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应重新分类,了解你是哪类患者,转发与填写可以帮到全世界

 

科学决策需要大数据,记录下你的病程,是对疫情防控的贡献...

3月11日,世卫组织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大流行特点”。目前全球已有114个国家和地区,受到疫情影响,累计确诊超过11.8万例,死亡病例达到4291例,未来几周数据会进一步,攀升。2010年,世卫组织对“大流行”做出了定义,直到2020年,“新冠肺炎”,成为第一个被定义为“大流行”的传染病。

中国的疫情进入尾声,我们有责任,将我们用生命,搏击获得的经验,总结出来,帮助全世界战胜疫情。世界经济是一盘棋,我们不可能独善其身,请大家花点时间,将自己的病程及,可能出现的蛛丝马迹记录下来,有时小小的信息,可能改变战役的局面。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途岛海战大捷”,就是“信息”的胜利。

中国疫情即将告一段落,理智的做法不是庆祝,而是反思与总结,因为,我们目前并不知道“病毒是否会被彻底杀灭,还是可能与人相伴一生”,也许,疫情可能只是阶段性结束,我们需要更多患者的信息,哪怕是蛛丝马迹,都有可能帮助疫情,防控做出科学的决策。

封城多久、疫情紧急状态持续多久?直接关乎经济发展和国民,的生活。怎样在保证疫情,可控的情况下,迅速恢复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关乎大家的切身利益。也许你活下来了,但收入却没了;正如非典幸存者,人活下来了,但却终身生活在“股骨头坏死的恶梦中”。怎样让悲剧不上演,我们需要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需要,真实的数据,真实的数据源于大家。
世界需要你的参与和贡献
我们需要你的参与。你的每一笔记录,不仅记录了你自己人生最卓越,的一次拼搏,也将留给社会和,科学很好的反思与线索,世界因你更美好,希望你的参与。为什么你的参与可能,改变战役的局面呢?正确的决策不仅需要来自医院,的数据统计,还需要院外患者,的信息作为补充。有时候,这些信息更快、更能全面反映真实的情况。

正是因为我有网络,咨询平台,正是因为广大患者的积极,参与及反馈“蛛丝马迹”的信息,我有很多早于官方,的预测与预警,后面全都被证实了。这些预警,让我及时调整了对患者,的救护方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提出来新冠感染,

不一定是“新冠病毒肺炎”,

应采取不同的救治方案
网络咨询的高效率在于,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大量,真实的社会信息。2月15日起,我非常敏锐的发现,此后咨询的患者,实际上大多数发病时间,在1个月以前,与发病症状剧烈的患者,基本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感染,只是这些患者,炎症反应非常弱,没有产生强烈的炎症风暴,主要靶组织不是“肺”、而是“心脏、外周神经、肌肉”等,由于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许多患者并没有及时就医,这些患者的潜伏期,和病程非常长,体温大多为持续低热1-2个月,或胸闷、肌肉痛、外周神经痛、轻微咳嗽、有少许痰(与症状强烈患者干咳不同)。

因此,前期症状重的患者符合,官方定义的“新冠病毒肺炎”特征;

后期患者不符合官方定义的,肺炎特征,我定义为“新冠病毒综合征”及“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
血清抗体检测应成为

 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指标” 
3月11日,我写了一篇“新冠患者复阳会怎样?血清IgG、IgM检测结果如何解读”的文章,强调了核酸阴性,不等于没有病毒感染或,没有传染性。

核酸检测阴性可能,的原因包括:(1)采样误差;(2)试剂盒灵敏度不够;(3)病毒感染的阳性部位,不是肺或肠道,那么咽拭子和肛拭子,可能就是阴性。

比如“新冠病毒综合征”的患者,其主要靶器官不是肺,肺部无感染或轻度感染,体温低于37.7度,也不是肠道,没有腹泻等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肌(胸闷、胸痛、心率加快)、肌肉酸痛、乏力、外周神经痛(皮肤游走性跳痛)等。

1个患者,持续37.1-37.3度体温1个半月,5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ct显示肺部无病毒,肺炎特点,但心率持续在90-130之间,乏力症状明显,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给出了明确的结论:该患者是一个新冠,病毒感染者,不是“新冠病毒肺炎”,而是“新冠病毒综合症”。
点击可查看大图


我将官方的“新冠病毒肺炎”进行了补充分类:“新冠病毒肺炎患;新冠病毒感合征患者;新冠病毒无症状者”。为什么要重新分类,因为,不同类别的患者,救治方法不同,否则,适得其反。
“炎症因子是把双刃剑,

