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起,文艺成了贬义词?

 

只愿你我活的纯粹不要空有一副无用的皮囊...



我很喜欢《世相》的一句话:“世道变坏是从取笑文艺青年开始的。”这句话脱胎于李海鹏为《人物》杂志写的发刊词里的一句话:“世道变坏是从人们互相不再称先生开始的。”

《世相》的意思,文艺中的某一些部分,一些极小的部分被放大了,比如“女子”,比如“忧伤”,然后被用作讥讽“没有节制的精神生活”。而所谓世道的坏,则坏在一旦文艺成为一个嘲讽的标签,无数美好的优雅也随之变得尴尬。仿佛那些“精神的”的存在,就抹掉了现实世界的努力、冷静与客观。
当然,这并不公道。

文艺本来应当是一个很美好也很博大的词。有时候两个字也许也可以倒过来,比如《汉书》的《艺文志》,包涵一切的图书、典籍。有时候这两个字也可以加个宏大壮阔的后缀,比如西方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代表文学和艺术的统称。为什么要为文艺而感到羞耻?

普通人最文艺的时段也许就是少年时。十几岁通常是一个非常灵异的时候,我们中的一些人,敏感地探索内在与外部世界,仿佛宇宙万物都可以被感觉和捕捉。我们中的另一些人,或许也曾体验没有隔膜感的阅读,耗时漫长、联想万千、议论深刻。

还有一些人,可能也曾悲伤地发现:我们竟曾经读过那么难懂的东西、那么不可理解的沉迷,而一旦求学生涯画上句号,那些栖居在我们身上的神明也就旋即离开了。于是停止了艰涩的阅读、于是理论变得意义虚无、于是我们无法再想象少年时那些单纯的虔诚的“文艺”。甚至于,“文艺”变成一件特别幼稚的事情——文艺有什么用呢?上街买菜用得到文艺吗?于是我们为文艺感到羞耻。

隐藏部分内容,完整版请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文艺亦或是伪文艺
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愿你我活的纯粹
不要空有一副无用的皮囊
文:顾晴圆
MORE
点击图片收听往期《正在说》专栏










    关注 计王开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