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牛家庭,出了三个圣人

 

《鬼脸历史课·中国古代史》连载[14]用最明白的话,讲你不明白的事2016人人必读的历史扫盲课第四章西周荣...

《鬼脸历史课·中国古代史》连载[14]
用最明白的话,讲你不明白的事
2016人人必读的历史扫盲课
第四章 西周荣枯

第5节 史上最牛的家庭

不幸的是,文王没能等到灭商那天便已去世;幸运的是,他已为周国基本完成了灭商的前期准备。也就是说,只要他的接班人智力正常,灭商的事不会比囊中取物难。

文王儿子众多,其中文献记载的嫡子有10人:长子伯邑考(就是电视剧《封神榜》上被纣王做成馅饼给文王吃的那个),早卒;次子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即周公);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chéng)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另外还有庶子若干。

值得一提的是,文王自己不但牛,生的儿子也都很牛。

文王的牛具体表现为,在他死后若干年,魅力仍不减当年,如唐代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就自是文王的后代,并追尊周文王为南周始祖文皇帝。我想,假如文王地下有知,不知会不会被这突如其来的封号笑醒——他一辈子没当过皇帝,到头来居然成了千古第一女皇的祖宗。

他儿子的牛主要体现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次子姬发,另一个是四子周公。姬发继承了文王的位置,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周武王;周公虽然没有当上君主,但是他平生所做的事,足够称得上是一部传奇(后文会有介绍)。不过这些都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重点是他二人还同时拥有另外一个身份——圣人。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圣人是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看见没有,不但有软件(品格)要求,还有硬件(智慧)限制。

要知道,圣人这个头衔可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它不像教授或者院士,只要具有一定学历和相应的科研成果,就可以被授予。圣人这个称号一般在你活着的时候是没机会得到的,因为它是一种后人对前人的客观评价,公平、公开、公正,绝不会出现暗箱操作的现象。

在中国古代,大家比较认可的圣人大概有18位,即伏羲、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皋陶、舜、禹、伊尹、傅说、商汤、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孔子,而像孟子这样的绝世大儒,也只被称为“亚圣”,意思是境界接近圣人的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珍稀称号,周文王和他的两个儿子,一下子就占去了六分之一的席位,而且是非常低调的占据着。因此,虽然没有人说他们是史上最牛的家庭,但他们已经用事实证明,没有人会比他们更牛。
第四章 西周荣枯
第6节 有悬殊无悬念的牧野之战


前文我已经说过,只要文王的接班人智力正常,灭商的事就很简单。很显然,作为圣人的周武王,智力不但正常,而且超常。

周武王即位后,接过文王的灭商大旗,为讨伐纣王积极准备着。他仍然任命姜子牙为军师,负责军事建设和军队筹备工作,任命自己的弟弟周公为辅,负责日常事务,又任命召公、毕公等人作为助手,一起谋划灭商大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召公不是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学的那篇《召公谏厉王弭谤》文章中的召公。召公是一个封号,可以像遗产一样由后代继承。此处的召公是第一代召公,名字叫姬奭(shì),具体的身世不详,据说是武王同辈的族人。后面他还有机会出场,这里先不多讲。

武王这个人做事比较稳重,他没有脑子一热就贸然攻打商朝。他在正式起兵前,做了两件重要的准备工作:一个是把国都丰邑从沣水西岸迁移到沣水东岸,营建了新都镐(hào)京;一个是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为古代重要渡口)大会诸侯,举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阅兵演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津之誓”。

孟津之誓共来了诸侯和部落首领800多个,这帮人大都是一些糙老爷们,聚在一起,粗话满天飞。周武王见状,知道再不控制就变成了一个骂人大会,便端起酒来对大家说:“这次我把你们召集到这儿,主要是想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你们过会儿在喝酒吃肉吹牛过程中一定要相互有个了解,别以后在战场上碰见了不认识,敌人没打,自己人倒先干起来了。”

下面一片大笑,笑完后就有人喊:“感情早已经沟通好了,现在就等你发话,好趁征讨商王的机会活动一下筋骨,否则骨头都锈住了。”

周武王说:“大家能来捧场我很高兴,但是关于打仗这事,我认真考虑了一下,觉得当下时机还未成熟。目前商王实力还很强大,我们贸然动手会造成很多无谓的牺牲。大家那么多年都能熬过来,还在乎这一时半会儿?你们还是先回去等我的信吧。”

所以,孟津之誓算得上是一场让大家发牢骚的大会。周武王召开大会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号召力如何,到底有多少诸侯愿意听从他的指挥,以便知己知彼,心里有底。

在孟津之誓后不久,商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就发生了大规模内讧和分裂,良臣比干被杀,箕子(纣王的叔父)被囚为奴,微子启(纣王的庶兄)惧祸出逃,另外还有大批的文臣武将,或为保全身家性命,或为不愿助纣为虐,而前来投奔武王——所有这些事,都在表明征伐商朝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武王就问姜子牙:“商朝的大臣或死或逃,你说是不是到了讨伐的时候?”

