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贴|一区六街

 

进来一起发掘新加坡特色街名的由来...



身处

新加坡的你,来过新加坡的你,是否都跟小编一样,面对摩士街、卡门街、拉丁马士街… 这些充满风情的街名,欣赏之余,总有一颗好奇心在心底蠢蠢欲动,这些独特的街名到底怎么来的呢?

新加坡的许多街道都有其名字来源的有趣说法,IN嗨特此量身定制出一区六街栏目,为你发掘出新加坡耳熟能详的地区之历史和街道名字的神秘来源,倾情奉上,一区六街,各种涨姿势。



会咳嗽的山

武吉巴督



武吉巴督(Bukit Batok)地区名字的来源有几种说法:


No.1 巴督(Batok)是咳嗽的意思,而这里常有冷风吹袭,人们易感冒咳嗽。

No.2 根据早期爪哇人乡村的村长所说,这里山上种有椰树,而椰子的爪哇语则是巴督。

No.3 武吉巴督早期有采石场,在炸裂山石时发出的噪声就像咳嗽的声音,因而称之为武吉巴督。



No.4 这里的两座山就像人的臀部,英国人称臀部为Buttock,讹音之后变成了Batok。

No.5 武吉巴督山就像人的头顶,因而武吉巴督源自Batok Kelapa(即人头的顶部)。



你认为哪个才是武吉巴督名字的真正来源呢?












六条街道

各有千秋

1

邓波街(Temple Street)

以前称为阿美达(Almeida Street),以纪念卓锦阿美达,他的父亲曾在这里拥有土地。于1908年改名为邓波街,因为莱佛士坊也有一条阿美达街。邓波街也被华人称之为“戏院后街”,因为它位于著名戏院梨春园的后面。



2

史必灵街(Spring Street)

这条街的得名是因为这里的水井曾经是供水的来源,而泉水则是水井的水源。华人俗称这里为“牛车水尾”,它还有一个小名叫“番寨尾马打(警察)局边”。其另一个俗名叫“日本街”,应该是指日本娼妓。



3

史密斯街(Smith Street)

不是纪念朱莉皮特的史密斯夫妇哦!而是纪念金文泰史密斯(Cecil Clementi Smith),他是1887至1893年的海峡殖民地总督。在1901年至1930年间,这里曾是红灯区,有超过25家怡红院。这里的地标则是三层楼的梨春园戏院,建于1880年代,俗称“戏院街”。



4

4.宝塔街(Pagoda Street)

此街因为马里安曼兴都庙

(Sri Mariamman)的宝塔而得名。该庙建于1844年。华人俗称“吉宁庙后”和“吉宁仔礼拜堂”。这条街在1850至1880年代曾是猪仔馆集中地,其中一家是著名的广和源号,所以宝塔街也称为广和源街。



5

5.丁加奴街(Trengganu)

以丁加奴州为名。华人习惯称之为“牛车水横街”或“戏院横街”,之所以称为横街便是因为它正好和桥南路平行。



6

桥南路(South Bridge)

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建于1833年,因为位于埃尔金桥(Elgin Bridge)的前身南部而得名,华人爱称它为大坡大马路。桥南路的上段称为漆木街,因为早期时候哪里曾是漆木作坊集中地。



关注IN嗨·未完待续


    关注 In嗨旅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武吉巴督 相关文章