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

《中国那些事儿》 《中国那些事儿》

  • 书名:《中国那些事儿》
  • 分类:中国历史
  • 作者:《线装经典》编委会 编
  • 出版社:云南教育
  • 出版年:2010-2
  • 售价:24.90元
  • 页码:319

《中国那些事儿》 内容介绍:

《中国那些事儿(明清)》内容简介:公元前527年,天下共主周景王骂了晋国大夫籍谈一句话。两千多年过去了,那简短的六个字仍然令中国人记忆犹新。而本来只是一个小人物的籍谈也因为这句话“千古留名”。不过直到今天,人们提起他,也多半只有两个字的评价:“该骂!”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那一年,周景王的王后去世,籍谈奉晋侯之命作为副使赴周都吊丧。宴席间,周景王问:“其他诸侯都向王室进献贡品,为何晋国没有?”籍谈答道:“晋国偏远,从未得到王室赏赐,如今又忙于抵御戎狄,因而未做准备。”周景王大怒,一一列举王室历代赐予晋国的器物,然后指责籍谈:“你的高祖本姓孙,因为掌管王室典籍,才有了'籍'这个姓。你是掌管典籍的官员的后代,怎么能忘记这些呢?”籍谈无言以对,羞愧而退。景王余怒未消,对左右说道:“籍谈的后代恐怕不能世袭爵位了,他居然数典而忘其祖。”

《中国那些事儿》 目录大纲:

