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山大等数学系创系主任黄际遇博学鸿才真奇士

 

那是一个可以造就通才的年代。黄子卿是物理化学家,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广东梅县人。...

那是一个可以造就通才的年代。黄子卿是物理化学家,1955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广东梅县人。1941年,黄子卿任教西南联大,患上疟疾,穷困潦倒,不得已卖衣、书以购药,他曾为此写诗云:“饭甑凝尘腹半虚,维摩病榻拥愁居。草堂诗好难驱疟,既典征裘又典书。”

与黄子卿相比,黄际遇更是才情四溢。记者往中山大学采访时,不少学者教授仍念念不忘黄际遇的名士风范,认为其在现代岭南人物中值得一书。记者在中山大学求学时,语言学老师黄家教是黄际遇哲嗣。黄家教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高足,讲学深受学生喜爱,但他有一次感叹自己学问不及老师王力,随后又加一句:“比我父亲就更差了!”记者获知,黄际遇的后人在家乡成立了“黄际遇先生纪念室”,由饶宗颐先生题词。《黄际遇先生纪念文集》最近也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岭南才子学贯中西

黄际遇,字任初,号畴庵,1885年出生于广东省澄海县城(今汕头市澄海区)。黄家系澄海望族,黄际遇少从家学,读书过目成诵,人称神童。1898年,年仅13岁的黄际遇参加童子试,中试为县学生员,是同科诸生中最年幼者。当时广东学政张百熙对他非常器重喜爱,特赠《后汉书》一部。黄际遇爱不释手,直至晚年著文,仍喜用《后汉书》文词典故。

1903年,黄际遇由广东省官派日本留学,于宏文学校普通科毕业后,又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理科,专攻数学,为著名数学家林鹤一博士高足。后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出自林鹤一门下。留日期间,他加入同盟会,与陈衡恪、黄侃交往甚密,并与黄侃共同问学避居日本的章太炎,治骈文、小学,兴趣甚浓。

1910年,黄际遇学成回国,受聘到天津高等工学堂任教。这一年他进京殿试,中格致科举人。次年辛亥革命成功,临时政府教育部将全国划为六大学区,每学区统一设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一所,招收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学生,分设国文、英语、史地、数理等部,专门培养新学师资。华中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于1913年成立,始招预科,第二年开办本科数理部、英语部。黄际遇于1915年应聘任武昌高师教授,教数学、物理等课程,兼数理部主任。

1920年底,黄际遇受教育部委派,到美国考察教育,同时到芝加哥大学进修,1922年获科学硕士学位。梁实秋在回忆文章中称黄际遇“澄海寓邸门上有横匾大书‘硕士第’”,看来他重视这洋硕士学位甚于举人。

在武昌高师的催促下,黄际遇于当年10月仍然回校工作。1923年武昌高师改武昌师范大学,原设四部改分为八系,黄际遇任新成立的数学系主任。

  在开封、青岛的逸闻趣事

黄际遇一生在开封中州大学和山东青岛大学任教逾10年,留下许多逸事佳话,值得一提。中州大学1923年在开封市成立,校长张鸿烈是留美硕士、同盟会会员,与黄际遇熟悉,特邀他到该校主持数理系,兼校务主任。黄际遇1925年9月到中州大学。次年奉系军阀盘据开封,致使中州大学无法上课,黄际遇回到广州,任中山大学理学院数学教授。1927年6月,冯玉祥被任命为河南省主席,重整教育,将河南三所高校合并为国立开封中山大学,黄际遇1929年受邀重返开封,任校务主任兼数学系教授,翌年被任命为校长,后又任河南省教育厅厅长。但他不愿意从政,一再请辞。

国立山东大学迁青岛后,改名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5月杨振声被任命为校长。杨仿效蔡元培广聘专家治校,黄际遇于1930年9月到青岛大学,任该校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当时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离开后,黄际遇兼文学院院长。黄际遇在青岛数年,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过从甚密,他们时常在一起宴饮作乐,酒酣耳执,一时忘形。梁实秋《群芳小记》中有一篇《酒中八仙》一文,记述他们的交往,其中写道:“这一群酒徒的成员并不固定,四年之中也有变化,最初是闻一多环顾座上共有八人,一时灵感,遂曰:‘我们是酒中八仙!’这八个人是:杨振声、赵畸、闻一多、陈命凡、黄际遇、刘康甫、方令孺,和区区我。既称八仙,应有仙趣,我们只是沉湎曲蘖的凡人,既无仙风道骨,也不会白日飞升,不过大都端起酒杯举重若轻,三斤多酒下肚尚能不及于乱而已。”

黄际遇在开封、青岛两次遭遇韩复榘。梁实秋在《记黄际遇先生》一文中是这样说的:“一日,省主席韩复榘来校,要对全校‘训话’……训话之前,校长邀全体教职员在会议室和主席晤谈,我因为久闻‘韩青天’的大名,以及关于他的种种趣谈,所以欣然应命。任初先生有一些惴惴不安,因为他在河南曾当过一任教育厅长、正是韩复榘的属下,有一回河南大学学生罢课,韩大怒,传河南大学校长(是张广舆吧?)问话,任初先生心知不妙,乃陪同晋见。韩厉声斥责,校长刚欲声辩,韩喝令跪下,校长抗声曰‘士可杀不可辱’,韩冷笑一声说:‘好,我就杀了你!’任初先生一看事情不祥,生怕真有人头落地,用力连推带拉,校长双膝跪落,其事乃解。任初先生把这段故事讲给我们听,真令人啼笑皆非。好在这一次韩到青岛大学,态度很谦和,除了捧着水烟袋有些迂腐的样子之外,并无跋扈之态,也没有外传种种愚蠢无知的迹象。”