姜子牙回答:“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我们现在若不动手,恐怕上天也不会同意的。”

武王一听姜子牙这么说,终于决意举兵伐纣。他遍告诸侯说:“商有重罪,看来不讨伐不行了,你们不是早憋不住了吗?那就赶紧出来活动筋骨吧。”

就这样,在公元前1046年的一天,武王率领一支由兵车300辆、甲士45000人、虎贲3000人组成的“联合国军”准备东渡黄河,杀奔朝歌。

然而就在这时,有两个人却拦住了武王的马,他们不是请求随军出战的,而是劝谏武王放弃征伐的。

这两人就是前面提到的伯夷和叔齐。

伯夷、叔齐反对的理由是:文王刚死不久,还未下葬就发动战争,是不孝;纣王虽然浑蛋,可毕竟为君父,武王作为商朝臣子,没有做好辅佐工作,却依仗自己兵壮势威,来为自己求利,是不仁。

武王突然被这两人搅局,有些不知所措。好在他的随从第一时间发现情况,正要向前准备把伯夷、叔齐强行带走,却被姜子牙给拦住了。

姜子牙说:“这二人尽管和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但确实属于有操守的忠义之士,还是不要太为难他俩。”

因此,伯夷、叔齐的劝阻并未挡住滚滚向前的战车,后来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伯夷、叔齐则耻于去吃周朝提供的粮食,逃隐于首阳山,每天靠采集野菜生活,最后因营养不良而饿死。

这事在今天很多人看来感觉不可思议,会认为伯夷、叔齐脑子有病,周朝好吃好喝供你养老,你不报恩也就算了,关键时刻还拖后腿,绝对配得上“忘恩负义”这四个字。

的确,古人的很多想法我们琢磨不透,比如就无法理解后人为啥还对他二人推崇备至,甚至连孟子都说:“伯夷……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

关于这个问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在他的《伯夷颂》提到的一些观点或能对此进行解答。韩愈认为:“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意思是如果没有伯夷这样的人做榜样,那些想用暴政代替暴政的乱臣贼子就会接连不断地出现。

也就是说,伯夷、叔齐试图阻拦武王发起战争,并不是为了维护纣王,而是怕武王推翻商朝后,变成另一个纣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流血牺牲就显得没有必要。事实也确实如此,比如周朝代替了商朝,不过是一个奴隶制王朝代替另一个奴隶制王朝(封建社会也一样),受益的还是那些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至于劳苦大众,还是洗洗睡吧,明天该干啥继续干啥。

但一般情况下,新朝换旧朝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君主忙着吸收前朝灭亡的教训,没工夫也不敢折腾;民众则忙着恢复生产,休养生息,没精力也不愿去捣乱。于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互不干扰,社会相对和谐安宁。

而这种和谐安宁,就像挂在驴子前面的萝卜,引诱着驴子一步一步向前走。

武王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就许诺大家前面有萝卜,不过要得到萝卜,就得先打倒偷萝卜的纣王。于是大家同仇敌忾,便跟着武王踏上了讨伐纣王的征途。

而有意思的是,纣王对将要降临的危险没有丝毫戒备。直到有人告诉他,周国军队已经打到家门口,该你出招了,纣王才彻底傻眼。

因为他没法接招,他的军队主力此时正在千里之外的东南对付东夷呢。

但是纣王又无法叫停这场战争,他可以怪自己的运气不好,也可以怪今天的天气不好,可又有什么用呢,他已经被逼得没有退路了。

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纣王还是快速有效地组织起了他的抗周大军,共计70万人,与武王的军队人数比是14比1。

这看似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因为只要纣王的军队吃饱饭,就是空着手也能把武王的人打得找不着回家的路。

战斗终于开始了,从早上打到晚上,商朝的军队越来越少(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打仗就要有伤亡),可令人奇怪的是,周国的军队不但没有减少,却显得越来越多。这不是由于周国来了援军,而是商朝的军队在打仗的过程中投向了对方。

也就是说与商朝作战的不光有武王的人马,还有纣王的人马。

如果你不好理解,那我就给你介绍一下纣王军队人员的构成:一部分是吃不饱的贫民,一部分是只有气受的奴隶。这两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思,那便是无论商朝的结局是好是坏,都不可能改变他们的境遇。与其这样,不如投靠敌军,说不定改朝换代了还能混个崭新的身份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纣王不是失败在运气上,而是失败在民心上。即使当时他的军队主力就在他身边,也终究会失败的,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
《鬼脸历史课》“有奖挑错”活动
《鬼脸历史课》是《疯狂阅读》杂志力荐的助学类课外读物,为回馈读者,也为把《鬼脸历史课》打磨得更完美,在连载期间,我们诚邀您为本书挑错(仅限文字和知识类错误),错误内容可通过评论方式反馈给我们,经核实后,您将会获得最新版的《鬼脸历史课》一本。注:1.为方便统计,有奖挑错活动只在《疯狂阅读》杂志微信公众号进行,同一错误只奖励最先发现并评论的读者。2.连载时间定为每晚九点左右。3.获奖名单每周公布一次。

往期连载回顾:

>>>《鬼脸历史课》连载[1]三皇五帝:我们不是一般人

>>>《鬼脸历史课》连载[2]禅让制里的猫腻

>>>《鬼脸历史课》连载[3]“家天下”如何叫板“禅让制”

>>>《鬼脸历史课》连载[4]资深流氓是如何走上成功路的

>>>《鬼脸历史课》连载[5]中国版的王子复仇记

>>>《鬼脸历史课》连载[6]史上第一个帝王反面教材

>>>《鬼脸历史课》连载[7]当野心家遇到有理想的厨子

>>>《鬼脸历史课》连载[8]作秀是获取民心的有效手段

>>>《鬼脸历史课》连载[9]大臣居然把国王给流放了

>>>《鬼脸历史课》连载[10]打仗其实也是一项娱乐活动

>>>《鬼脸历史课》连载[11]刻在甲骨上的历史

>>>《鬼脸历史课》连载[12]历史上的姜子牙是个心机男

>>>《鬼脸历史课》连载[13]中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抓辫子与拍马屁
疯狂阅读| 青少年专属公众号
美文| 励志 | 视野 | 写作 | 高考 | 笑料 | 赠书 | 深度 |连载





每晚21:00,我在这里,你呢?


    关注 疯狂阅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