明朝和尚皇帝朱元璋布衣出身,弃寺投军将帅之才,声名远播独掌大权,终成大业鄱阳湖大战刘伯温献计康茂才诈降火烧陈军“张良再世”刘伯温天赋异禀隐青田出山辅佐成帝业劫难难逃忧愤死“万里长城”徐达智勇兼备立战功如履薄冰度日艰君赐臣死涕泪流常遇春西征陈友谅南下立功,初露锋芒西征陈军,战功卓著东征北伐,攻取元大都“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冒雪访师,苦学成才“文道合一”的道统文学开私家藏书之风气朱元璋惩贪吏乱世用重典,“剥皮实草”治腐败一查到底,万名同案犯全斩首表彰廉吏,扶正压邪特务机关锦衣卫初设锦衣卫职能无限扩大极端专制制度的帮凶胡蓝之狱胡惟庸之狱蓝玉之狱杀戮之后的影响建文帝削藩建文帝仁政惠民藩王势大,威胁皇权燕王反叛靖难之变明太祖的爱子清君侧,发靖难四年靖难,皇位易主方孝孺被“灭十族”师出名门,桃李满朝拒写诏书,被灭十族郑和七下西洋郑和其人朱棣的设想历史航程与功绩明成祖迁都为成一统,决心北迁周密计划,等待时机迁都北京,功盖历史大明第一才子解缙聪颖绝伦的神童忠言直谏的江南才子《永乐大典》的总编纂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仁宜之治善于纳谏,宽松治国重用贤臣,息兵养民朱高煦叛乱“前人蹉跌,后人知警”逆心不改,密谋夺位宣宗御驾亲征平叛乱博古守正杨士奇江西吉安人才辈出一颗公心,辅佐明主慧眼识人,推荐贤才被儿蒙蔽,英名受损土本堡之变大太监的小算盘英宗气盛,亲征瓦剌被困土木堡战场遭生擒于谦保卫京城才略过人,正直清廉临危受命救国难全城一心守京城要留清白在人间宠信宦官的明宪宗沉溺女色,专宠一人宦官汪直,权倾一时戏子讽喻,权柄尽失“三元宰相”商辂连中三元,官居一品上疏直言,弹劾汪直弘治中兴坎坷多难的童年励精图治的中兴之主不近声色的君王正德帝微服出游偏倚内宦,荒废朝政纵情声色,微服出游杨一除内患贪婪专权的宦官刘瑾出将入相的四朝元老杨一清计除刘瑾嘉靖帝痴迷道术“兄终弟及”与“大礼之争”力革时弊,嘉靖中兴沉迷道术,荒政废国庚戌之变互市不成,俺答汗引兵南犯坚壁为上,严嵩消极抵抗明廷颜面尽失,丁汝夔替罪徐阶斗严嵩“青词宰相”,擅权揽政名相徐阶,曲意逢迎严嵩倒台,徐阶代之海瑞罢官少年清苦,刚正不阿备棺上疏,冒死谏政为民除害,慨然罢官张居正改革危机四伏的明王朝大权在握,整饬朝纲“一条鞭法”的推行人亡而政息戚继光平定倭寇愈演愈烈的倭寇之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苏州织工反税监神宗挥霍设税监反税监斗争明末宫廷兰大案宫廷仇杀事件“梃击案”充满宫廷阴谋的“红丸案宫廷权力之争的“移宫案熊廷弼冤死刑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巡按辽东,牵制后金力挽狂澜,独木难成林阉党诬陷,传首九边魏忠贤专权无赖出身,横行无忌操纵政局,迫害政敌权倾朝野,鹰犬众多大势已去,畏罪自杀东林冤案讲学集会,讽议时政反对阉党,惨遭迫害清誉长存,后世瞻仰袁崇焕之死初历战阵,宁远告捷功到雄奇即罪名国失栋梁,沉冤百年洪承畴降清家世贫寒,跻身仕途援锦抗清,困守被俘审时度势,归顺大清文韬武略,开清功臣张献忠建大西揭竿起义,能谋善战接受招降,伺机再起建立大西,自称为王困兽犹斗,中箭身亡李自成进北京参加起义,屡建战功南征北讨,声威大震攻人北京,功亏一篑崇祯帝自缢煤山雷厉风行,铲除阉党性格多疑,自毁长城难以回天,自缢而死吴三桂开关引清兵白皙通侯最少年冲冠一怒为红颜投清受封平西王史可法孤军守扬州从师知遇左光斗江北督师,整顿军纪被困孤城,殉国扬州李定国转战西南随军起义,人称“小柴王”转战西南,一路连获大捷名震天下,义军内部分裂复明未遂,忧愤而死明朝文化施耐庵著《水浒传》一生坎坷,郁郁不得志青史永存的《水浒传》章回小说鼻祖罗贯中生于乱世,颠沛流离长篇巨制《三国演义》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出身寒门,少有才华官场险恶,绝意仕途风流才子,诗画双绝阳明心学出身世家,精通文韬武略授徒讲学,首创“心学”吴承恩一生穷困写《西游记》才冠乡里,科场失意南都之行,呕心沥血寄托理想,鞭笞邪恶毁誉参半《金瓶悔》一部名副其实的“奇书”《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药圣李时珍放弃仕途,专心学医穷搜博采,编撰本草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李贽著书立“异端”离奇身世公开以“异端”自居世俗难容,愤而自刎汤显祖与“临川四梦”出身书香门第,仕途布满荆棘追求个性解放,专门写作著书绝代奇才,“临川四梦”惊世俗“三言二拍”冯梦龙与“三言”凌漾初与“二拍”徐霞客遍游天下无意功名,自幼向往游历出生入死,足迹遍及各地世间奇文,古今游记之最清朝努尔哈赤建后金少而英勇,背负血海家仇不屈奋起,统一女真各部建元称汗,开始伐明大业萨尔浒之战进攻抚顺,挑起战火灵活用