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赵江涛:在基层看见真实的南疆

 

现在我来新疆五年多了,在乌鲁木齐有我深爱着的妻子,在南疆的那个村子里还有一个亲情之所系,我想,我将矢志不移地为了建设新疆,奉献我的青春、我的智慧、我的汗水。而这一切,都因为有爱。...

五爷按

赵江涛,甘肃庆阳人,2005年进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学习,2009年免试推荐至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担任马院研究生工作组德育助理,曾任马院研团总支书记、学生部思教办辅导员、《业余党校》报主编、学生红色网站理论部部长、学生三农学会会长等。在校期间,多次赴西部及农村地区支教、调研。曾获光华二等奖学金、社会工作三等奖学金等。毕业后在经历一番思考和纠结后,赵江涛下定了决心投身西部基层公共服务部门工作,而且他“要去西部的‘西部’———新疆。”
到新疆去,到基层去!


赵江涛从清华毕业后去了新疆基层工作。与大多数清华学子相比,他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还得从他本科时说起。

上大学时,由于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承担学校社会工作,赵江涛深受清华“行胜于言”的精神熏陶。在校期间他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三农学会会长,组织赴甘肃宁县、河南兰考县等农村调研社会实践,多次组织三农问题理论学习研讨和讲座,成功举办“三农文化节”。因此,赵江涛很早就把自己的职业目标选定在基层公共服务部门。

本科毕业时他被保送至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积累让他逐渐为到西部工作做好了精神和素质上的准备。2011年硕士毕业时,经过多次纠结与选择,他做出了去新疆工作的决定。

谈及当时的心路历程,赵江涛说,“做出这个选择是一个逐渐坚定的过程,离不开大学的学习实践经历,离开不家人的支持,也离不开时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安东、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等老师的鼓励与关切。”

于是对赵江涛来说,“西部”、“边疆”、“基层”等这些曾经在学校里经常谈起的字眼如今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现实。然而事实上而言,从内地到新疆、从清华园到西部基层的政府机关、从理想豪情到日常琐碎的现实工作,赵江涛经历的转变并不容易。
图 | 赵江涛在南疆

回忆起初到边疆,赵江涛认为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生活层面,而是精神层面。在2012年8月写的一篇文章《新疆这一年》中,赵江涛写到,“以前所习惯的很多方面的很多东西,比如沟通的方式、闲暇的谈资、肢体语言的含义、关注的问题等等,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重新塑造。”

例如到新疆半年后,赵江涛就遇到了一个“难以跨越”的难题。从2012年初开始,一种彷徨迷茫的情绪漫布在同去新疆的清华同学中,很多人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待下去以后会怎么样?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吗?

然而赵江涛选择继续坚持。 “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推翻当初去新疆的那个决定,我还相信着它,我想等等看。”

初到新疆工作的一年内,他被借调到乌鲁木齐市委组织部工作3个月,又参加了高强度的换届工作,连续两个月每天工作到凌晨12点。这些经历,让他心态逐渐变得稳定。“写《新疆这一年》的时候,想明白了很多问题,刚参加工作的我们还是太着急了,不如给自己一点时间,看看会发生什么。”

他给自己的这个时间,一给就是五年。
南疆住村笔记
“在基层的一大好处就是,直接面对政策具体执行,对于很多社会问题,不再高谈阔论,而要真切感受。” 如今回忆起自己的工作经验,赵江涛感慨道。

工作第一年,赵江涛努力学习各类规范,熟悉组织工作的各项要求,以适应全新的基层公务员角色。在工作中,他具体负责 “第三方居民满意度调查”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与第三方调查公司进行有效沟通对接,把关调查方案、调查问卷和数据模型,最终拿出有力的调查结果。这是乌鲁木齐的政府机关首次借助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价自身的工作成果。此后多家机关都引进了这种工作模式。

2014年3月,赵江涛报名参加了第一批“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住村工作。他与工作组的其他6名同事一起,在南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一个全部为维吾尔族的农村工作一年。他们住在村委会大院,每天都与村民直接接触。住村期间他主要负责加强村团支部和妇委会建设,文件档案管理、材料撰写,组织开展村民文化活动。在这些工作中,赵江涛加深了对南疆农村的了解。

住村工作期间,赵江涛在微信上开通了公众账号“下乡笔记”,推送在南疆农村的见闻思考。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南疆农村故事,呈现日常接触的普普通通的南疆人、南疆生活,努力给读者呈现一个不同于想象的南疆。
图 | 赵江涛与南疆同事

在“下乡笔记”中,他写到,“北京10·28事件和昆明3·01事件之后,内地对新疆的误解不断加深,许多人将暴恐分子与新疆人、维吾尔人混为一谈,使新疆人在内地的处境不断恶化,也在舆论上给新疆工作造成劣势,但我感觉这些大都只是舆论的风波而缺乏事实。所以我希望在这一年一线工作里,通过呈现日常接触的普通的南疆人,提供一种平心静气了解的态度和从底层人文观察的视角,让更多人增进或改变对新疆的了解认知,进而消除一些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误解,增进民族、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不同思想的共融。”

赵江涛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住村笔记发表后,陆续得到“最后一公里”、中国新闻网、观察者网等媒体和网站的转载。这给他的笔记增加了读者数量,扩大了影响力。许多读者留言说,这些笔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新疆、南疆的看法和印象,而这也是赵江涛想要带给读者的。

2016年底,在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支持下,《南疆住村笔记》一书通过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在《南疆住村笔记》序言中写到,“如果说,在大学学习期间,同学们心中的‘人民’一词在多数情况下还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而成为基层的一名工作人员,长期身处群众之中,‘人民’就变得生动而具体。”因为有机会深入到乡村,长期与群众相处,江涛心中的南疆人民,也变得生动而具体,并通过他的细腻文笔展示出来。”

赵江涛说,史宗恺老师的这段话,点出了他在南疆住村的最大收获。
都是因为爱
在工作中,赵江涛感受到了新疆人的热情和淳朴。第一次入户走访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叫吾买尔江,小男孩一直跟着他和他照相,在他们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的送他们到门口。

“结束住村走的那天,几百个村民排队在村委会门口送我们,好多村民都哭了,孩子们(小学生们)也哭了,我们每个人都哭了,大家哭着拥抱、告别,在车上久久不能平复,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动情,一年培养起来的感情,是很深刻的。”

工作之外,新疆的工作也给赵江涛带来了他一生的挚爱。赵江涛在工作中认识了借调到他们单位的蒙古族姑娘塔娜。因为工作原因两人经常接触,后来逐渐熟悉,确定了恋爱关系。2016年年初两人举办了婚礼,妻子也随他到了乌鲁木齐工作。

在《南疆住村笔记》的后记中,他写到,“刚来新疆不久,有次一位清华大学的老领导跟我们座谈时讲,首先是热爱新疆,然后建设新疆,再奉献新疆。现在我来新疆五年多了,在乌鲁木齐有我深爱着的妻子,在南疆的那个村子里还有一个亲情之所系,我想,我将矢志不移地为了建设新疆,奉献我的青春、我的智慧、我的汗水。而这一切,都因为有爱。”

采写 |  社科学院社会学系2015级本科生 张博

工程物理系2015级本科生 郭靓

编辑 | 弼城

小五爷园

清华园内专职深度观察

篇篇都是原创,天天都是独家。

我们的主张是:“发出清华园内自己的声音,靠谱地热爱中国”

长按心形指纹,识别二维码


    关注 小五爷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