 抗炎药要精准使用,激素不可滥用” 
(1)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发病急,以“肺”为主要靶器官,炎症反应强烈,可产生炎症风暴,是导致呼吸困难、肺衰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抗炎药或激素,但需要根据症状的改变,及时停用抗炎药,包括激素,否则延长病程,并易导致“复阳”;

(2)新冠病毒综合征患者:病症轻微,不以“肺”为主要靶器官,肺部无感染或轻度感染,不具有炎症风暴特点,如果出现死亡(极少数),可能是心脏导致的猝死。这类患者不适合,采用抗炎药,包括激素,否则“弊大于利”。

(3)新冠病毒无症状者:新冠病毒无症状者,大多数,并非无症状,只是在某个时间点,出现不易被察觉的症状,很多有低烧,或轻度畏寒或乏力或,肌肉痛,但持续时间可能1-2天就好转,不易被察觉,往往误认为感冒或身体,亚健康状态。这类患者虽然不需要治疗,但需要谨慎隔离,因为,出现过“无症状患者”感染6个人的案例。

为什么激素和抗炎药要精准,使用呢?

为什么新冠病毒综合征患者潜伏期长、病程长呢,主要是由于炎症反应弱。TNFa(肿瘤坏死因子)、IL6(白介素6)等是炎症因子,是把双刃剑,当免疫低下时,这些炎症因子在体内,常常低于正常水平,很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攻击,并且肿瘤易感。但如果免疫过激,这些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一方面可以攻击病毒,但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的重要器官,导致器官衰竭、组织高炎症反应,包括肺及气道粘液的高分泌(,高分泌),引起气道阻塞,呼吸窘迫等,是“新冠病毒肺炎”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精准的使用抗炎药对疾病,的康复很重要,抗炎药不永远都是“好药”。

目前有零星发现表明,治愈出院患者中的复阳者,血中TNFa、il6等炎症,因子低于正常。这再次提示,病毒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应该精准使用“抗炎剂”和“强抗炎剂—激素”,不恰当的使用会延长病程。

2月15日以前,大多数患者为新冠病毒肺炎,炎症反应强烈,以肺为主要症状,氧饱和度低,呼吸困难,我建议的“含抗炎剂甘草酸二铵的,鸡尾酒疗法”取得了非常立竿见影,的临床效果,但2月15号以后,大多数患者不以肺部,为主要靶器官,肺仅有轻度感染或无感染,氧饱和度正常,呼吸不困难,主要是胸闷和肌肉痛、外周神经痛等,体温在37.7度以下,我就取消了“抗炎剂甘草酸二铵”的使用,只保留VC+芦丁,增补了辅酶Q10,保护心肌。因为,“新冠病毒肺炎”患者,肺部症状好后,还会出现心脏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心率在90-130/分以上。撤下甘草酸二铵的目的是保持患者,血液内合理的“炎症因子”水平,缩短病程、减少复阳率。

在我2月15号完成了抗炎方案,的调整后,2月19号国家专家组成员胡教授(胡,教授)明确指出,强抗炎药—皮质激素,可延长病程,希望医生控制使用,激素的愿望。柳叶刀也发文表明,激素的使用并没有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早于官方,我提前预警了

“心脏可能是新冠,另一个靶器官”

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月30日,有患者告诉我:“同病房的患者,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没征兆的突然走了”。这引起了我的警惕,如果是气道阻塞、肺衰竭,应该有一个过程,而且过程比较痛苦,毫无征兆的离开,或起病非常急,通常与心脏猝死有关。于是在群友中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新冠感染者都有心率,加快的现象,以前心率大多在70左右,但现在大多在90-130次/分,最高的一个,患者高达160次/分。

2020年3月2日,武汉硚口区一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康复隔离期猝死。男,36岁,2月12日入住汉阳,国博方舱医院,2月26日入住指定酒店,康复隔离,3月2日出现乏力,胃纳差,被120转至医院,17:58分死亡,推测是新冠病毒,攻击心脏引起心肌炎,导致死亡。

说明心脏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另一个靶器官。有以下2个特点:

(1)对早期炎症风暴,强烈的患者,在肺部症状消失后,心肌症状将持续1-2个月以上,或是出院痊愈后10-20天才表现出心肌症状;

这批患者,我称为“新冠病毒肺炎”,也是目前官方的命名。

(2)对后期炎症风暴,不强烈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肺部症状,首发症状就是“心肌问题”、肌肉痛、外周神经痛等问题,因此,更新调整了新冠患者的,医疗防护建议,增加了心肌和,外周神经保护方案。

这批患者,我称为“新冠病毒综合征”,也就是再用“新冠病毒肺炎”这个名词是不准确的。

2月中旬,我早于官方,通过公众号,提前预警了“心脏可能是新冠,另一个靶器官”。并调整了用药方案建议,增补了保护心肌,的组合方法:VC+辅酶Q10。一些患者的胸闷、胸痛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控制。

