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起源》

  • 书名:《艺术的起源》
  • 分类:摄影
  • 作者:[日] 杉本博司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4-4
  • 售价:78.00
  • 装订:精装
  • 页码:296

《艺术的起源》 内容介绍:

杉本博司向来以摄影家的身份为众人所知,举凡他的创作,如《透视画馆》《肖像》《剧场》《海景》等,无一不在挑战我们对于摄影表达的既有认知。他将时间、生命、历史这类具有纵向深度的主题,凝练成为二维的影像。在《艺术的起源》中,杉本博司详解了他“无相机摄影”新作《放电场》创作的原委和过程,以一般摄影者避之唯恐不及的静电灼烧底片,借闪电的意象连结起影像创造与地球生命的肇始。从未以影像的创作者自限的他,以光学玻璃雕塑五轮塔,探究人类宗教情感的来源,将金属块切削为数学模型,以有限的物质表现“无限”的概念,更为艺术家的想象力赋予其具象的造型。同时,杉本博司结合自己的摄影、建筑设计与收藏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杉本派”的装置艺术。当杉本博司对人类处境的思索越发明晰,我们也就看见他涉足更多人们未企及与尝试的全新领域,并以他的执著于探索精神将它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激赏。 《艺术的起源》便是杉本博司的自省、重新认识与超越的创作文集,他以文字梳理作品中“意象与语言的紧密交织”,将思索与创作历程全然呈现于读者面前。于是,我们有幸得见当代艺术与过往人类意识活动交织的吉光片羽,并一窥杉本博司所勾勒的人类精神史全貌。 本书收录了《放电场》、《偏光色》、《光学玻璃五轮塔》、《观念之形》等系列与多件装置艺术作品,值得提及的是,本书也体现了杉本博司对茶道的研究与兴趣,着墨较多的篇幅如与茶道相关的《三夕茶会》及向日本美学宗师千利休致敬的能剧创作《小田原》。

作者[日] 杉本博司介绍:

杉本博司 1948年 出生于东京下町的御徒町[今台东区],家中是银座经营有成的美容用品商社“银美”,父亲为业余落语家。 1970年 赴美求学,在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学习摄影。 1974年 移居纽约,先后获纽约州政府、古根海姆、美国教育协会奖学金,开始摄影创作。此后约十年间,杉本博司往来日本纽约两地,身兼古董商。此时期的经验养成他日后收藏日本古文物的爱好,也增进了他对日本古美术、建筑、文学、历史的造诣。 1977年 于日本南画廊举行首次个展。 1980年 于纽约Sonnabend画廊举办首次海外个展,并陆续在洛杉矶现代美术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德国古根海姆美术馆、法国卡地亚基金会等地巡回展出,受到高度评价。 2001年 获颁素有“摄影诺贝尔奖”之称的哈苏基金会国际摄影奖。 2005年 在日本东京的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举办了极为重要与成功的大型摄影回顾展“时间的终结”[End of Time],是他一生作品最为完整的呈现,参观人次创该馆纪录。 2009年 获颁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赏。

《艺术的起源》 目录大纲:


艺术的起源
光学玻璃五轮塔
古代的风景
冷静之眼与热情之眼
宝物的记忆
魔鬼现身之所
摄影学 事情的开端
安定的生活
观念之形
小田原
鹦鹉岛的鸟笼
天使来迎图
歪曲的宙感
时间的浮桥
三夕茶会
今冥途
落石注意
获高松宫殿下记念世界文化赏
历史的历史 杉本博司X中泽新一
后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中国梦:刘香成摄影三十年(平装版)

《中国梦:刘香成摄影三十年(平装版)》

刘香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3-9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很多当今的中国人来说,1978 年经济改革的曙光仿佛就在昨天,在...”

地震那一天

《地震那一天》

[日] 高桥邦典.南海出版公司.2012-4

“《地震那一天》内容简介: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度,灾难频仍,这里的居民在苦难面前,变得从容、淡定。9.0级的大地震中,许...”

