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詩校注(全二冊)》

《王梵志詩校注(全二冊)》 《王梵志詩校注(全二冊)》

  • 书名:《王梵志詩校注(全二冊)》
  • 分类:古典文学
  • 作者:【唐】王梵志 著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2010-06
  • 售价:85.00元
  • 装订:平装32
  • 页码:1080

《王梵志詩校注(全二冊)》 内容介绍:

白话诗人王梵志,至今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谜。野史说他生于林檎树中,多少带有些神话的色彩。而他的诗作,甚至同是宗教诗,也呈现出思想驳杂的倾向。著名学者项楚先生在通观敦煌文献中以及各种笔记小说中现存的王梵志诗的基础上,考定王诗绝非一人一时之作,在缜密详博的词义注释之后又在按语以及前言、附录中对各个王诗可能产生时代段的诗作进行了细致的厘定,分析出了一些王诗背后存在的可能的隐身作者,为进一步研究开辟了方向,奠定了基调。

《王梵志詩校注(全二冊)》 目录大纲:

前言凡例 卷號書名一覽表目錄王梵志詩校注附錄 釋亡名與敦煌文學 『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考 王梵志詩十一首辨偽 敦煌遺書中有關王梵志三條材料的校訂與解說 列一四五六號王梵志詩殘卷補校後記 王梵志詩中的他人作品王梵志詩論著目錄王梵志詩語辭索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文论十笺

《文论十笺》

程千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

“《文论十笺》是著名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文论十笺》从中国古代文论中精选了十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分上下两辑,合为...”

闻一多诗经讲义

《闻一多诗经讲义》

闻一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

“天津古籍出版社拟出版一套《名师讲义》丛书。从书名看,意思很清楚。他们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很赞成。   些位名师,都是二十世...”

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

《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

[唐] 李贺.中华书局.2012-2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

迦陵论词丛稿

《迦陵论词丛稿》

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05

“在这一册书内所收辑的,共有十多篇”

六研齋筆記 紫桃軒雜綴

《六研齋筆記 紫桃軒雜綴》

李日华 编.凤凰出版社.2010-3

“《六研斋笔记·紫桃轩杂缀(繁体竖排版)》为李日华据平时鉴赏、读书所得及平昔见闻随笔漫录而成。《六研斋笔记》共十二卷,多采...”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中华书局.2016-3-1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因四剧皆...”

槐聚诗存

《槐聚诗存》

钱钟书.三联书店.1995-03

“《槐聚诗存》是钱钟书自己诗的自选集。风格上接近宋诗杨万里等人。读者希望对钱钟书知人论世,这本诗集是很好的材料。本书由三联...”

诗集传

《诗集传》

(宋)朱熹,王华宝标点.凤凰出版社.2007-1

“《诗集传》最初成书刊刻时为二十卷,末附《诗序辨说》,但《诗序辨说》不知何时被删骈,历代著录及今传宋刊本均未载。至清修《四...”

离骚笺疏 李璟李煜词校注 花外集笺注

《离骚笺疏 李璟李煜词校注 花外集笺注》

詹安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

“本书乃著名学者詹安泰古籍整理类著作的合集,包括《离骚笺疏》、《李璟李煜词校注》和《花外集笺注》三部作品。 《离骚笺疏》分...”

多情却被无情恼

《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缨,毛晓雯.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8-1

““多情却被无情恼”,东坡这一句词若孤立来看,正可用作李商隐一生的总括。多情者本已易于自伤,况欲于无情的世界里寻觅情的归所...”

冥报记 广异记

《冥报记 广异记》

唐临,戴孚.中华书局.1992年3月

“古小说丛刊本,方诗铭辑校。”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张忠纲.中华书局.2005-1

“《杜甫诗选》依据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精选杜诗代表作193首,依创作时间先后顺序编排,详加题解、注释,对了解、研究杜诗均甚...”

诗文声律论稿

《诗文声律论稿》

启功.中华书局.2000-4

“《诗文声律论稿: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主要内容简介:律诗的条件;律诗的句式和篇式;两字“节”;律句中各节的宽严;古体诗;拗...”

文学与情感

《文学与情感》

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8

“《我们的国家:文学与情感》为复旦版丛书“我们的国家”的一种,由沪上著名学者骆玉明教授倾力撰作。《我们的国家:文学与情感》...”

鹤林玉露

《鹤林玉露》

罗大经,王瑞来 点校.中华书局.1983-08

“《唐宋史料笔记:鹤林玉露》作者罗大经(1196—1242)字景纶,号儒林,又号鹤林,南宋吉水人。宝庆二年(1226)进土...”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8

“”

汉魏六朝文学与文献论稿

《汉魏六朝文学与文献论稿》

傅刚.商务印书馆.2016-3

“本书为北大著名学者傅刚的最新学术成果,针对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特征、文体在汉魏六朝文学写作和批评中的作用、《...”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葛晓音.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以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作为主题,主要是想从文化的某些角度切入,为盛唐诗的繁荣找出若干被忽略的原因。因...”

苏轼词选

《苏轼词选》

陈迩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04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景祐三年十二月(按公元已是1037年初)生于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县),建中靖国元年(...”

秋水堂论金瓶梅

《秋水堂论金瓶梅》

田晓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

“秋水的论〈金瓶梅〉,要我们读者看到绣像本的慈悲。与其说这是一咱属于道德教诲的慈悲,毋宁说这是一咱属于文学的慈悲。即使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