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全四册)》

《四大名著(全四册)》 《四大名著(全四册)》

  • 书名:《四大名著(全四册)》:四大名著
  • 分类:古典文学
  • 作者:曹雪芹
  • 出版社:岳麓书社
  • 出版年:2004-6
  • 售价:80.00元
  • 页码:3112

《四大名著(全四册)》 内容介绍:

《四大名著》(共4册)(精装):《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一个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过程。作品对封建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败,封建科举制度、婚姻制度、等级制度以及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理想主张。《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长篇小说。作者在《宣和遗事》及有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此书。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等梁山英雄人物,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与腐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全书以白话写成,语言显得生动活泼,刻画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堪称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意义极为深远。《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集中描写三国时代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不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与黑暗,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要求安定的强烈愿望。《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袁中郎随笔

《袁中郎随笔》

袁宏道.作家出版社.1995-03

“”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

葛晓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31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各类体式发源和成熟的时期。《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由葛晓音所著,从语言、节奏、结构、...”

中国近世戏曲史

《中国近世戏曲史》

[日] 青木正儿 原著.中华书局.2010-1

“《中国近世戏曲史》之作,出于欲继述王忠悫国维先生名著《宋元戏曲史》之志,故原欲题为《明清戏曲史》,以易人曰人耳目之故,乃...”

娑罗馆清言·续娑罗馆清言

《娑罗馆清言·续娑罗馆清言》

[明]屠隆撰,王飞 评注.中华书局.2008-9

“内容简介: 《娑罗馆清言》与《续娑罗馆清言》均系屠隆晚年所作,从序言中我们可以得知《娑罗馆清言》作于万历二十八年八月(1...”

引譬連類

《引譬連類》

鄭毓瑜.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9

“本書以上古以來極為重要的「引譬連類」這個概念為核心, 透過詩經、楚辭、漢賦乃至於晚清仍創作不斷的舊體詩, 體現一個「文─...”

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

张潮.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8

“古今小说家言,指不胜偻,大都饾饤人物、补缀欣戚,累牍连篇。非不详赡,然优孟、叔敖,徒得其似而未传其真,强笑不欢,强哭不戚...”

中古文学史论

《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01

“王瑶先生的《中古文学史论》定稿于1948 年。一般说,“史论”的任务和写法不同于“史”,是以“史”为例而侧重于“论”;他...”

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全集》

[清] 龚自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1

“”

气候、物候与文学

《气候、物候与文学》

曾大兴.商务印书馆.2016-5

“内容简介 《气候、物候与文学 ——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一书主要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气候、物候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文学?...”

唐才子传校笺

《唐才子传校笺》

傅璇琮 编.中华书局.1995-11

“《唐才子傅校箋》以日茂元刊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日藏五山本、正保本、《佚存叢书》本以及《四库全书》本、三间草堂本、《指海》本...”

纳兰词:线装巾箱本(共2册)--书韵楼丛刊

《纳兰词:线装巾箱本(共2册)--书韵楼丛刊》

(清)纳兰性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06-01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以”

龔自珍己亥雜詩注

《龔自珍己亥雜詩注》

(清)龚自珍.中华书局.1999-02

“为了研究龚自珍其人的生平和他的政治思想、交游、著述,《己亥杂诗》是极珍贵的材料,即便是探索中国近代史序幕时期的各种因素,...”

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

《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

秦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8

“《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继承前人叶恭绰、唐圭璋、龙榆生的研究成果,考订众本,分长短句、补遗、存疑三部分载录词作,详为校记、...”

小仓山房尺牍

《小仓山房尺牍》

袁枚 清,范寅铮校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书信类”

漫说水浒

《漫说水浒》

陈洪,孙勇进.人民文学.2005年1月1日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除了唐诗、宋词中一些广为流传的篇章外,在当代读者中影响最大的,恐怕还得数小说。小说中除了《三国演义》...”

唐诗风貌

《唐诗风貌》

余恕诚.中华书局.2010-04

“本书就唐诗总体风貌、唐诗各阶段风貌、唐诗主要流派和主要体裁风貌展开论述。集中地从精神内质到外在表现,指出唐诗各方面的风貌...”

诗词赏会

《诗词赏会》

周汝昌.中华书局.2011-9

“自发表于一九三五年的长文《读词杂记》起,本书收入周汝昌先生《“赢得青楼薄幸名”正解》、《一篇〈锦瑟〉解人难》、《陆放翁诗...”

好诗共欣赏

《好诗共欣赏》

叶嘉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5

“诗与词不同,诗是要言志的。诗既然要表现自己的情志,那么你的内心首先就要真的有一种“摇荡性情”的感动。所谓“情动于中”,那...”

师门问学录

《师门问学录》

周勋初,余历雄.凤凰出版社.2011-8

“《师门问学录(增订本)》是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课程的一份教学实录,主要内容包括师门问学录(一)(20...”

苏轼集

《苏轼集》

苏轼.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