该方案以预防为主,从上例的死亡案例看,该患者仅仅入住,的是方舱医院,因此,他可能不是一个重症患者,并且是在康复中死亡的。不能说我们的 “保护心脏”方案一定有多大效果,但目前我们4个肺炎,讨论群,尚未出现“恶性案例”。

由此可见,医院院外的信息,虽然零散、不规范,但同样有价值。这场疫情,全国人民都不是局外人,我们身在其中,尽量提供详细的病程记录,也许一个小小的信息,能扭转战役的局面。由于有这些医院外的信息,我还提前正确,预测了其他现象。
医院是抗疫主战场,但院外的患者数量庞大

做好病程跟踪和病况分析

是对疫情防控决策的重要补充
疫情刚开始时,医院收治的大多是新冠病毒肺炎,的危重症患者,因此,对新冠肺炎的了解,只是某一类新冠,肺炎的特点,并不代表全部。疫情早期,武汉医院的收治能力很弱,大批确诊的、疑似的患者,甚至有中、重症患者被迫,居家隔离治疗。我在1月25日,作为医药学志愿者,陆续构建了4个新冠肺炎相关,的讨论群,免费提供心理安慰和医学、药学咨询服务,网络医学咨询的高效性,让我在短时间内,全程跟踪了2000余人的,病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过程,因此,我的很多观察和,推论是早于官方提出的。

1. 奥司他韦等抗流感和呼吸道,病毒的药,对新冠无获益,副作用大于有效性。

我在公众号发出少,用这类药的呼吁,20多天后,中华传染病杂志公布,临床试验结果:阿比多尔、克立芝无效,中位恢复期6天,对照组4天;后续公布的新冠诊疗指南,也没有再建议使用奥司,他韦。但疫情已进入后期,该有的副作用已经产生了;利巴韦林是一个选择性抗合胞,病毒的药物,由于副作用大,有致畸、致突变、造血功能障碍等副作用,在国际被严格限制使用,此次新冠疫情也是一个明星药物,被广泛使用,我只是委婉的建议群友,考虑减少该类药物的使用;由于我的咨询对象大多是,居家隔离患者,因此,没有输液,没有过度的使用药物,少了许多药物的副作用,所以,大部分人恢复较快,恢复情况良好。这是患者自己总结的经验:“以我和另外两个朋友这次治疗,这个病的经历,我建议大家吃甘草酸二铵和,vc的同时,停所有治疗这个,病的其它药,效果会更好。我不占用群里的空间了,把位置留给需要咨询的人!再次感谢丁教授。愿不幸感染的人早日康复”。
2. 没有指征的早期使用抗菌药,对新冠患者“弊大于利”。

我在一篇被删的文章中,直接质疑了抗生素的滥用。一个半月后,国际权威机构明确指出,抗菌药的滥用,对新冠治疗有害。国内也有专家分析,一些医护人员的病情重新,加重,与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尤其是拜复乐(莫西沙星),在国际上是被严格限制使用,的抗菌药,此次成为了新冠的,明星用药。如果患者能及时呈报,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也许有些悲剧不会发生。拜复乐有明显,的心脏副作用,而此次新冠,有些猝死与心肌损伤相关。

我在咨询群,只要有可能,都在劝大家少吃,这些不良反应大的药。因为,流行病学调查早就,得出结论,病毒性疾病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仅占5%-15%,上海张宏文医生也表明,只有精准检测后,表明有细菌感染,才可以使用抗菌药。
3. 我在疫情最早期就提出了“炎症风暴及氧自由基风暴”,并公布了“防御型鸡尾酒方案”

由于我参与过2003年,的非典,深知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与死亡,主要是产生了“炎症因子风暴”,导致重要脏器衰竭,尤其是肺部会产生大量,的粘液,阻塞气道,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我曾经的同事,同济医学院法医系的刘良,教授对新冠患者的尸体解剖,也证实的我的推论。2003年后,我一直致力于寻找没有激素,免疫抑制和骨质疏松副作用的抗炎药,找到甘草酸及其衍生物。由于“间质性肺炎”、“炎症性肠病”,也是由炎症因子所致,因此,我将甘草酸二铵用于家人的,无菌性炎症疾病的间断性长期治疗,间质性肺炎的进程,得到很好控制,获得了“利大于弊”的临床收益。
新冠疫情早期,基于我对“炎症风暴及氧自由基风暴”的研究,提出“防御型鸡尾酒方案”,1月25日至1月29日,数十例持续发热患者,迅速康复,在这些临床获益的病例,支持下,1月29日,我通过公众号,公布了这个方案,迅速有了2000余患者(余患者)进入,肺炎患者讨论群。

