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蔽在都市红尘中的古村落 行走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鹏所城的军事防御价值已经所剩无几,大鹏所城的文化传播作用反而日益凸显出来——从一介弹丸之地迅速演变成为一座高速运转的现代化大都市,由大鹏所城而终至于“鹏城”深圳的崛起,我们或许不难从中看出一点嬗变的轨迹。...



掩蔽在都市红尘中的古村落

撰文/摄影/王淼

在我个人的印象中,深圳原本是一座颇具规模的新兴城市,或者说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一般而言,这样的城市总是很难与地处荒僻的古村落联系在一起的,即便像我这样热衷于探访乡土中国的行走者,对于深圳周边古老的人文地理也同样所知甚少。所以,这次到深圳,当一位朋友说起位于深圳龙岗区的已经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鹏所城、并说明那里是深圳真正的起源时,我首先感到惊讶,继而则抑制不住强烈的好奇心,遂决定推迟离开深圳的行期,去一探这座位于都市红尘中的古老村落的真实面目。





城门外的土地庙

大都市中的古村落

去大鹏所城那天恰逢细雨迷蒙,我和朋友从市区出发,驱车沿着滨海的公路一路前行。高速公路两旁一面靠山,一面临海,靠山的一面时有薄云浮动,临海的一面则波光粼粼,真可谓水色天光,风景不俗。行车大概一小时左右,我们即来到了大鹏所城所在的大鹏镇鹏城村——与其说这里是乡村,倒不如说是一座小有规模的城市,非但各种大大小小的商场一应俱全,装饰豪华的高档社区也随处可见。不过,当我们顺着路标的导引,从宽阔的大路拐下一条窄窄的小道时,很快,令人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了,我们仿佛一下跌进了时空隧道,从一座喧嚣的现代化城市走近了一个农耕时代的古朴村落——远远望去,一座修葺完好的古代城垣赫然在目,城楼上彩旗飘扬,城墙边雉堞整齐,城门外的路边上还建有一座小巧的土地庙,庇护着一方水土的安宁,福佑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东门



废弃的土炮

缓步进入城门洞,脚下踏着的是一条被岁月磨洗得光滑可鉴的青石甬道,这条甬道入城后分作三条干道,分别通往东、西、北三个方向。登上城门楼,城墙上辟有宽敞的马道,雉堞的垛口处则放置着许多生满铁锈的大炮和一些废弃的火药桶,它们似乎依然诉说着金戈铁马的风云岁月,为游人讲述着所城中曾经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站在城墙边俯瞰大鹏所城,视线所及,但见古色古香的小街小巷四通八达、婉转幽深,小巷两旁的古民居排列得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窄窄的巷道密密麻麻地分布在青瓦盖顶的古民居之间。古老的屋舍上点缀着各种不知名的植物,路边上多有随意放置的农具和自行车——其中无论是用来交易的商铺,还是普通的民居,处处流露着一种安谧、悠闲的气息。可能是因为天气的缘故吧,所城中游人极少,即便是当地村民也难得看到几个,更为我眼中的大鹏所城内增添了一丝寂寞与萧索的气氛。











古老的街巷



裕合凉茶铺



古井







普通人家

“将军村”的美誉

翻阅有关资料可以知道,作为明清两代南中国海防军事要塞的大鹏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据清代《新安县志》记载,大鹏所城为“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开筑,内外砌以砖石,沿海所城,大鹏为最,周围三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八尺,面广六尺,址广一丈四尺,门楼四,敌楼如之,警铺一十六,雉堞六百五十四。东、西、南三面环水,濠周迥三百九十八丈,阔一丈五尺,深一丈。”大鹏所城的扼守区域主要是珠江口左海路要冲,其抗击倭寇的战略重要性以及建筑规模之宏大,在明代粤海所城中可谓无出其右。清代以降,尤其是鸦片战争前后,大鹏所城更成为抗击侵略、抵御外辱的第一线,进而涌现出所谓赖氏“三代五将”和刘氏“父子将军”等一大批战功卓著的名将,大鹏所城亦因“将军村”的美誉而广为人知。