兵,各个击破兵不厌诈,速战速决皇太极建清文武双全,崭露头角南面独坐,完善体制多尔衮定鼎北京聪慧多智,屡建奇功代天摄政,大权独揽独具慧眼,定鼎北京“清代国母”孝庄太后机敏善谋,初平清朝政局辅佐康熙,开创大清盛世多情天子顺治帝少年天子亲政,清明之举颇多爱情缠绵悱恻,离位扑朔迷离郑成功收复台湾背父救国,坚持抗清一隅抗志,收复台湾海外孤忠,永垂史册少年康熙智擒鳌拜独断专行,蔑视少年天子韬光养晦,设计铲除鳌拜天下第一廉吏干成龙大器晚成,崇尚实干整顿吏治,宽严并济清操苦节,享誉当时明珠权倾朝野聪明干练,治世能臣崇尚理学,名噪一时贪渎结党,抑郁而终三藩之乱三藩割据,拥兵自重下诏撤藩,吴三桂反叛分化敌人,削平藩乱施琅平定台湾与郑结怨,主张攻台恩威并施,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沙皇俄国入侵雅克萨保卫边防,围缴沙俄军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三征噶尔丹噶尔丹叛乱,康熙御驾亲征二次亲征,兵分三路彻底平叛,重控漠北蒙古雍正整顿吏制国库空虚,清查亏空整顿吏制,严惩贪官隆科多之死身世显赫,少年得志拥戴殊勋,顷刻身败年羹尧恃功狂傲两朝重臣,享誉朝野宠信优渥,千载一时居功擅权,家破人亡文治武功乾隆帝宽严相济,国力强盛儒雅风流,重视文治清朝文字狱禁锢思想,制造惨剧愈演愈烈的文字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浓墨宰相”刘墉出身世家,为官清正回京上任,处事圆滑辅佐新君,处理和坤浓墨宰相,书法传世满清第一大贪官和坤家世低微,时来运转一手遮天,作威作福多行不义必自毙清科场三大舞弊案丁酉科场案辛卯科场案戊午科场案白莲教起义有勇有谋的女英雄坚壁清野,镇压起义天理教起义宣传天理教,准备起义攻打紫禁城,功亏一篑民族英雄林则徐鸦片泛滥,掀起禁烟争论奉旨前往广东禁烟虎门销烟,扬中国人志气鸦片战争英军首次北犯虎门广州之战英军再次北犯丧权辱国,签订条约太平天国运动民不聊生,爆发革命颁布纲领性文件北伐西征,祸起萧墙天京陷落,运动失败晚清重臣曾国藩文武兼备,仕途畅通创建湘军,镇压起义推崇程朱,兴办洋务火烧圆明园“亚罗”号事件得寸进尺,扩大侵华战争圆明园化为一片焦土晚清贤王奕沂争储失败,学得理政务实之才权势赫赫,总管清廷内政外交事务功高震主,宦海浮沉失意死慈禧垂帘听政入宫受宠,协理政务参机要辛酉政变,垂帘听政掌大权君临天下,功过是非难断定左宗棠收复新疆少负大志,名流推重出佐湘幕,初露峥嵘收复新疆,功彪史册红顶商人胡雪岩慧眼识人,逐渐发迹结交权贵,亦官亦商名利双收,毁于一旦抗法名将冯子材出身贫寒,忧心边防临危受命,驻守镇南关身先士卒,取得大捷台湾巡抚刘铭传家境贫寒,闯荡江湖镇压起义,名扬天下保卫台湾,流芳百世担任巡抚,推行改革中日甲午战争日本蓄谋挑起战争清廷节节溃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为“公车上书”学习西方,聚徒讲学上皇帝书,百日维新状元张謇实业救国放弃仕途,实业救国兴办学校,普及科学百日维新国难当前,酝酿维新维新变法的内容慈禧镇压,变法失败筑路先驱詹天佑学成归国,献身铁路事业独具匠心,修成京张铁路义和团“扶清灭洋”义和团的反帝烈火内外夹攻,惨遭镇压“鉴湖女侠”秋瑾豪放热情,东渡日本求学提倡女权,为革命矢志不移英勇就义,千秋万代传侠名末代皇帝溥仪登上末代皇帝宝座从伪皇帝到公民溥仪的五位妻子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先声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成立湖北军政府清朝文化怪才金圣叹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评点六才子书,名噪一时狂放不羁,以“哭庙案”被杀开国儒师顾炎武“自督读书”,以匡复故明为志为学经世致用,开启朴实学风古音学的奠基者落第才子蒲松龄热衷科举,抑郁不得志穷其一生写聊斋满清第一才子纳兰性德出身高贵,年少英才淡泊名利,雅交文友多情才子,缠绵悱恻“南洪北孔”,写传奇坎坷多故,《长生殿》蜚声文坛三易其稿,“歌尽桃花扇底风”吴敬梓著书指摘时弊不习治生,家道中落讥嘲嗤笑,看透世间万象针砭时弊,著成讽刺小说郑板桥画竹出身于书香门第宦游官海,关心民众写取一枝清瘦竹曹雪芹与《红楼梦》富贵满堂到落魄草堂十年辛苦著“红楼”一代文豪纪晓岚才华横溢,担任总纂官机敏善辩,“铁嘴”一张文坛泰斗,极尽荣耀徽班进京、四大徽班徽班进京京剧诞生启蒙思想家魏源以擅长经世学而知名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和《天演论》留学西方,倡导变法物竞天择,教育救国梁启超与新文体从旧式散文到新文体的过渡文界革命,成功创造新文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

