(二)吴蜀赋
第四章 两晋赋(上)
第五章 两晋赋(下)
第六章 南朝赋(上)
第七章 南朝赋(下)
第八章 北朝赋
附录(一) 先唐赋辑补
附录(二) 先唐赋存目考
附录(三) 辞赋批评:思的框架和史的脉络--关于《六朝赋话》的编纂设想
引用书目举要
后记
修订后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诗词赏会

《诗词赏会》

周汝昌.中华书局.2011-9

“自发表于一九三五年的长文《读词杂记》起,本书收入周汝昌先生《“赢得青楼薄幸名”正解》、《一篇〈锦瑟〉解人难》、《陆放翁诗...”

全唐五代诗格汇考

《全唐五代诗格汇考》

张伯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4

“一九九六年,《全唐代诗格校考》一书面世。本书出版后,得到中外学术界的好评。   一般来说,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作为專有...”

中国韵文史

《中国韵文史》

龙榆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

“《中国韵文史/蓬莱阁丛书》作者以一般研治诗词学者所不及的敏锐思辨能力和广阔的视野。注重体裁之发展与流变,精要地勾勒出了中...”

欧阳修全集(全6册)

《欧阳修全集(全6册)》

欧阳修.中华书局.2001-3-1

“《歐陽脩全集(全6册)》内容简介:欧阳修(2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著名...”

石遗室诗话

《石遗室诗话》

陈衍 郑朝宗 石文英..2004-8

“《石遗室诗话(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陈衍是清末同光体诗派的重要诗人和理论代表人之一。作为近代文学史的重要一环,同光诗派...”

思無邪小記:姚靈犀性學筆記

《思無邪小記:姚靈犀性學筆記》

姚靈犀.時報文化.2013-9

“民國情色專家姚靈犀耗時十五年,引用千餘種書籍的民初性文化大全!凡舉性風俗;性知識、春宮秘戲圖、宮閹祕辛,無所不談,讓您大...”

东坡词注

《东坡词注》

(宋)苏轼 著,吕冠仁 注.岳麓书社.2005-01

“苏轼是北宋时期卓有贡献的词人,他不但力倡以诗为词,改革唐五代以来弥漫词坛的淫靡之风,而且在创作实践中,全面继承了前人词作...”

醒世姻缘传(全三册)

《醒世姻缘传(全三册)》

西周生.中华书局.2005-9

“《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是中国十七、十八纪诞生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一百回,近百万言。人们对它的重视,跟对其他白话小...”

中国的自传文学

《中国的自传文学》

川合康三(日).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06

“本书是日本学者川合康三研究中国自传文学的一部专著,作者对从司马迁的《太史公序》到唐朝中后期的自传作了微观的剖析,又将中国...”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8

“”

元本琵琶记校注 南柯梦记校注

《元本琵琶记校注 南柯梦记校注》

元]高明 [明]汤显祖著,钱南扬校注.中华书局.2009

“《元本琵琶记校注》,南戏剧本,系根据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是南戏的代表作。《南柯梦记校注》系根据唐朝李公佐的...”

汤显祖全集(全三册)

《汤显祖全集(全三册)》

汤显祖.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10

“”

纳兰词:线装巾箱本(共2册)--书韵楼丛刊

《纳兰词:线装巾箱本(共2册)--书韵楼丛刊》

(清)纳兰性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06-01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以”

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

《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

【美】宇文所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继《初唐诗》、《盛唐诗》文学史研究之后,经十年孕育而成的第一部非系统处理的诗歌理论力作。原书...”

中古文学系年

《中古文学系年》

陆侃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6

“《中古文学系年(套装上下册)》是陆侃如先生的遗著,全稿八十余万字,是他在一九三十七年至一九四七年花费十年时间写成的。解放...”

大历诗风

《大历诗风》

蒋寅.凤凰出版社.2009年4月

“大历诗风,ISBN:9787807293552,作者:蒋寅”

清嘉錄 桐橋倚棹錄

《清嘉錄 桐橋倚棹錄》

[清] 顧祿 撰,來新夏,王稼句 點校.中华书局.2008-07

“《清嘉录》是清代苏州文士顾禄的著作,此书以十二月为序,记述苏州及附近地区的节令习俗,大量引证古今地志、诗文、经史,并逐条...”

牡丹谱

《牡丹谱》

[宋]欧阳修等 著,杨林坤 编著.中华书局.2011-8

“本书是宋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周师厚《洛阳牡丹记》,张邦基《陈州牡丹记》,陆游《天彭牡丹谱》四本书的合辑,是中国古代关...”

八代诗史

《八代诗史》

葛晓音.中华书局.2007-04

“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包括北朝,史称八代。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史中,八代诗是蕴蓄丰富的上游。本书结合各历史...”

唐才子传校笺

《唐才子传校笺》

傅璇琮 编.中华书局.1995-11

“《唐才子傅校箋》以日茂元刊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日藏五山本、正保本、《佚存叢书》本以及《四库全书》本、三间草堂本、《指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