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向左,扬花向右》

《飞鸟向左,扬花向右》 《飞鸟向左,扬花向右》

  • 书名:《飞鸟向左,扬花向右》
  • 分类:长篇、中篇小说
  • 作者:潘云贵著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3
  • 装订:平装

《飞鸟向左,扬花向右》 内容介绍:

2003年,夏小树开始进入南江侨中读书。他因为上课爱打瞌睡又不完成作业而经常被老师罚站。班主任Miss林为了帮助班里的差生夏小树和王吉进步,决定让好学生林露湘、顾乐和他们结成“帮扶对子”。从此,一直被夏小树称作“宇宙不明生物”的林露湘开始走进了他的世界。从此,围绕在这四个人之间一系列让人哭笑不得的成长故事就这样发生了……最早一批90后的集体记忆,关于友谊关于爱的岁月,夏花般短暂的年少,时间教会了一群少年在美丽的青春中成长。

作者潘云贵著介绍:

潘云贵,西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作品发表于《诗刊》、《山花》、《西部》、《美文》、《南风》、《萌芽》、《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青春美文》、《福建文学》等刊物,被《读者》、《格言》、《意林》、《文苑》、《哲思》等杂志转载。曾获第22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首届海峡两岸文学创作大赛短篇赛区第一名、第十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C组二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文学排行榜小说类二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儿童文学创作大赛“最具潜力新人奖”等奖项,曾被江苏教育出版社评为第六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被《中国诗歌》(人民文学出版社)评为“90后十佳诗人”。出版有长篇小说《飞鸟向左,扬花向右》、个人文集《我们的青春长着风的模样》、《鸟眺望的地方叫做远方》等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数学典雅娜

《数学典雅娜》

傅钟鹏..2001

“”

满山打鬼子

《满山打鬼子》

薛涛著..2009

“《满山打鬼子》内容为:满山和千寻穿越大雪谷送情报,一路上一条白额狼始终在身后跟随。大爆炸,把千寻的记忆唤醒了:它想起自己...”

2003中国年度最佳少年作家作品

《2003中国年度最佳少年作家作品》

中国少年作家班编选.第1版 (2004年1月1日).2004

“”

十四岁的森林

《十四岁的森林》

董宏猷著.上海人美.2009

“《十四岁的森林》有她深沉的历史背景,这点对不同生活背景的读者是必须特别提醒的。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她」是廿世纪末青少年...”

灰色少男紫色少女

《灰色少男紫色少女》

窦蔻著.海天出版社.2007

“该书是一部描写中学生校园生活的文学作品,围绕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与师长\社会人事之间的故事发展出系列可读的有趣故事的...”

草房子

《草房子》

曹文轩著.作家出版社.2009

“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

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

曹文轩著.人民文学.2010

“《青铜葵花》讲述了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七岁的城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

玻璃鸟

《玻璃鸟》

殷健灵著.江苏少儿.2009

“《玻璃鸟》是殷健灵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写于1996年,小说出版后即获得当年的“冰心图书奖”大奖。这是一个特别的、发生在钢城...”

飞鸟向左,扬花向右

《飞鸟向左,扬花向右》

潘云贵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003年,夏小树开始进入南江侨中读书。他因为上课爱打瞌睡又不完成作业而经常被老师罚站。班主任Miss林为了帮助班里的差...”

细米

《细米》

曹文轩著.人民文学.2010

“《细米》内容简介:少年细米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乡野男孩,他与表妹红藕两小无猜,一同长大,日子如清水一般自然地流淌着。然而,这...”

根鸟

《根鸟》

曹文轩著.人民文学.2010

“《根鸟》收录了作者的两部作品《根鸟》和《埋在雪下的小屋》。《根鸟》讲述的是一个叫根鸟的少年的成长史,也是每个少年的心灵史...”

山羊不吃天堂草

《山羊不吃天堂草》

曹文轩著.人民文学.2010

“《曹文轩文集:山羊不吃天堂草》讲的是一群饥饿的羊,面对着一片长得高贵诱人的“天堂草”,终不肯低下倔强的头。若干天后,竟一...”

数学典雅娜

《数学典雅娜》

傅钟鹏..2001

“”

草房子

《草房子》

曹文轩著.作家出版社.2003

“本书作者是北大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委员,长期从事文学研究、创造工作,著有多文部文学作品集。其...”

十四岁的森林

《十四岁的森林》

董宏猷著.上海人美.2009

“《十四岁的森林》有她深沉的历史背景,这点对不同生活背景的读者是必须特别提醒的。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她」是廿世纪末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