数天后,美国学者支持了我的“炎症风暴和氧自由基风暴”理论与临床方案,再后来国内学者也陆陆续,(陆陆续)续提出了“病毒性疾病通过产生炎症,风暴导致组织器官衰竭”的论点。当甘草酸二铵+VC,陆陆续(陆陆续)续被,武汉和周边地市医院医生采用时,疫情已进入了后期阶段,很多应该早期使用的中、重症患者并没有使用,而后期轻症患者其实是不该使用抗炎剂,和强抗炎剂—激素的。
4. 2月28日,我写了一篇“新冠疫情之下解读“疱疹病毒”,也许我们会与病毒,一生相伴”的文章

2月15日以后,我隐隐感觉到,新冠病毒可能与sars病毒,不完全一样,它开始变“狡猾了”。当病毒毒性强、传染性也强时,潜伏期会短、病症严重,人类能迅速识别、隔离、扑杀,比如烈性的天花被消灭了,又比如埃博拉和SARS,人类没有让它们失控。

但当病毒变狡猾时,它的办法是“求和”。目前除了朊病毒,其他病毒离开宿主就会死。所以病毒想复制扩散,“上上策”是降低毒性、增强传染性,不过度“激怒人类的免疫系统”,比如麻疹、乙肝、艾滋病、疱疹病毒等,已经“学会”了和人类共享身躯。

2月15日以后的很多,患者,由于症状极不典型,我开始一直拿他们当,焦虑患者对待,当人越来越多时,且肺部ct也表现,为少许病毒肺炎特征时,我不得不担忧起来“新冠病毒也许要与,我们一生相伴了”,如同疱疹病毒、如同流感病毒。

为什么要用疱疹病毒,暗示大家呢?因为,疱疹人类感染率在80%以上,但大多数人是不发病的,只有在免疫低下时,才表现出症状,在有症状时,才可能有传染性。如果“新冠病毒”也有这个特点,我们重点是要加强锻炼,不要焦虑,因为焦虑会导致免疫失衡,病毒很难有特效药物,人体免疫力是最好的药物。

这篇文章我想,暗示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隔离14天真的安全了吗”?因为,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无症状或,极轻度症状患者,持续1个月,甚至2个月;我们也发现了,越来越多治愈患者,核酸检测复阳,这些复阳者症状大多很轻,由于症状很轻,有些阳性患者转阴,时间非常非常长,不是现在的2-3周,可能持续数月,如果我们一定要等到,所有患者转阴,再隔离14天,城市才能解封的话,这对社会经济是一个重创,有些人虽然活下来了,但收入没了,正如非典,有些人虽然活下来了,但遭遇了“股骨头坏死的终身恶梦”。

这些复阳者、轻症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呢?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血清学抗体检测,将是比较好的判断标准。

3月10号,香港袁国勇教授也提出“疫情可能不会完结,夏季减缓后,冬季恐卷土重来,直到70%人有抗体后,疫症才会舒缓”。与流感一样,具有季节性特点。

但我更希望它与“疱疹病毒”有相似性,不由“季节决定”,而是由每个人的“免疫力决定”,这样会相对可控点。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流感病毒感染,会表现为“高烧、肌肉酸痛等比较,剧烈的症状”,但后期的新冠患者,表现为症状很轻,除心脏症状的异常表现外,主要是肌肉和外周神经,因此,很可能长期潜伏,只有在免疫力低下,病毒重新激活时才有症状。轻症可能不具备传染性?或传染性极弱?重症才具有传染性?如果我们通过一些调查,弄清楚一些规律,去解答这些问号,也许我们可以在现有“封城规则”的基础上,做出一点调整。
 总  结 


新冠病毒感染者可,分为三类:“新冠病毒肺炎”、“新冠病毒感染综合征”、“冠病毒无症状感染”。特点如下:
点击可查看大图
 我们需要你的转发,也需要你的参与 
我们需要你的参与。你的每一笔记录,不仅记录了你自己人生最卓越,的一次拼搏,也将留给社会和,科学很好的反思与线索。世界因你更美好,希望你的参与。

拜托大家了。如果你愿意记录你的病程,请加加hongshuojiankang微,信号(虹说健康)
会将下面的word表格,发给你,你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填写,记录下来不仅是,你个人的记忆,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再次感谢你的努力。
点击可查看大图


记录的病程和信息,返回到虹说健康微信号,我和我的团队会客观、严谨的处理大家的信息,保证大家的隐私,然后反馈给大家。


END
文字 /  武汉大学药学院丁虹教授
排版 /  咩挤
用不懈的探索

向生命致敬

武汉大学丁虹教授团队


    关注 虹说健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