振威将军第

走下城楼,我和朋友循了东向的巷道边走边看,转过一个拐角,我们首先来到了抗英名将赖恩爵将军的“振威将军第”。这是一套保存相当完整的大型古建筑群,两座宅院均为三座三进三间式样,外有高大门楼,内部装修精美,正厅中座分为三厅、二天井,各座之间则由长廊相通。据大鹏客家史料记载,赖氏家族自清嘉庆年间开始世代行武,三代共出五位将军,史称“三代五将”。赖恩爵身为林则徐的副将,曾经成功指挥了“九龙海战”,并取得了中国近代抗英战争第一仗的胜利,而他本人亦因之成为“将军村”的代表性人物。赖恩爵将军的宅邸中牌匾众多,雕梁画柱,大门外放置着两只石狮和两面石鼓用以镇宅,门首横额则为道光皇帝亲笔的“振威将军第”五个大字,主屋对面的山墙上镶嵌着“收回香港,还我祖愿”的木制牌匾,牌匾两旁还配有一副“南京条约今洗雪,鸦片毒害永难忘”的对联,处处显示出这个将军家族的报国志愿。乡民所谓:“宋有杨家将,清有赖氏帮”,果然名不虚传。



刘起龙将军第

与高大气派的“振威将军第”相比,刘起龙将军第就显得逊色多了。这座位于所城南门街内的寻常院落呈不规则梯形状,门首横额题写着“将军第”三个楷书。其平面布局为侧门内进式样,当心间为住宅,三进三间,二厅、一天井、六厢房。左为后院,内有前后厢房四个,天井一个。将军第的屋顶为硬山顶式结构,檐板雕刻花鸟草木、人物故事等题材画。整座院落虽然不大,而且也毫无出奇之处,但总体格局却显得结构紧凑、格调不俗。刘起龙将军出生于清代乾隆年间,曾出任平海营右哨把总、水师提标右营守备、东山营守备、南澳镇标游击、崖州营参将、福建南澳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等职。他一生致力于巡洋辑盗,直至以身殉职,深得百姓爱戴。刘将军曾入见道光皇帝,并被钦赐满袍和金线鞋,是所城十几位将军中唯一见过皇帝的将军。不过,他虽然“备荷恩之宠”,为人行事却向来稳健低调,而这座建筑简朴的“将军第”,毋宁说也正是刘起龙将军平生处世风格之象征。



悠长的小道

“鹏城”的嬗变轨迹

除了两座将军第之外,所城内最为人所熟知的即是明清两代用于储存粮草的“大鹏仓”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一座军事要塞,粮草原是保障战争胜利的生命线,而用于储存粮草的仓房,无疑就是大鹏所城最基础、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建筑设施之一了。



大鹏仓



天后宫

大鹏仓位于所城中心的一处高地上,是一处屋顶呈半椭圆型的仓房式建筑群。根据史料记载,大鹏仓于明代万历年间初建时仅有“仓厫一座”,至清代雍正年间始“增建六间,续建三间”,已渐成规模,想来应该与大鹏所城的战略地位日渐提高、屯兵人数日益增多不无关系。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鹏仓其实已经过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的大规模扩建,不仅仓房的面积大为增加,仓房的外貌也有大幅度的改变,只是呈弧形弯曲状的屋顶还一如其旧而已。大鹏所城自清末已无驻军,并逐渐演变成为一座单纯的民居古村落,所城内的一些军事设施虽然日渐朽破,但所城的居民却是有增无减,从大鹏仓的大规模扩建既能够看出大鹏所城人口的繁盛,同时,也可以约略感受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冒进与浮夸的时代氛围。



废弃的鹏城学校



危房老屋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的岭南地区尚是一个山高水恶、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不仅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生产方式也非常落后。可以想见的是,大鹏所城的营建既起到了抵御外辱的作用,同时,也未尝不为周边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城的军事防御价值已经所剩无几,所城的文化传播作用反而日益凸显出来——从一介弹丸之地迅速演变成为一座高速运转的现代化大都市,由大鹏所城而终至于“鹏城”深圳的崛起,虽然表面看来的确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一旦了解了大鹏所城走过的历史,我们或许不难从中看出一点嬗变的轨迹。



本文作者与友人合影


    关注 读书这么好的事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