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人物  梁思礼,饮冰室走出的驯火者

 

梁思礼,1924年8月出生,祖籍新会茶坑。...





4月14日上午10时许,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院士因病逝世,享年92岁。







梁思礼,1924年8月出生,祖籍新会茶坑。

梁思礼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



梁启超生前曾许了个愿,60岁后不再从事社会活动,要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可惜他56岁(1929年)便撒手人寰。梁思礼当时只有4岁多。但在梁思礼的心中,父亲的影响却伴随了他的一生。



梁启超51岁得子梁思礼。思礼长得酷似父亲,被亲昵地称为“老白鼻”。小儿子梁思礼是梁启超最大的精神安慰。在梁启超的笔下,梁思礼小时很灵巧,两岁时,梁启超只要一要香烟,梁思礼就会把抽烟的一套用具送到父亲面前,每次都让梁启超非常高兴。1927年,梁启超在给海外孩子的信中说:“每天老白鼻总来搅局几次,是我最好的休息。”1927年1月2日,梁启超在给海外孩子们的信中写道:“老白鼻一天一天越得人爱,非常聪明,又非常听话,每天总要逗我笑几场。他读了十几首唐诗,天天教老郭(保姆)念,刚才他来告诉我说:‘老郭真笨,我教他少小离家,他不会念,念成乡音无改把猫摔。’他一面念说一面抱着小猫就把那猫摔地下,惹得哄堂大笑。”



“其实,在我的记忆中,我只是觉得父亲很疼爱我,当时我年纪很小,认识的字不多,很多事情也是后来看到父亲书信集的时候了解到的。”梁思礼说,也正是梁启超的这些记述,让梁思礼院士能够追忆更多在饮冰室的时光。梁思礼说:“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但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爱国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



梁思礼是我国导弹、火箭控制系统领域创始人之一。
1941年,当他17岁时随五姐思懿赴美留学,,然而两周后,珍珠港事件就爆发了。他因此和家里失去了联系,经济来源也因此断了。此后他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在罐头厂装过罐头,在餐厅端过盘子,在游泳馆当过救生员。打工之余,他将所有时间投入到了学习中。在美国求学期间,梁思礼在普渡大学主修电机工程专业,之后在辛辛那提大学又学了自动控制专业,并先后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9月,离开祖国已经八年的梁思礼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归心似箭地回到了那片他日思夜想的故土,参加新中国建设。回国初,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并参加国务院组织的“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负责起草运载火箭的长远规则。1956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



不过,回国创业的道路充满坎坷。1962年的一次导弹发射,留给梁思礼的是一段惨痛的记忆。“发射后没多久,导弹就不听使唤地掉在了当时距离我们300米的地方。”试验虽然失败了,梁思礼却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后的两年时间,梁思礼是在无数次的试验中度过的。在经过17项大型地面研制试验,105次发动机试车后,东风二号导弹在1964年6月29日发射成功了。



在以后改进的型号中,他领导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使我国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完全脱离了仿制苏联的“框框”。他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国土上进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这次实验的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从此我国进入了核大国的行列。梁思礼还是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负责控制系统工作。在他主持下我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他还参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他为祖国从无到有的导弹控制系统事业贡献自己的才智,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担任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等。



“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统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试验出来的”——梁思礼



梁思礼院士与载人航天
他是载人航天软件工程化的积极倡导者。921工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论证之初,他找到蔡愉祖(无线电老专家蔡金涛的女儿),以及王纬(留学苏联的老专家)讨论921软件工程化问题,并和何国伟、王纬一起向刘纪原总经理建议,说明软件工程化的重要性,并建议从921工程开始把这件事搞下去。他还向921工程总师王永志推荐何新贵(当时是总装系统所总师)做921软件工程方面的总师,何新贵和王纬、徐祖渊、蔡愉祖、汤銘端、周涛等同志共同起草了四本921软件工程标准(被称为蓝皮书),这些标准作为基础一直指导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了国人的飞天梦,而作为参与神五飞天工程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院士则是圆了父亲梁启超的科技梦。梁思礼的血管里流着父亲的血,一生报国,虽屡经磨难,但矢志不改,为国家、民族争得了荣耀。同父亲一样,梁思礼一直把国家这个大“家”放在第一位,作为儿女,无论面临怎样的境遇,对这个“家”,他始终不离不弃。



梁思礼和所有的中国“驯火人”一样,站在历史耀眼处的暗面。近处,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设计图纸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他们是戈壁滩上被漫天风沙遮蔽着的群像背影,他们的名字被封印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远处,他们的名字,被一笔一笔刻在历史坐标上。



梁思礼说:“我们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这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
2014年,即将走过人生第90个年头的梁思礼说,林则徐的一句话正是他一生的写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老人离我们而去,我们不仅失去了一位航天技术专家,更失去了一位航天大家!
愿饮冰室血脉里“家国”的精神永续!

愿梁思礼院士一路走好!




    关注 北广人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