雾满拦江.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1

“清朝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王朝。其前期入关,扬州七日、嘉定三屠,汉人纷纷抗争,历经三朝方才平息;其后期,外敌入侵、丧权辱国,将...”

中国通史·明清史

《中国通史·明清史》

姜公韬,傅乐成主编.九州出版社.2010-1

“《中国通史:明清史》刊行于1978年,成书之后即在话语圈里产生了巨大影响。时至今日,仍是不少史学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书,一...”

宋朝阶级结构

《宋朝阶级结构》

王曾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宋朝阶级结构(增订版)》系统而深入地论述了宋朝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兼及它们的政治地位。唐宋都是以租佃制为主导的农业社...”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

《中国通史故事(上.中.下)》

本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0

“内容和特点 本书讲述远古到现代的 中国历史故事525节,按时代 和朝代分为18段,每段有前 言,介绍本时期社会的概况。 ...”

从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从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雷颐.东方出版社.2015-8-10

“著名历史学者雷颐最新力作; 把历史变成故事说给大众听; 全面解读自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的晚清历史。 揆诸史实,清王朝的覆亡...”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余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周振鹤 主编 本书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

唐研究(第十九卷)

《唐研究(第十九卷)》

荣新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0

“”

血腥的盛唐 5

《血腥的盛唐 5》

王觉仁.江苏文艺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12-11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内容简介: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

麻辣近代史

《麻辣近代史》

刘澍.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8

“近代,一个诡谲奇变、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个西风劲吹、摧枯拉朽的时代。 近代,一个边警频仍、烽烟弥漫的时代。一个风云变幻、天...”

袁枚年谱新编

《袁枚年谱新编》

郑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0

“《袁枚年谱新编》是作者博士阶段的学位论文,曾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的称号。年谱以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一生的经历、交游及创作活...”

明清史丛说

《明清史丛说》

汪荣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1

“本书收录了史学大家汪荣祖先生在明清史研究领域的文章共十三篇。专题论文九篇,涉及明清帝国的诸多重要议题,如明清帝国版图的变...”

战国就是一场游戏

《战国就是一场游戏》

韩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比游戏还好玩 十年来,网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战国史 4000万网友读后齐呼:袁腾飞,你快回家看这本书! ...”

战争教父·李靖 第一部

《战争教父·李靖 第一部》

怀旧船长.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7

“他是屈指可数的不败军神,历代将帅不可逾越的第一高峰!他的将兵谋略高在何处? 他是历史上难得善终的开国将相,功高压主,辅佐...”

中国礼仪要义

《中国礼仪要义》

彭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6

“中国传统礼义文化概述”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

唐长孺.中华书局.2012-10

“本书是唐长孺先生在中央党校讲课时的笔记,后附《魏晋南北朝史籍举要》,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习的必备书。”

帝制的终结

《帝制的终结》

杨天石.岳麓书社.2013-7

“《帝制的终结》是作者集五十年辛亥研究功力而创作的作品,全景式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者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

清朝前纪

《清朝前纪》

孟森.中华书局.2008-05-01

“《清朝前纪》是孟森先生南京中央大学讲授满洲历史时的讲义,全书分纲领、女真纪第一、建州纪第二、建州左卫前纪第三、肇祖纪第四...”

敕勒与柔然

《敕勒与柔然》

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大漠南北和西北地区的民族,即匈奴、鲜卑之后主要就是敕勒(高车)和柔然。他们对中国北方及中亚历史发生过...”

制禮以教天下

《制禮以教天下》

張文昌.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8-1

“中國向來以「禮儀之邦」自居,聖人亦以「禮教」作為治平天下之重要手段。縱使中古的公私禮書都已漸趨成熟,但其行用效力卻僅止於...”

清华历史讲堂续编

《清华历史讲堂续编》

清华大学历史系、三联书店编辑部合编,秦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

“《清华历史讲堂续篇》内容简介: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