Izima Kaoru

《Izima Kaoru》

Izima Kaoru,伊島薫.Hatje Cantz Verlag.2008.11

“Izima Kaoru Landscapes with a Corpse Izima Kaoru (*1954 in K...”

tokyo boy alone

《tokyo boy alone》

森榮喜(Eiki Mori).自轉星球.2011-6-15

“孤獨應該不夠等於寂寞,一個人的時候形式上是單數的,卻可能是剛好的完整; 這些空氣、房間、場所、電車、被看、下班、門後、某...”

人像摄影手册

《人像摄影手册》

比尔·赫特尔.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8

“《人像摄影手册:数码和胶片摄影师通用》要点:设备及基本技巧:相机与胶片规格、镜头、快门速度、数码摄影、曝光、测光、光线与...”

Image Makers, Image Takers

《Image Makers, Image Takers》

Anne-Celine Jaeger.Thames & Hudson.2007-5-28

“Aimed at professionals and beginners alike: the first system...”

Vivian Maier

《Vivian Maier》

Vivian Maier,John Maloof (EDT),Geoff Dyer (Text).Powerhouse Books.2011-11-16

“Product Description A good street photographer must be posse...”

比尔·布兰特

《比尔·布兰特》

[美]萨拉·赫曼森·迈斯特.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1

“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1904-1983)毫无疑问是英国现代主义摄影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他在横亘半个...”

尤金·阿杰

《尤金·阿杰》

[美] 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1-1

“尤金•阿杰是早期摄影史上最重要的大师之一,被认为是纪实摄影的先驱,在同时代人还在追求画意的时候,阿杰以明晰、纯净、直接的...”

蒙克与摄影

《蒙克与摄影》

[挪威]阿尔内·埃格姆.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2014-9

“█内容简介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挪威最伟大的画家,享誉世界的西方表现主义画派先...”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

沈继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

“温故影像“沈继光•残片图本系列”之《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 老朋友舒乙(借父亲老舍的话)说:“世上最好最美的事,...”

重访马可·波罗之路

《重访马可·波罗之路》

麦克·山下(美).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4

“美国《国家地理》资深摄影师麦克•山下 重访马可•波罗之路 恒久古道的如烟往事与文明进程 每一幅照片都延伸出一个故事…… ...”

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

《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

(美)克里斯多佛·詹姆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6

““克里斯多佛·詹姆士(Christopher James)把手工涂抹和古典摄影艺术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本书必将成为...”

retrospective two

《retrospective two》

Michael Kenna.株式会社河出书房新社.2005年2月28日

“Beauty is in the feet of the beholder.-Jonathan williams”

街拍时尚

《街拍时尚》

[美] 斯各特·舒曼.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8-31

““The Sartorialist”,英文直译过来是“手工裁缝”的意思,如今是全球最红的型人街拍博客。博主司各特·舒曼由...”

Jeff Wall

《Jeff Wall》

Peter Galassi,James Rondeau.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2007-02-01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Vancouver artist Jeff Wall's la...”

Revenge

《Revenge》

Ellen Von Unwerth.Twin Palms Publishers.2011-12-1

“Von Unwerth's newest work is a wild and sexy romp. Long know...”

摄影大师的构图秘诀

《摄影大师的构图秘诀》

[美] 恩斯特·威尔迪.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8

“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构图;不同视觉媒体中的构图;构图与影像画幅;构图中的线条等。”

亨利 卡蒂埃 布勒松摄影作品

《亨利 卡蒂埃 布勒松摄影作品》

[法]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

“亨利 卡蒂埃 布勒松从事摄影半个多世纪,周游世界各国,拍摄了大量的精彩照片,但是,他从来不允许别人拍摄他本人的照片,他的...”

Helmut Newton: Polaroids

《Helmut Newton: Polaroids》

Helmut Newton.Taschen.2011-8-1

“Polaroids occupy a special place in the hearts of many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