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

  • 书名:《国家治理》:国家治理
  • 分类:国家机关工作
  • 作者:王绍光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14-10-1
  • 售价:CNY 88.00
  • 装订:平装
  • 页码:499

《国家治理》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国家治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政治现实出发,以国际比较的视野,审视了新中国60多年社会主义实践在政治、社会、经济方面一脉相承的艰辛探索及其巨大成就,并通过严谨细致的研究阐释分析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规律。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中式政道思维”,包括理想政治秩序,政体与政道等几章;中篇为“新中国的历史演进”;包括传统政道思维与当代治国理念,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论中国体制的学习模式与适应能力,大转型——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等四章;下篇为“当代中国的政治与政策”,包括公众决策参与机制,挑选决策者阶段的新趋向,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国家强制能力建设的轨迹与逻辑,走向预算国家,中国在保护社会方面的新跃进,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等七章。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国家治理》编辑推荐:从古今中西的思想中汲取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智慧,深入浅出地讲透中国体制的特色和优势,聚焦和阐释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规律,以中式政道思维辨析政治学中的热点问题,从新中国史和国际比较视野审视中国坚守的方向和走过的道路。

作者王绍光介绍:

王绍光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1954年出生于武汉,1982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士学位,1984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曾在1972年至1977年任教武汉市堤角中学,1990年至2000年任教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目前担任英文国际学术刊物China Review的主编,并担任几家中英文学术刊物的编委,几家中英文学术出版社的审稿人。已出版七本专著;与胡鞍钢等人合著、合编了十三本著作;此外,在中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

《国家治理》 目录大纲:

上篇 中式政道思维
一、理想政治秩序
——古今中西的探求
二、政体与政道
——中西政治分析的异同
政体思维
政道思维
结语
三、“王道政治”是个好东西?
——评“儒家宪政”
病症:合法性危机?
“处方”:王道政治?
中篇 新中国的历史演进
四 、传统政道思维与当代治国理念
二百年治国的三个阶段
党国体制解决了治国能力问题
前30年打基础,后30年起飞
国家治理与国家能力
中国体制的四个优势
四个优势都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西方政体思维与中国政道思维
共产党讲的“民主”是政道层面上的
摒弃政体决定论思维方式
民主要谈,更重要的是谈社会主义
五、坚守方向、探索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前30年的探索
所有制方面的探索
计划方面的探索
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方面的探索
前30年探索的成就
后30年的探索
邓小平的探索
十五大以来的探索
后30年探索的成就
结语
六、如何摸着石头过河?
——从农村医疗融资体制的变迁看中国体制的学习模式与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与学习模式
医疗合作的萌芽
合作医疗的兴起
合作医疗的普及
传统合作医疗的衰落
新型合作医疗的探索
小结
七、大转型
——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
波兰尼的《大转型》
中国的大转型
大转型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小结
下篇 当代中国的政治与政策
八、公众决策参与机制
——一个分析框架
公众参与机制
信息公开
听取民意
吸取民智
实行民决
公众参与的位阶
毛泽东的逆向参与模式:群众路线
九、挑选决策者阶段的新趋向
城乡基层选举
人大代表选举
行政首长的选举
十、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动员模式
内参模式
借力模式
上书模式
外压模式
小结
十一、改革时期的公安分权与集权
——中国国家强制能力建设的轨迹与逻辑
调动地方资源——公安行政分权的意义
人员编制权力下放
经费保障责任下移
机构管理权限下放
重塑中央效能——公安行政集权的目的
调整编制、向基层倾斜
建设经费保障机制
强化机构纵向监管
从分权向集权转变的原因
控制对象与控制主体的变化
分权与集权自身矛盾的演变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变化
国家强制能力建设的逻辑
分权化发展的条件
集权型建设的前提
小结及讨论
十二、走向预算国家
——财政转型与国家建设
国家建设、财政转型与预算国家:一个初步的理论
国家建设与财政转型
税收国家
预算国家
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法国、英国和美国的经验
法国道路
英国道路
美国道路
中国的预算改革
预算改革前中国的财政:演进中的税收国家与“前预算时代”
1999年以来的预算改革
建立预算国家面临的挑战
总结
十三、要瘦身,不要虚胖;要先锋队,不要精英党
……
十四、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在保护社会方面的新跃进
十五、“公民社会”vs.“人民社会”
十六、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
式代表型民主的实践
结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过关数量关系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过关数量关系》

公考快线公务员考试图书编写组编写..2012

“《2013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过关•数量关系》主要内容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

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预测试卷

《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预测试卷》

主编李如海..2008

“《2009新大纲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预测试卷》编者权威,内容全面,为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教授倾心打造...”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过关言语理解与表达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过关言语理解与表达》

公考快线公务员考试图书编写组编写..2012

“《2013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过关: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内容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

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标准用书

《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标准用书》

张绍平, 金广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

15天突破申论文章写作微模块 . [7]

《15天突破申论文章写作微模块 . [7]》

张小龙编著..2011

“适用范围: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村干部考试,公安招警考试。军转干考试,法检招录考试。选调生考试,三支一扶考试。年真题...”

香港与内地老年社会福利模式比较

《香港与内地老年社会福利模式比较》

田北海著..2008

“《香港与内地老年社会福利模式比较》以对香港和内地二十多家福利机构和五十多位老人的个案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两地相关部门的统...”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

周天勇等著..2008

“”

社会福利与社会建设

《社会福利与社会建设》

主编毛振华..2010

“《社会福利与社会建设》为第三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8)的成果,围绕“改革开往30年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建设”这个主...”

中国行政管理学初探

《中国行政管理学初探》

国务院办公厅调查研究室编..1984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化同步题库 : 2006全国通用版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标准化同步题库 : 2006全国通用版》

主编 徐颂陶.<br />.2005

“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推行十几年来,考试组织工作和命题工作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竞争也日趋激烈和白热化。特别是近年来...”

做合格的公务员

《做合格的公务员》

张建华著..2012

“《做合格的公务员》内容简介:忠于国家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政治要求,是公务员的天职;服务人民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社会要求,...”

服务型政府建设 : 政府再造七项战略

《服务型政府建设 : 政府再造七项战略》

燕继荣主编..2009

“《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再造七项战略》基于学术研究的专业导向和对中国现实问题的热切关注,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总结...”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试题分类强化训练与解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试题分类强化训练与解析》

主编王甫银..2012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试题分类强化训练与解析-2013年公务员录用》,本书面向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第二阶段复习需求,根据...”

公务员制度概论

《公务员制度概论》

主编周敏凯..2009

“《公务员制度概论》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概述和综合比较,尤其是与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综合比较,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过关常识判断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过关常识判断》

公考快线公务员考试图书编写组编写..2012

“《2013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分过关•常识判断》内容简介:由于公务员的工作性质,要...”

中国公务员职业化研究

《中国公务员职业化研究》

景亭著..2009

“《中国公务员职业化研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公务员职业素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并设立了公务员职业化评价体系和职业化指...”

冲突与治理 : 中国群体性事件考察分析 :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mass event

《冲突与治理 : 中国群体性事件考察分析 :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mass event》

王赐江著..2013

“《冲突与治理:中国群体性事件考察分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群体性事件进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