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从何来(三)生命之易

 

生命之易下午,村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村里废弃的祠堂,孔子的弟子们刚刚从村外挖野菜回来,在屋里烤火烘干淋...





生命之易


下午,村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村里废弃的祠堂,孔子的弟子们刚刚从村外挖野菜回来,在屋里烤火烘干淋湿的衣服。子骞等几个身体较弱的学生已经病倒了,躺在空地上。外出打探消息的子路匆匆忙忙的从外面跑回来,喘着粗气说:“老师,大事不好了。我们被包围了,离村的几条道路,都被陈蔡两国的人马占领了。我找到一个落了单的士兵,好说歹说打听到,原来是陈蔡两国的大夫担心老师到了楚国后受到重用。担心您的主张被楚国采纳后,作为楚国附庸的他们利益受损,所以想困死我们。”学生们听到后,心理都十分的紧张。只有鲲鹏想,我一定要保护老师和师兄们杀出去,但是我的力量在变化为人的躯体时已经无法在使用了,但我变成那飞翔的鸟时,可能我就要永远的离开大家了。

这时,孔子抚了抚琴,唱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这是《诗经》里的一首诗,意思是说,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样的野兽,为什么要沦落到在野外游荡的境地呢?

唱完歌后,孔子喝了一口还混着泥土和野草的热水,润了润嗓子,然后对学生们说:“吉凶悔吝是人常常遇到的事情。咱们现在身处险境,但仍要把我们的事业坚持下去。”

鲲鹏想:两千多年后的中国,我遇到过一个学武的小孩。我问他,你为什么习武呢?小孩说,我要把咱们中国的武术传下午。大概就是从老师这里传下去的吧。

孔子顿了顿接着说:“为师我一辈子也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也不是什么顶天立地的大人物。但是,我一直希望这个世界上不再有那么多的冲突和杀戮,希望人们都能安居乐业。但是你们看现在满天下都在打仗,百姓们流离失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从小就立志改变这些状况。让世界变得美好所以我创立了仁学,并打破了过去教育只能由官府来办理的规定,一生广收学生,就是想虽然社会动荡但只要有一批有学识、有理想、有本领的知识分子,这个社会就会有希望。”

鲲鹏想:后代的班超、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林觉民等人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传承吧。在社会危难之时,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就像是一支支用生命燃烧的蜡烛,在漆黑的夜空,传递着温暖知识和希望。就像后代李商隐所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啊。

这时,鲲鹏注意到已经几天没怎么吃东西的孔子在火堆燃烧发出的光芒映射下十分的高大。

孔子说:“现在的天下如此的动荡,我想向大家传授一门学问,这门学问会让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看清楚事物的本质,让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办法。有没有同学能讲一讲我要谈的是什么学问呢?”

孔子最钟爱的弟子颜回抢答说:“老师,您说的是《易》吧。”

鲲鹏想,颜师兄都学会抢答了,要不老师这么喜欢他。

“是啊,就是《易》”孔子说。“我曾在四十岁时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今年已经六十多了,早已理解了天命,也不会拘泥于一家一派的观点。我已经懂得了《易》的道理,我感到她是先民留给我们理解世界奥秘的一把金钥匙啊。”

鲲鹏想:记得后世的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说,怀疑《易》是上一个生物文明所创立的,不会是说作为鲲鹏族的我们吧。

唐朝宰相虞世南说,不学易不足以为将相。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老师可是《易》发展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啊。

孔子说:“大家都说说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会有那么多不能理解的事物?会有那么多难以解答的困难呢?”

颜回接着抢答说:“老师,是不是因为我们人类太渺小而世界太大了。”

鲲鹏接着抢答说:“老师,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着,当我们觉得已经认识了一件事物时,它其实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正所谓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说完,他调皮的向颜回眨了眨眼睛,意思是说,师兄我也学会抢答了。心里默想,对不住了,抄袭了后世《了凡四训》中的内容。

孔子有些激动地说:“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说的很好,鹏儿。你们说的都对。我们的祖先面对种种困难,种种变化了的世界和种种未知时一直在寻找一套方法,一套能将复杂转化为简单从而能够能让我们容易理解并且容易做到的方法。容易理解就会让人们亲近而使用,容易做到就会让人们容易成功。让人们亲近理论就会长久而越来越完善,容易做到就会不断壮大发展。因此,易有三层意思,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变易是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流转之中。这是世界的本性。简易是说我们做事情要将复杂流转的世界简化易懂易行。三是要将变化纷繁的世界简化从而易懂易行必须把握住世界上不变的事物。我这里有本《周易》,明天你们都传递着看一看?看完后咱们在讨论。”说完,孔子一扬手中的竹简书,结果捆竹简的熟牛皮绳因为孔子翻的多而断开了。竹简洒了一地。孔子说:“这不是因为我热爱学习吗?这本书的皮绳才断了三次,咱们创个成语叫韦编三绝吧。”

图片引自互联网


    关注 生命哲学沉思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