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

  • 书名:《李商隐》
  • 分类:诗歌
  • 作者:吕明涛评注
  • 出版年:2011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诗经现场

《诗经现场》

流沙河.新星出版社.2013-5

“《诗经现场》是流沙河先生阅读《诗经》的心得体会。作者从《诗经》中精挑细选八十一篇诗章,以还原现场的方式,为读者讲述了每一...”

唐诗宋词的江湖

《唐诗宋词的江湖》

李康化著..2009

“”

唐诗综论

《唐诗综论》

林庚.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部.2006-7

“《唐诗综论》是林先生数十年唐诗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有关唐诗研究文章的结集。文章分三组:唐诗高潮、唐诗远音和谈诗稿。后两组文...”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

张长青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

唐诗鉴赏

《唐诗鉴赏》

王步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本书以唐诗史为纲,按初、盛、中、晚的顺序,分为十八单元,根据各时期的诗歌成就不同,风格流派不同,适当划分。全书选精读课文...”

唐诗百话 : 普及本

《唐诗百话 : 普及本》

施蛰存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唐诗风情

《唐诗风情》

闻一多著..2012

“《国风书系:唐诗风情》为闻一多唐诗研究的代表作。文章论述精辟,引用的诗歌皆具有代表性;语言生动形象、兼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伊人如月水一方 : 《诗经》中的女子情怀

《伊人如月水一方 : 《诗经》中的女子情怀》

王玉洁著.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0

“行云流水般的温婉文笔,以现代女性的视角解读“世界上最美的书”——《诗经》。作者邀您一同品鉴《诗经》里绵延千年的女子情怀”

唐诗宋词名家鉴赏大全集

《唐诗宋词名家鉴赏大全集》

张傲飞编.高等教育.2010

“《唐诗宋词名家鉴赏大全集》内容简介:唐诗与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阆苑里的两朵奇葩,二者以其卓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一代文...”

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

《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

曾晓鹰, 王勤著..2010

“”

明年春色倍还人 : 经典诗词解析

《明年春色倍还人 : 经典诗词解析》

方铭, 陈静, 李玉婉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对采访中国两会的各国记者说,“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

中国历代诗词分类品读 , 咏怀卷

《中国历代诗词分类品读 , 咏怀卷》

总主编张占国, 王铁柱.学苑出版社.2006

“《中国历代诗词分类品读·咏怀卷》内容简介:现在通行的诗词选编,编纂体例大多一致,或作家诗词选编,或历代诗词选编。前者是以...”

诗无邪

《诗无邪》

傅斯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3

“《诗无邪: 鉴赏、评析与考证》内容简介:“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

中国历代诗词分类品读 , 咏志卷

《中国历代诗词分类品读 , 咏志卷》

总主编张占国, 王铁柱.<br />.2006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在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中,诗词作为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产生了数以千万计的优秀篇章,令人击...”

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

《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

陈默著..2012

“《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选编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古典诗词,上自先秦,下迄晚清,凡是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或...”

品唐诗

《品唐诗》

主编傅德岷, 卢晋.上海科技文献.2010

“《品唐诗》内容简介:品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就有了最凄美的牵盼:品那些秀色可餐的风光,就醉了人间:品那些五味杂存的生活与情...”

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

《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

叶橹编著..2010

“《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内容简介:当诗人把生活以航海作为比喻时,他看到的是外部世界对人的制约和限制,所以生活本身显示出它...”

唐诗百话 . 上

《唐诗百话 . 上》

施蛰存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

“《唐诗百话》是著名文学大师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唐诗研究鉴赏佳作。施先生因此书的学术成就和广泛影响而获得了上海文学艺术奖的...”

诗神远游

《诗神远游》

赵毅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1

“1983年写出《远游的诗神》一书,为中国新时代比较文学研究中第一本具有扎实影响的著作,得到中国比较文学协会颁发的比较文学...”

陸遊

《陸遊》

張敏傑編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