  系主任可以不当,

  骈文不可不教

黄际遇与中山大学渊源深厚。1924年,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发布指令,“着将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为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7月,广东大学改名国立中山大学,原数学系扩大为数学天文系,积极筹建全国大学第一座天文台,需要充实师资力量,邀请黄际遇服务桑梓,任中山大学理学院数学教授。但不久他又离开广州到开封任教。

1936年2月,黄际遇再次回到广州,出任中山大学教授,分别给理学院、工学院、文学院三院学生授课。“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1938年10月,广州失守沦陷,黄际遇移居香港避难,中山大学西迁至滇南澄江。1940年9月,中山大学由澄江迁往粤北坪石,再次请黄际遇回中山大学任教,担任数学天文系主任兼校长室秘书,同时还为中文系高年级学生讲授骈文等课。

黄际遇少从家学,留日时又从章炳麟治骈文、小学,国学功底深厚。他晚年回到中山大学,研究兴趣逐渐转向国学方面。关于给中文系高年级同学讲授骈文,他的学生、当时的代理校长张云回忆:“远处十余里外之清洞底文学院中文系的学生,竟还请其讲授骈文,黄师欣然而起,善诱循循,常谓:‘此义务功课,较诸受薪而为者,兴趣更浓。’”他还经常对听课的学生说:“系主任可以不当,骈文却不可不教。”1943年,何其逊在坪石中山大学中文系读大三,正是高年级同学,他对黄老师的骈文课印象深刻:“伴随着那抑扬顿挫、悠扬悦耳的潮州口音,以手击节,用脚打板,连两眼也眯缝起来,脑袋也在不断地划着圆圈。”他说:“黄老上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律用篆文书写黑板。既写得快,又写得好,真够得上是铁划银钩了。为什么要写篆文呢?他说:‘中文系高年级学生嘛,应该学!’”他感觉“上黄老师的《骈文》课,真是如坐春风,如饮醇酒,无时无刻不享受着文学艺术的熏陶。”黄际遇还是著名书法家,他的遗墨在当今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此外,他还开《说文研究》课程,圈点十三经、《昭明文选》、《资治通鉴》等书,着力于音韵、文字、训诂、方言之研究,著有《五十五书字说》、《潮州入声误读表说》诸文。

黄际遇平时喜穿布长衫,在长衫胸前左右两边各缝一口袋,一个细长,一个短宽,细长的插钢笔、铅笔或粉笔,短宽的装眼镜,据说这种服装是他的独创。何其逊记得第一堂课时,看到他这身打扮,全班学生都笑出声来,但黄际遇并不责怪,仍一个劲地吟咏骈文。
黄际遇书法
 饶宗颐题黄际遇纪念室


黄际遇生长海滨、热爱体育,却视水为畏途。他对周易颇有兴趣,常以为人算卦取乐。他曾算卦卜得自己将厄于水难,当时并未当真,过后就忘了。黄际遇怕水还有一个原因。1926年冬,他由开封出发取道上海,乘船南下广东,不料途中触礁,海轮沉没,继遭海盗洗劫,他随身携带的著作、衣物等荡然无存,仅只身脱险。

1945年10月21日,抗日战争胜利,中山大学理学院从粤北迁回广州,黄际遇随船同行。此时一船人的心情可用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诗句来形容,但黄际遇恰在此行中坠水身亡,再也没有走完凯旋的道路。时任中山大学教务长的邓植仪记述事件经过:“上午8时许,船行至白庙,将抵清远城。先生因出船舷解手,失足坠于江中。”

黄际遇遽然去世的噩耗,迅速传遍中山大学,各院师生顿感痛失一位文理双全、诲人不倦的老师。中山大学代理校长金曾澄、新任校长王星拱、原代理校长张云、教务长邓植仪、总务长何春帆等组成黄际遇治丧委员会,于1945年12月16日在广州市文明路国立中山大学小礼堂举行追悼会。张云教授以教育部特派员身份主祭。戴季陶、朱家骅以及黄际遇众多亲朋友好作挽联寄托哀思,作家老舍的挽联是:“博学鸿才真奇士,高风亮节一完人。”黄际遇生前曾撰联挽一位老友:“感旧卅年心,理论超然,念唯此老;哀时数行泪,风流尽矣,劫到斯文。”这种感时悲愤之情用于他本人身上也十分贴切。

追悼会后,治丧委员会决定成立黄任初教授著作出版委员会。张云说:“黄师生平文艺作品十九存于日记中,今阅其日记,不论整篇零简均极美妙,百读不厌……追悼会之后,我便提议将日记中有永久性的作品,及其他单篇文字先行抽选付印,同时并列为中山大学丛书之一。”1949年,《黄任初先生文钞》作为国立中山大学文丛之一出版。梁实秋在《记黄际遇先生》一文中感叹:“先生博学多才,毕生劳瘁,未殒于敌骑肆虐之时,乃殒于结伴还乡之际,噫!”


    关注 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